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交錯的平行線《庇護所》
11月
11
2024
庇護所(舞蹈空間提供/攝影李庭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2次瀏覽

文 黃意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碩士在職專班學生)

一階一階往下走,觀賞者們像是依序排隊進入舞蹈空間舞團所設置好的庇護所,有些人席地而坐,有些人坐在椅子上,演出尚未開始但筆者卻陷入作品其中。漸漸在幽暗的燈光下,場須播放了出來,充滿在地化的本土語言配合著有些不標準的國語,舞者們拿著黑色的板子,穿梭在舞台的各個角落,像時間與空間不斷變化,提醒著人們所有事情都是會發生在彼此周邊。

在《庇護所》的舞台上,表演者們如同萬華巷弄中的人們,各具特色,凸顯出每個角色獨特的魅力與多元的肢體力度,這種差異讓每個舞者的形象顯現出不同的個性化。有的身穿破爛衣裳,像是常見的街頭行乞者;有的則是縫縫補補一穿再穿的困苦人民;還有身穿貼身不停拋媚眼,像是招攬顧客的小姐,為了生活做出不同選擇。服裝成為了表達意義的媒介,它們反映了人類對於外在形象和內在情感的探索,使得舞台上的畫面更加豐富細膩,更詮釋了在日常當中常被人遺忘的角落。

庇護所(舞蹈空間提供/攝影李庭宇)

演出當下筆者宛如身在其中,在燈光的變換下,人們似乎能夠瞥見某個人多雜亂的景象,但卻在亂中擁有章法,像是夜晚中的萬華充滿各種色彩,有陰暗的巷弄、也有燈火通明的夜市。舞者們在小小的幾塊板子上相互堆疊,身體輪廓顯現出像是堡壘般的空間,構成看似壅擠且沒有自我空間的狹小環境,彷彿在示意著弱小且脆弱的人們和幻現實生活的不堪,但於另外一位舞者的推擠下,堡壘如同保護傘般保護著在內所有人們,而被環境淘汰,只能在外跌跌撞撞,憂傷起舞。這種視覺的強烈對比,使得舞台上的畫面更加豐富細膩,將觀眾帶入一種超越時空的體驗。

衣衫襤褸之人、環境失意之人、為生存努力之人,伴隨著紀錄片《4891》中黃庭輔導演與萬華地區「無家者」的對話,那些看似無奈、無所謂的口吻,在舞者肢體與情感的烘托下緩緩起伏,宛如是泥濘中生長的花想努力綻放,又彷彿是被巨石重重壓下而倒地不起,舞者們透露著需要幫忙的信號,將黑色版子轉向另一面,猶如髒破不堪的外表下,也有著堅忍不拔的潔白光輝,有些舞者緩緩坐在觀眾的身旁,猶如兩條看似不會相交的平行線,卻因某種契機而相遇,輕輕地依靠在身旁,無須言語也能給彼此力量。

庇護所(舞蹈空間提供/攝影李庭宇)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舞者們豐富的情感表現,在那氛圍中是令人感受十分深刻的,不管是想在縫隙間找到容身之處的盼望,抑或是身陷泥淖之中想掙脫的無力,也或許是毫無所謂得過且過,每一次喘氣以及每一次顫抖都如此令人十分感同身受,最後的結束又回歸到最初的原點,讓觀眾們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社會存有的問題,用自身的經驗以及過往,找到屬於自己的庇護所。

《庇護所》

演出|舞蹈空間舞團
時間|2024/10/24 19:30
地點|舞蹈空間舞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