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以成為地方——《Lisin lisin母親信仰》
4月
30
2022
Lisin lisin母親信仰(絲釋民提供/攝影郭政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4次瀏覽

鄭宜芳(專案評論人)


以傳統歌謠為舞作結構

昏暗中,身穿傳統服飾的歌者曾文生一手持竹杯,一手以手指沾水灑淨,緩步繞行舞台,口中唸著祈福詞。遠方,舞者絲釋民以大幅度的彎腰曲膝姿態,邊右手拍打著左臂緩步走進,在一條繡有阿美族傳統紋樣的紅布上跪地。絲釋民雙手伸展如鷹翻飛迴旋,合著充滿中亞情調的樂曲,展開旅程。位於左舞台的歌者曾君曄此時站立唱起名為〈小路〉的歌謠,在這述說著祖先遷徙故事的歌謠裡,絲釋民以提取自傳統祭儀的動律貫穿全身心,同時以較向內包覆的動作為主,佐以經過變形的踏步。因而當小提琴的樂聲加入,舞者肢體轉為外放、直接時,我們彷彿看到曲折的小路走向平坦,祖靈的聲音在前方呼喚著。


Lisin lisin母親信仰(絲釋民提供/攝影郭政彰)

在這支以傳統歌謠作為舞作分段結構的作品裡(節目單提供唱詞完整翻譯),歌者每一次的吟唱與唱詞內容的轉變都指向舞者自身更為靠近血脈源頭的溯源。從第三段的〈指引〉、第四段〈祖靈的呼喊〉到第五段〈脫胎換骨〉,可視為溯源的過程。那灰色的長方形柱體是文化包袱,卻也是社會化過程中的基石,當舞者在爬上立柱迎向光的那一刻,手握獵刀的長老曾文生一邊吟唱一邊與舞者保有一定距離,並仔細收好地上的紅布,如同看著孩子們去外面的世界闖蕩而叮囑的話語始終縈繞耳畔。那一聲聲彷如呼喚的唱詞,即是叮囑亦是文化記憶的口述傳承,伴隨著西洋弦樂以及現代舞肢體,彷彿是在這巨大的現代性裡努力推廣傳統保存,並積極與現代社會對話的現象。因而,當舞者匍匐前進在由兩位歌者拉起的紅色長布縵之下,並由長輩為其掛上銅鈴時,從曾經的困惑與逃脫,到如今的悅納與信仰,直至此刻,終於理解是長輩的指引與帶領。

從曾經的困惑到如今的悅納

因此,當西洋美聲歌曲響起,雙手如鷹展翅的動作再次現身,舞者跳躍翻滾、旋轉倒地之際,我們看到充滿自在從容的肢體釋放,也在小提琴聲與藍色燈光中,看到寧靜力量的展現。乃至在第六段〈生長〉的口述與問答聲中,伴隨著祭儀的動律與變形的踏步再次回歸,一個「完整的人」油然而生。從完整的人到成長為部落的勇者,亦是結尾〈勇者〉的歌吟。此段兩位歌者以傳統祭儀的交叉牽手和踏步歌吟,舞者則從四肢大幅度流動的動作,漸漸地將自己的舞蹈律動趨近於歌者的踏吟以回應歌謠,但也同時保有現代舞蹈訓練下的騰空跳動與旋轉,直到最後舞者不斷踏步並自己吟唱歌謠,結束。


Lisin lisin母親信仰(絲釋民提供/攝影郭政彰)

在這不斷現身的踏步裡,無論是保有傳統祭儀的踏步,或是經由現代舞蹈訓練而變形的踏步,其創造了一個能夠被觀者感知的特定地方空間和文化記憶,以此形塑出表演者在這「腳觸地」以及「地觸腳」的往返過程中,形成對地方的一種召喚和文化符碼的建構,從而展示創作者對其原生血脈信仰的肯認。

《Lisin lisin母親信仰》

演出|絲釋民
時間|2022/03/27 14:00
地點|台北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1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