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時間與表演的積極嘗試《擂鼓戰金山》
3月
11
2021
擂鼓戰金山(攝影洪唯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100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此日佳欣歌劇團被聘請至板橋進行演出的原因,是該土地公廟至南部進香回鑾,主事者聘請劇團演出,以達到人神共樂效果。由於該廟的空地不大,劇團為了因應進香陣頭能順利於廟埕操演相關儀式,除了調整該日下午場的扮仙順序(當陣頭回至廟中,才開始進行扮仙),還要隨時注意陣頭隊伍是否回來。在這樣的演出的前提條件下,佳欣歌劇團選擇以武打戲為主的《擂鼓戰金山》,除了讓演員展現札實的做功,博得觀眾諸多掌聲外,劇團也能控制武打的時間長度,以便因應即時的表演環境更動。

佳欣歌劇團《擂鼓戰金山》的劇情並無宏大的敘事篇幅。演出段落從金人王子金兀术與守關將領陸登對打開始,來勢洶洶的王子打敗陸登後,鎮守關隘的韓世忠為了守住國土,於是派兵向自己妻子梁紅玉求助援兵。登高的梁紅玉為自己的軍隊打完三遍戰鼓後,主動迎擊金兀术並大敗金人軍隊,《擂鼓戰金山》於此結束。

從劇中的幾處表演段落或是人員配置,得以見到佳欣歌劇團的認真。經常接演外台戲的歌仔戲劇團,或許因為成本或人員不足的考量,往往負責音樂的後場人員只有兩人分別擔任文武場工作,甚至部分劇團經常只有一位人員彈奏電子琴,充當該演出的全部後場音樂。佳欣歌劇團此日在板橋的演出,光是後場人員便聘請八位人員(五位武場、三位文場),眾多的現場樂器音,除了能比電子琴模仿多種樂器聲更加真實外,八位後場人員也能跟隨劇情的高低起伏,隨時調整音樂的速度及聲量,藉此烘托劇情或調節舞台上的演出速度。

在外台戲的表演中,其中一項重要標準是要讓觀眾覺得「好看」。當然,每位觀眾對「好看」的定義不同,自然也讓歌仔戲團衍生除了唱念外,還有各自發展的舞台效果。有些劇團專門提供多套亮麗的戲服,有些劇團則是會提供眾多奇巧的舞台設計,例如地上裝設吐火道具、演員吊鋼絲等,甚至有些劇團的演出人員,還會在開演前與台下的觀眾閒話家常,保持觀眾與劇團的友好關係。

而佳欣歌劇團由於多數演員都相當年輕,並且來自訓練扎實的台灣戲曲學院,因此在這個近一百分鐘的演出中,多有安排武打段落。歌仔戲的武打段落,在外台戲的演出並不罕見,只是大台北地區的外台戲表演人員,許多生角的年紀逐漸攀升,很難做出昔時的細膩做功。武打段落要讓觀眾覺得好看,除了需要歸功於前場人員的表演外,後場人員的音樂演奏也相當重要,例如演出開場時,為了表示兩個不同國家,金兀术(簡志文飾)先演唱一段中州韻白的唱詞,接著才開始大段落的武打。部分劇團偶爾為了凸顯演員的表演能力,以獲取觀眾的喝采,會讓演員展現與劇情幾近無關的程式動作,例如耍槍、翻筋斗。不同於前述的表演設計,佳欣歌劇團讓周俊宏(飾陸登)展現外台戲演出中少見的甩髮功,則都是為了表達人物的不同心境:一是聽聞對手金兀术的挑釁,表達激憤,另者則是聽聞夫人自盡消息後,表達內心的衝擊。

《擂鼓戰金山》是許多戲曲劇種都有的劇目,每當上演此劇目時,梁紅玉登高的三遍戰鼓,往往都是此劇重要的表演重點。此次飾演梁紅玉的簡佳欣,其為軍助威的三遍戰鼓演出段落,自然也是這齣戲的演出高潮。可惜的是,當日的擴音設備不佳,加上進香隊伍已經回來,高音量的北管及鞭炮聲,經常覆蓋簡佳欣的聲量,致使其唱念段落幾乎難以辨別。其打鼓段落雖然沒有不佳,只是觀眾從演出開場後,便一直接受相當熱鬧的後場音樂,而這三段擊鼓表演,又都接在表現戰況的熱鬧後場音樂後方;筆者自然對梁紅玉的鼓聲有所期待,可惜三段的擊鼓節奏並無太大區別,簡單的鼓音也難以表現梁紅玉的鼓聲如何幫助軍隊;因此,倘若三遍的鼓聲表演段落,劇團再去設計更複雜的鼓點並與其他後場樂器相應和,應該可以讓梁紅玉的氣勢展現更精采。

目前佳欣歌劇團接演的檔期不多,但從劇團提前公告戲碼吸引觀眾前來看戲、劇團演出經常有現今台灣少見的乾生與乾旦,或是像此日日戲推出《擂鼓戰金山》,夜戲則安排與日戲相關的劇目《雙槍陸文龍》,其認真的武打表演,著實讓觀眾喜愛。遍佈大台北區域的外台歌仔戲班,時至今日雖然仍舊蓬勃發展,礙於許多劇團表演人員的年紀越來越高,要看見這樣大段落的武打則越來越不容易。這場由一眾青年演員擔綱的演出,許多段落的演唱雖然尚屬生澀,期望他們有更多演出機會以此磨練各種表演功力,讓外台戲有更多吸引觀眾前來看戲的面向。

《擂鼓戰金山》

演出|佳欣歌劇團
時間|2021/03/01 15:00
地點|板橋深丘福德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
《神木之心》從劇團所在地嘉義發生的故事為發想,編劇沈婉婷不過度聚焦政治受難者的悽慘遭遇,筆者認為編劇反而藉由高一生述說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處境與編劇對於歷史的詮釋。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