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空間多重模組《社交場——等待果陀、透明、八天兩夜與十個藝術家》
9月
05
2017
透明(台北市立美術館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5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展覽「社交場」串聯了舞蹈、身體、戲劇、音樂、聲音、影像、文本,探討一個來自於「展示」和「表演」之間的共生關係。更為重要的,一個藝術展覽如何混雜表演,不論是相互逼近,或是彼此交集,都可以視為一種創造性的「共生」。

——策展人 / 蕭淑文

「社交場」將社交的命題帶入美術館空間,展覽連結了「靜態展示」(the displayed)及「現場藝術」(live art),並規劃了「活展示(live exhibition)」專區,以現場藝術的方式,將「實體表演」的概念,帶入展覽中。當代藝術常用的參與式手法、舞蹈、音樂、聲響、行為、影像等,在藝術家的巧妙編排下,打破對美術館既有形式的界線,策展人以此方式,企圖展開了對「當代藝術展的媒介和材料」、「觀看者和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場域的社會性和公眾性」的提問。【1】

明日和合製作所《等待果陀》

展示場地搭上了一個巨大帳篷,觀眾在現場抽著號碼,等待霓虹燈的叫號進場,等待與排隊似乎是熟悉的場景,在這個「活展示」的空間裡,只見一群觀眾在場等待,或許滑手機、或許無聊的四處張望、或許放空,展場人吵擁擠,全部是在等待的群眾。而《等待果陀》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的代表作,描述兩名流浪漢維在傍晚時刻,到一棵樹旁等待果陀,而果陀沒來,所以他們也不能走,為了打發時間,他們不斷地來回走動,說著片斷式無意義的對話,然而果陀始終沒來,但他們還是每天在同一個地方等待果陀,《等待果陀》呈現出人類面對空虛絕望時的恐懼無奈,劇本呈現出一種無處可逃的荒謬感受。

展覽現場,號碼牌已發完,創作者黃鼎云對著筆者說:「你在這看一會兒,就會知道怎麼回是。」語畢,筆者大笑,瞬間明白。觀察在場的觀眾,每個人都是殷切等待,黃鼎云告訴我,有小孩子進去了帳篷之後,出來大聲的宣告:「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但即便如此,等待的觀眾依舊沒有要散去的意思,外面的人繼續苦苦的等,但也有人在等待的同時,一邊用手機搜尋《等待果陀》的故事,然後決定默默離去,黃鼎云說:「觀察觀眾的反應,是這個演出最有趣的部分。」

於是觀眾成為演員,身體力行演出《等待果陀》的劇本,創作者巧妙地將展覽調度成劇場,而觀眾的參與就是作品本身,這場演出恰如其分地體現策展人想要運用「活展示」的概念,讓人反思這個經典劇作在美術館脈絡中的實踐性。每個參與者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複,內容相同感受卻可能不完全一樣,在長時間性(durational)的重複中,也讓人聯想到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和瓜達里所說的:「差異並非與重複相反,而是重複的一部分,重複是透過差異所組成的」,【2】這件作品的調度,在不同觀眾的參與中,堆疊出了重複與差異,既是回應了表演史曾經存在的著名劇碼,又創新性地展示了在當代美術館中可以被執行的美學策略。

孫尚綺《透明》; 林人中《八天兩夜與十個藝術家》

孫尚綺的作品,似乎與林人中的表演有著互相對應之處,兩人皆有表演生活行為的質地,前者的演出在空間中凝聚了群眾,人群像是快速聚焦而又擴散的分子,而後者的表演,卻是在時間流逝中,讓觀眾隨著空氣的擴散,分佈到整個空間場域之中,前者是聚合性的,而後者是發散性的。

《透明》的質地似乎來自觀察,外國男子拿著鈔票的獨白,在開始聚集的人潮不知其所云之後,慢慢消散到一旁,而舞者扭動身體的動作卻宛如奇觀,引來人群集聚凝視,而在美術館中庭玻璃牆的前後,舞者與環境建築互相依靠的動作,讓觀眾彷彿看見了身體與鏡中風景的畫作,綿密而融為一體,似有生命力的活雕塑。而周遭人群的集聚、打卡、拍照、或網路上直播造成「可移植性」(transportability)的效果,在他人電腦、平板或手機中都可以觀看,這不再是過去舊的劇場觀念,而是更開放的可閱讀性。作品暗示了某種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凝視與回望的距離,在群聚效應之中,似乎也回應了策展命題,「社交場」看似喧鬧互動,但若無人靜下心來細細聆聽時,溝通還能成為可能嗎?

林人中的表演,似乎專注於探索時間性表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 的概念,有趣的是,任何演出都有演出時間,而時間性表演與一般演出的差別或許在於,觀眾的重要性提高, 參與成為劇場之前的祭儀,與每個觀眾的獨特經驗交織在一起,在這樣的演出策略中,時間是「真實的」而非「劇場的」,觀眾可以去外面走走,吃飯完與人交談、看看其他展覽、甚至是看個電影再回來,這樣對「真實時間」的感受,讓參與者在觀看中成為真實事件的角色,而非旁觀者,真實的生命體驗也因此顯得格外重要。

林人中在自己的臉書表示,他在這些表演中處理了:「美術館與劇場之間的空間條件差異、觀看模組差異; 美術館呈現作品的時間性(長時間、破碎、隨機);身體性作品成為展覽的一部分的表演語彙;Acting 與 Performing 之間的差異。(什麼是演太多、演太少、演與不演);美術館裡看展覽的觀眾的行為模式。(與作品自拍、拍作品、自動成為表演者的自戀姿態);介於日常性與表演性之間的模糊地帶。(時間的長度、表演的密度);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政治、權力關係(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3】這些藝術家所提到的面向,每個都是探討「表演在當代藝術空間」中的關鍵性議題。

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某個特別的片段,而是這些表演者在過程中,不斷溝通討論、嘗試、出錯(也許根本沒有對錯)與實驗的過程,他們或許在大廳,躺在地板上、滑行爬過服務台的櫃子、在展場中嘻笑遊行、伴隨著現場音樂聲響發出聲音....如從以色列舞者發展的「慢雕塑」或是曾編給舞者林祐如的行為藝術作品「爬山」,在每個表演者不同方式的緩慢移動中,身體成為測量空間的物質,經歷特定的空間,將原本的空間架構打破(如爬過販賣處的服務台),身體的爬行也讓人想到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在探討空間的生產時,曾以蜘蛛織網為例,指出蜘蛛無意識勞動所產生的能量消耗,創造出「痕跡」(trace),進而生產出空間【4】,以表現的無意識能量消耗來生產空間,在林人中作品的動作語彙裡,每位表演者的個性、個人生命史在移動變換的過程中演化,只有在場的陪伴可以浸透穿越這個過程,這或許也是現場藝術的最終美學。

註釋

1、參考 「社交場」展覽新聞稿。

2、Deleuze, Gilles, 1995. Paul Patton Translated.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參看林人中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river-lin/%E9%97%9C%E6%96%BC8%E5%A4%A92%E5%A4%9C%E8%88%8710%E5%80%8B%E8%97%9D%E8%A1%93%E5%AE%B6/10154789683961551/

4、Henri Lefebvre (Author),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lator). 1992.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Wiley-Blackwell. 而這樣的空間也讓人聯想到後現代舞蹈家伊凡蕊娜(Yvonne Rainer)的著名作品Trio A,透過幾組重複的「日常」動作,既是打破技術的窠臼,也是在某種模組的重複中,開創出空間的可能性。

《社交場——等待果陀、透明、八天兩夜與十個藝術家》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孫尚綺、林人中
時間|2017/07/22(等待果陀), 08/03(透明), 08/12及08/15(八天兩夜)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