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原鄉的新道路《Pu’ing.找路》
11月
06
2013
找路(原舞者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6次瀏覽
黃詩喬(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學生)

《Pu’ing.找路》是至今成立22年的原舞者帶來的原住民大型歌舞劇演出,以林克孝的同名著作《找路》 為文本,追尋南澳泰雅少女莎韻的足跡。Pu’ing在泰雅語原意為「根源」、「家系」。過去台灣的歷史發展中,歷經清朝政府的開墾、日本的高壓殖民統治、國民政府的遷居台灣,原住民一直被視為弱勢族群。他們生長在遠離城市的山中,過著部落生活,有著自己的社會權力結構,與主流社會僅有鮮少的聯繫。而生長在現代的原住民,交通網絡密集,科技的發達,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在和隸屬主流的漢文化民族融合下,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但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人們開始懂得關懷自然,追本溯源,這就是Pu’ing的創作核心價值。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原住民眼中的「平地人」林克孝,以自己對登山的熱情,展開了莎韻之路的探索。最終,他自己也因意外墜落南澳的山谷中,長眠於他追尋的道路裡。雖然他並無原住民血統,但在虹橋的另一端,泰雅祖靈和他的謬思莎韻,想必已經張開雙手迎接他。

《找路》以泰雅少女莎韻為主軸,敘述十七歲的莎韻,在護送日籍老師入伍途中,不幸落水罹難的故事。但其實就像林克孝書中所提,莎韻的故事是否真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古道的探索,是人類返樸歸真的心境。整齣舞作分為「序曲」、「墨青」、「赤日」、「紫河」及「虹橋」。導演兼編舞家布拉瑞揚本身即為排灣族原住民,受西方舞蹈教育熏陶,曾在一篇專訪中得知,其實他本身也曾經歷過原住民適應主流社會的艱難過程。在歐美遊歷多年後,重新回頭認識台灣原住民部落,在過程中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和根源。由於是歌舞劇,音樂的表現與舞蹈同樣亮眼,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泰雅族部落耳熟能詳的曲目,例如,頌揚神靈歌、展現泰雅婦女文化的織布歌、充滿團隊精神的圍圈律動歌、泰雅族遷徙歌以及啓發《找路》作者林克孝找路的日文歌《莎韻之鐘》,作曲家范宗沛巧妙的運用泰雅傳統音樂的流暢性及敘事性,配合舞蹈動作,時而清新動人,時而振奮人心,加上泰雅傳統樂器口簧琴的吹奏,使觀眾與作品間快速地產生對話,彷彿也進入了敘事情境中。

若以作品的結構分別探討,「序曲」中馬上令人眼神為之一亮的是優美的舞台設計。對於泰雅族來說,河流是部落的母親,高山是世代定居之地,而舞台上的設計,巧妙的結合兩者的曲線感,層層疊疊的線條,是河流也是高山,是涉溪也是攀爬。而在一群身著傳統服飾的泰雅男性裡,編舞家刻意突顯穿著現代服裝的青年瓦旦,在主流社會的經歷後,面對原鄉的矛盾和疑惑,尋根的追溯來到了最原始的起源。「墨青」一幕,部落居民以四肢用力的爬行前進,而後如同儀式般,人們互相圍繞,從一個大圈分散為三個小圈,圈中各有一個頭目,訴說泰雅族三兄弟分道揚鑣,篳路藍縷,草創家園,開枝散葉的故事。此時的現代青年瓦旦,仍是參與其中,他跌跌撞撞,不斷地追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顯露出青年尋根的矛盾和掙扎。而導演巧妙地安排瓦旦看見了泰雅少女莎韻,同樣的問題「你是誰?」,當然莎韻不會聽到,這時的瓦旦彷彿化身成《找路》作者林克孝,穿越時空找尋莎韻的蹤跡,同樣的尋覓,不同的心境。「赤日」的舞台背景從火紅的太陽化成日本帝國主義的旗幟,在台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中,帝國主義的觸角同時深入各個部落,部落男子在日本軍官的喝令下,不斷的進行軍事動作訓練,匍匐前進、開合跳、青蛙跳、來回跑等高難度動作,配合軍隊儀式音樂,帶點幽默諷刺的暗示。而後在輕鬆的氣氛中瞬間轉化成身體無法承受的怒吼,背景的火紅不斷擴大,令人想起那不堪的歷史。二次大戰中,無數的人民被徵召,白白犧牲了生命,留下哀傷的母親,心碎的神情,令人鼻酸。

「紫河」在林克孝的文章中指的是莎韻之路的流興溪,老一輩的人稱它為「紫色的河」,紫河是傳統戰場,部落廝殺的血流將河邊的石頭染成了紫色。如同紫河有個浪漫的名稱,在此幕開始時,泰雅女孩快樂的織布玩耍,母親教導Gaga(規矩)的重要性,男性則是在部落的叢林中英勇的狩獵,男女各司其職,吹奏口簧琴,期待關係的琴瑟和鳴。但無奈湍急黑暗的河流吞沒了無辜的生命,身著膚色服裝的少女們痛苦的掙扎著,起起伏伏。此時,一群幾乎裸身的男子們形成人牆,將一名白衣女子圍繞,她掙扎、突圍、怒吼,終究還是不敵環境的壓迫,就此沈淪。在此,導演欲傳達的社會議題就像雙關語般呼之欲出。「虹橋」是最終回家的路,受傷的靈魂在祖靈的引導下,跨越虹橋的另一端,在那裡,猶如天堂,生離死別的家人團聚了,繽紛的彩虹世界裡,瓦旦也找到了自己的根源。

找路到了終點,不論是瓦旦的身份自我認同之路或是文本作者林克孝的莎韻之路,找路,其實並非為單數的個人課題。我們每個人,每個生命的不同個體,都在經驗屬於自己的找路過程,在矛盾掙扎中尋求歸屬感,得到心靈的平靜。而此次原舞者的作品《Pu’ing.找路》透過南澳泰雅部落的美麗傳說,編織出史詩般的歌舞意境,原舞者不僅為自己找到了一條革新的道路,也為台下的觀眾們開啓了一道心靈探索之路。

《Pu’ing.找路》

演出|原舞者
時間|2013/11/0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