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舞者與素人《野外》
12月
30
2015
野外(陳又維攝,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4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劉冠詳:「…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素人,只有忘記怎麼動的人。」

近年彷彿流行將素人搬進劇場,林素蓮在2014「下一個編舞計畫」的《邊緣人物》中,就已展開實驗,在素人身上找尋關於邊緣的故事,從所謂非專業人 (如兒童) 的位置找尋敘事與身體還有甚麼可能,2015的台北藝穗節,她持續邊緣人計畫的探索。這回,劉冠詳也將素人搬進劇場,不過他的焦點集中在「動」。劉冠詳說到「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素人,只有忘記怎麼動的人」,並且創作策略上,將專業舞者與素人並置。說到挑戰舞蹈專殊化、僵固化的始祖,想到了60年代對舞蹈專業化反動的美國後現代舞家們,其中Yvonne Rainer的作品Trio A,同一套動作在不同時空下分別給不同背景的人執行,挑戰舞蹈界線,跳舞不只屬於專業舞者。又,Steve Paxton當初創發接觸即興也強調人人都可跳舞,身體是你的依歸,強調接觸即興對於「本能」(surviving skill)的激發。必須注意到的是,無論是Trio A或接觸即興,其對於舞蹈專業化的挑戰得以成為撼動,他們的理念通常不只是透過單一作品,而是透過實踐成立。

回過頭來,劉冠詳的《野外》將素人搬上劇場,究竟如節目單所言為了「回歸舞蹈腳步的探索」以找尋新的可能 ? 還是「根本沒有所謂的素人,只有忘了怎麼動的人」的強調 ? 這兩個提問,雖然都可能從素人身體著手,但不同的出發點在觀看的接收與思考上可能會產生不太一樣的變化。

室內與荒野

黑幕乍開,午後日光隨劇場內窗戶透進,好像真有點戶外的味道。我清楚自己的眼光的確是被李訓銘雙手抱胸、揉肩畫八、腳步外開前行的律動所吸引。

隨著黑幕漸開,再出現的是原地前前後後,踩踏腳步與節奏不太協調的王筱筠。

說來奇怪,第一時間還真是會被她那不太協調也不太在節奏上的步伐所吸引,以及她環繞於空間小心、專心的踏著每一步,只是隨著舞作繼續發展,目光逐漸轉移且大多數時間落在專業舞者簡晶瀅與方妤婷身上。她們兩人刻意多角度、扭曲、變形、身體各部位彷彿支解般各自打著節奏的怪奇身驅,以及彷彿注定外開般無法合攏的雙腿,扭動、踩踏著。

耳際回響起劉冠詳前一段的口白,說著在醫院經歷了人的身體因為生命而成為了各種樣態,慶幸自己還能在這裡跳舞。眼前簡晶瀅與方妤婷的雙人舞彷彿成了一則現代人過度用腦的譬喻,頭成為了足,著地探索前進的方向,即便手與腳過度的凹折與連結,身體還是繼續前進著,是頭腦讓我們的身體彷彿更多功能、更多延伸了,但卻實際上如兩具怪奇的變異身驅,在城市荒野中爬行、蠕動著。

此後多數時間,我的目光終究難以離開簡晶瀅與方妤婷身上,大約只有最後李訓銘用平板作為spot light,努力地搖頭晃腦,搖擺身軀,一路橫跨舞台,我才又想起,這是一個透過素人身體提醒我們:「沒有所謂的素人,只有忘了怎麼動的人」。但,如果專業舞者的存在感早已強過這個提醒,那麼又何須將兩者並置呢?

也許,只有忘記「為何而動」的人

反覆思量當下的觀賞經驗,會發現自己的眼光落在哪裡,當創作策略上選擇於劇場內並置專業舞者與素人,劉冠詳的確在觀賞經驗上給予了我們一個反思的空間,反思自己的觀賞慣習,視覺焦點或動覺同感落在哪(專業舞者身體的強大存在),不過換個角度想,這真的是所謂的被養成的慣習嗎? 若剝除動的裝飾與否,這會否也是一種如動一般本能的眼光?不是本能的會看完熟、精準的肢體,而是本能的被一個人動的 「存在」所吸引。問題也許不在於你怎麼動,素人可以動、專業舞者也可以動,這個動因為養成、因為累積、因為慣習、因為不同的歷史厚度,而有不同的樣子,專業舞者可能會有裝飾,素人可能質樸尚存,這都是美好。

怎麼動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為什麼動(動機)? 動的相信是甚麼? 動機與相信會影響能量,能量也就影響舞者如何存在於舞台上,重點不在於你動的多怪,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動的慣性與法則,無庸置疑,只是你相不相信自己的動,即便這個動難以「自然」定義,而是浮動於慣習與覺察間,這個相信都影響了能量與存在。

是否只是要提醒我們別忘了動的本能?或者從創作面來說,要從素人身體找新的可能?這兩個類似方向的提問,卻可能引導出相當不同的觀看經驗與思考理路。素人的動的確可能具有力量,但為何將素人搬進劇場,「動」,更將素人與專業表演者並置於單一作品中?是欲意如後現代舞蹈家們提出舞蹈宣言,劉冠詳提出「只有忘記怎麼動的人」?那麼,也許需要更多的實踐作為參照,難以單一作品論,且創作策略上,即便並置了素人與專業表演者,雖然「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舞神)」,但實際上,加入了觀看元素進來,這個心,就多了千變萬化的可能,創作者、表演者、觀者的心都將是變因。又或者,創作者只是單純「回歸舞蹈腳步的探索」這類接近新語彙的實驗?那麼,如何透過創作策略更有效凸顯各個表演者身體動態與存在的發展,也可能是《野外》若隱若現的另一途吧。

《野外》

演出|劉冠詳
時間|2015/ 12/ 20 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