尋回原鄉的新道路《Pu’ing.找路》
11月
06
2013
找路(原舞者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5次瀏覽
黃詩喬(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學生)

《Pu’ing.找路》是至今成立22年的原舞者帶來的原住民大型歌舞劇演出,以林克孝的同名著作《找路》 為文本,追尋南澳泰雅少女莎韻的足跡。Pu’ing在泰雅語原意為「根源」、「家系」。過去台灣的歷史發展中,歷經清朝政府的開墾、日本的高壓殖民統治、國民政府的遷居台灣,原住民一直被視為弱勢族群。他們生長在遠離城市的山中,過著部落生活,有著自己的社會權力結構,與主流社會僅有鮮少的聯繫。而生長在現代的原住民,交通網絡密集,科技的發達,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在和隸屬主流的漢文化民族融合下,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但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人們開始懂得關懷自然,追本溯源,這就是Pu’ing的創作核心價值。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原住民眼中的「平地人」林克孝,以自己對登山的熱情,展開了莎韻之路的探索。最終,他自己也因意外墜落南澳的山谷中,長眠於他追尋的道路裡。雖然他並無原住民血統,但在虹橋的另一端,泰雅祖靈和他的謬思莎韻,想必已經張開雙手迎接他。

《找路》以泰雅少女莎韻為主軸,敘述十七歲的莎韻,在護送日籍老師入伍途中,不幸落水罹難的故事。但其實就像林克孝書中所提,莎韻的故事是否真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古道的探索,是人類返樸歸真的心境。整齣舞作分為「序曲」、「墨青」、「赤日」、「紫河」及「虹橋」。導演兼編舞家布拉瑞揚本身即為排灣族原住民,受西方舞蹈教育熏陶,曾在一篇專訪中得知,其實他本身也曾經歷過原住民適應主流社會的艱難過程。在歐美遊歷多年後,重新回頭認識台灣原住民部落,在過程中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和根源。由於是歌舞劇,音樂的表現與舞蹈同樣亮眼,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泰雅族部落耳熟能詳的曲目,例如,頌揚神靈歌、展現泰雅婦女文化的織布歌、充滿團隊精神的圍圈律動歌、泰雅族遷徙歌以及啓發《找路》作者林克孝找路的日文歌《莎韻之鐘》,作曲家范宗沛巧妙的運用泰雅傳統音樂的流暢性及敘事性,配合舞蹈動作,時而清新動人,時而振奮人心,加上泰雅傳統樂器口簧琴的吹奏,使觀眾與作品間快速地產生對話,彷彿也進入了敘事情境中。

若以作品的結構分別探討,「序曲」中馬上令人眼神為之一亮的是優美的舞台設計。對於泰雅族來說,河流是部落的母親,高山是世代定居之地,而舞台上的設計,巧妙的結合兩者的曲線感,層層疊疊的線條,是河流也是高山,是涉溪也是攀爬。而在一群身著傳統服飾的泰雅男性裡,編舞家刻意突顯穿著現代服裝的青年瓦旦,在主流社會的經歷後,面對原鄉的矛盾和疑惑,尋根的追溯來到了最原始的起源。「墨青」一幕,部落居民以四肢用力的爬行前進,而後如同儀式般,人們互相圍繞,從一個大圈分散為三個小圈,圈中各有一個頭目,訴說泰雅族三兄弟分道揚鑣,篳路藍縷,草創家園,開枝散葉的故事。此時的現代青年瓦旦,仍是參與其中,他跌跌撞撞,不斷地追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顯露出青年尋根的矛盾和掙扎。而導演巧妙地安排瓦旦看見了泰雅少女莎韻,同樣的問題「你是誰?」,當然莎韻不會聽到,這時的瓦旦彷彿化身成《找路》作者林克孝,穿越時空找尋莎韻的蹤跡,同樣的尋覓,不同的心境。「赤日」的舞台背景從火紅的太陽化成日本帝國主義的旗幟,在台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中,帝國主義的觸角同時深入各個部落,部落男子在日本軍官的喝令下,不斷的進行軍事動作訓練,匍匐前進、開合跳、青蛙跳、來回跑等高難度動作,配合軍隊儀式音樂,帶點幽默諷刺的暗示。而後在輕鬆的氣氛中瞬間轉化成身體無法承受的怒吼,背景的火紅不斷擴大,令人想起那不堪的歷史。二次大戰中,無數的人民被徵召,白白犧牲了生命,留下哀傷的母親,心碎的神情,令人鼻酸。

「紫河」在林克孝的文章中指的是莎韻之路的流興溪,老一輩的人稱它為「紫色的河」,紫河是傳統戰場,部落廝殺的血流將河邊的石頭染成了紫色。如同紫河有個浪漫的名稱,在此幕開始時,泰雅女孩快樂的織布玩耍,母親教導Gaga(規矩)的重要性,男性則是在部落的叢林中英勇的狩獵,男女各司其職,吹奏口簧琴,期待關係的琴瑟和鳴。但無奈湍急黑暗的河流吞沒了無辜的生命,身著膚色服裝的少女們痛苦的掙扎著,起起伏伏。此時,一群幾乎裸身的男子們形成人牆,將一名白衣女子圍繞,她掙扎、突圍、怒吼,終究還是不敵環境的壓迫,就此沈淪。在此,導演欲傳達的社會議題就像雙關語般呼之欲出。「虹橋」是最終回家的路,受傷的靈魂在祖靈的引導下,跨越虹橋的另一端,在那裡,猶如天堂,生離死別的家人團聚了,繽紛的彩虹世界裡,瓦旦也找到了自己的根源。

找路到了終點,不論是瓦旦的身份自我認同之路或是文本作者林克孝的莎韻之路,找路,其實並非為單數的個人課題。我們每個人,每個生命的不同個體,都在經驗屬於自己的找路過程,在矛盾掙扎中尋求歸屬感,得到心靈的平靜。而此次原舞者的作品《Pu’ing.找路》透過南澳泰雅部落的美麗傳說,編織出史詩般的歌舞意境,原舞者不僅為自己找到了一條革新的道路,也為台下的觀眾們開啓了一道心靈探索之路。

《Pu’ing.找路》

演出|原舞者
時間|2013/11/0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