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理想?誰的國?《前進!理想國!!》
11月
23
2018
前進!理想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7次瀏覽
吳岳霖(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2018年臺灣公投第十一案(領銜人:曾獻瑩)

在公投法降低門檻後,綁入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十項公投案中,第十案「婚姻限制一男一女」、第十一案「刪除同志教育」與第十二案「同志結合專法」被領銜團體稱為「愛家公投」,以求維持自認的「傳統」家庭、婚姻形式(而被平權團體諷為「礙家公投」)。三項公投所倡議的內容,往往有「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其中,第十一案直指的「同志教育/性平教育」,被構陷為「同志教育─學習同志─成為同志」的詭異連結──但,在我們漫長的受教過程,又有誰真正成為教科書內的樣子?簡單地說,閱讀偉人傳記會變成偉人?學習文學就會成為文學家?同樣邏輯,換了個詞彙,馬上可以明白是瞎扯。【1】或許也牽涉傳統華人對「性教育」的恐懼,毋寧避而不談。其實,為順應所謂「民情」,臺灣的性教育已比其他國家晚展開,目前漸進式地以國小為起點落實。但,衛道人士仍堅守著毫無依據的「佛系性教育」──時間到了,孩子就會自己知道「性是什麼」。於是,錯誤的網路資訊、仿效A片行為等,未成年懷孕的比例未曾降低。

暫且打住。為什麼在觀看臺上動物、臺下孩童的《前進!理想國!!》時,會想到這項公投呢?不只是公投在即,更有《前進!理想國!!》暗藏的符碼,及其背後的價值,與此有所呼應。

《前進!理想國!!》由劇場導演張剛華執導、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黃連煜創作音樂、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並加入馬戲雜技、街舞、手影等演出形式(分別由陳星合、張正龍擔任顧問),重詮格林童話《不來梅城的樂師》(The Bremen Town Musicians),【2】跨界完成「音樂劇場」。不過,《前進!理想國!!》只限定兒童嗎?顯然不是。從張剛華的導演理念:「本次的演出不是一個被粉飾的童話,更是給大人的寓言故事;……」【3】可見。況且,童話本就可被多重解讀。日本作家桐生操以《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聞名,曾將《不來梅城的樂師》解讀為一則「失業勞工不法強佔民宅」的故事,【4】更將情節改寫地光怪陸離、驚悚無比。此外,近年來臺演出的《彼得潘》(柏林劇團演出,羅伯‧威爾森執導)、路易霧靄劇團的「童話三部曲」(《小紅帽》、《小木偶》與《灰姑娘》),都以成人視角轉譯童話。張剛華頗為大膽地是,「性」的符碼──舞臺背後寫著「MOTEL」與酒吧的字樣,然後,牛舞者(邱仕惠飾)、雞舞者(游宜修飾)、貓舞者(范頤飾)與狗舞者(呂永圻飾)的穿著也以黑皮革為材料,並略顯裸露──被安插到童話裡,卻又不張狂地以「非限制級」的方式自然地呈現在成人與孩童面前。

就其設計而言,《前進!理想國!!》保留了刻板印象「兒童劇」的瑰麗、飽和色彩,並加入氣球、手影、動物形象等元素,而維持其童話基調。但,舞臺設計卻略顯衝突地以「鋼架」為主體,建構出「工業化城市」的樣貌,也連結了不來梅(Bremen)作為德國商業重鎮的形象,呼應格林童話本身的設定。於是,公雞、老牛、貓與狗不只是一種「擬人化」,更清楚地指涉著「人」於現代社會中的位置──被利用、被淘汰、被宰制、被制約,而必須在邊緣的處境裡追求所謂不可期、不可知的「理想」。前述明顯卻又未明言的「性符碼」,同樣作為城市意象的象徵,顯地自然不過。整體來說,《前進!理想國!!》有其隱而不宣卻又意圖暗示的曖昧性,在童言童語之外,也在之內。

近年,跨界作品屢見不鮮。《前進!理想國!!》讓我直接聯想到的是藝聲管樂團與導演陳煜典合作的《《!》孵一個夢》(2018),但音樂/樂團與劇場/演員的配置卻截然不同。《《!》孵一個夢》的主體是管樂,再包裹劇場表演,而將管樂團置於主要舞臺;【5】《前進!理想國!!》雖仍是大編制的管弦樂,卻將劇場演出擺上主要的鏡框式舞臺,以及流動於觀眾席間。顯然地,《前進!理想國!!》更加追求其劇場性。張剛華的導演手法與調度實已流暢、清晰,讓馬戲、雜耍等形式混入音樂與敘事的縫隙間,成為第三條敘事線。可觀性也被體現,且吸引觀眾目光。其未對馬戲技法有太多變形,而是直接化用基本技巧,賦予其意義。如大環被放上刻度,旋轉的當下成為時間前進的痕跡,理想國的想像也就必須在時間的流逝間被琢磨、被體驗。

可挑剔的是,《前進!理想國!!》對於各項形式的混用仍顯塊狀,雜技、歌唱、對白、唸白、交響樂的配合度並不夠,看似各司其職,卻更像分頭馬車,各自駛向各自方向。這也呈現於整體創作的路線與脈絡略顯混亂,對於故事設定也未有明確的規劃,如劇中歌詞往往有想像上的落差,〈森林之歌〉出現了「呼喊我的情郎」與「呼喊我的姑娘」,〈搖啊搖2018〉則有「秀才郎」等詞彙,都會讓人有點混淆故事設定的時空背景與整體走向。可惜的是,由黃連煜創作的詞曲,以及其所扮演的「說書人」角色,都與整個作品的調性失衡,且未發揮作用,包含情感的推動、情節的連結等。於是,《前進!理想國!!》趨近於一場雜燴式的「嘉年華會」,時不時出現尷尬與矛盾。

最覺得可惜的是,前述所提及的「性符碼」最後只是「符碼」,而未真正進入故事本體,似乎成為整個故事的特例或是裝飾。《前進!理想國!!》的劇本仍走向極為傳統、制式的直線式童話故事──四處尋找夥伴、經歷過千辛萬苦(有磨難、有危險、有考驗),最後尋找到所謂的「理想國」。甚至,《前進!理想國!!》是極為樂觀且浪漫的。【6】其改變格林童話的原著結局,以「發現了心中想要追尋的風景,其實並不僅僅是那個理想國,更是在旅程的艱辛過程中,陪伴在身邊的伙伴們」【7】為結。因此,在他的想像裡,當下便是「理想國」了──如導演所言:「然而,會不會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處在理想國的狀態了?」【8】

只是,理想國真有如此易得?或許,我悲觀許多。

回到我們所處的當下。【9】當我們不斷交付責任、提出限制、挖掘可能於我們現有或期待的教育、體制與理念,甚至在有心人的操作下,讓基本人權淪為政治角力、公民決議的籌碼;最後,這些訴諸於「愛」與「理想」的選擇背後,又有誰真正明白愛是什麼?理想又是什麼?特別是,那些自言為「愛」的種種,是不是才真正與愛無關?於是,公投結果為何,或者更該回頭檢視的是,根本不該將這一切交與公投決定。最後,這根本不只是權益、平等、自由的追求與嚮往,更是我們對理想家庭、社會與這個世界的想像──因此,「理想國在哪」、「要不要找尋理想國」壓根不是重點,而是我們活著的此時此地,是誰的理想國?或者,是誰的理想?是誰的國?

註釋

1、可參閱教育部公告的「學校教科書選用及課程把關說明篇」懶人包。網址: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1/m1_03_02_c?sid=12(瀏覽日期:2018.11.22)。

2、採用格林兄弟(Bruder Grimm & Wilhelm Grimm)著,徐珞、余曉麗、劉冬瑜譯:《格林童話故事全集》(臺北:遠流,2001年)之版本。

3、參見《前進!理想國!!》節目冊。

4、桐生操著,許嘉祥譯:《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II》(臺北:旗品文化,1999年),頁68。

5、可參考吳岳霖:〈一起讀繪本,一起聽音樂,一起玩遊戲,一起做個夢《《!》孵一個夢》〉,表演藝術評論臺,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9033(瀏覽日期:2018.11.22)。

6、導演張剛華認為:「我有點浪漫地懷疑,我們是不是已經到了五十或一百年前所希望的理想國了?」參見李秋玫:〈TSO音樂劇場《前進!理想國!!》 跟著交響樂的多元腳步 尋找理想新國度〉,《PAR表演藝術》第311 期(2018年11月),頁33。

7、參見《前進!理想國!!》節目冊。

8、李秋玫:〈TSO音樂劇場《前進!理想國!!》 跟著交響樂的多元腳步 尋找理想新國度〉,《PAR表演藝術》第311 期(2018年11月),頁33。

9、其實,導演張剛華亦有對臺灣當下的指涉。如其所言:「我的詮釋不是浪漫的童話,在某種程度上,也許跟臺灣的國際現況還有點關係!」參見李秋玫:〈TSO音樂劇場《前進!理想國!!》 跟著交響樂的多元腳步 尋找理想新國度〉,《PAR表演藝術》第311 期(2018年11月),頁33。

《前進!理想國!!》

演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8/11/18 14: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就音樂劇敘事的角度來看,未能在音樂和戲劇的融合上多加思考,歌曲除了營造氛圍、介紹角色之外,普遍來說作用偏低,幾乎都限於裝飾之用,無法更進一步地以樂說戲。(吳政翰)
11月
26
2018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