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即永恆的身體劇變——《崩—無盡之下》
12月
02
2022
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王弼正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6次瀏覽

舞蹈作為一種身體表現的藝術形式,創作者們需要在其中尋覓到適合的身體語彙來作為載體,才能夠在與同行者們一起抵達終點的路途上,清楚地描繪即將預見的風景輪廓,而這樣的現象尤其發生在當代舞蹈創作之中,並非現有的傳統技法或過去的思想產物能夠說服且與之取代的,《崩—無盡之下》(以下簡稱為《崩》)或許就是這樣一個作品。

筆者觀看今晚的演出前,下午已看過一首強調情感與肢體技法的作品《Hug》(翃舞製作),在兩部作品的交互衝擊下,這不禁令人一再反思,舞蹈作品所謂的「創新」,絕不僅限於題材的替換,又或者是未知領域的跨界注入,如此換湯不換藥的作法恐怕只顯得大方向的狹窄。時間一久,觀看創作的疲乏與劇場未來發展的省視,不能說是停滯不前,但可能也相差無幾。於是尋覓適合的題材,又或者誠實專注於眼前發生的事件更顯得可貴,如此,不論是強調肢體的力與美,著重文本的敘事表達,又抑或是極簡而純粹的概念刻劃,能夠讓今晚的《崩》具備一個觀眾必須要看的理由以及意義之所在。


無盡迴圈下的永動肢體

《崩》為題名 「Burnt [the eternal long now]」 的中文譯名,在原本的英文時態描述中,時間性的強調,突顯了一種時光悠悠的風貌。Burnt意指燃燒,Burnt out則有(使)精疲力盡的意涵,相較於中文標題,原本的題名似乎更呼應作品。在筆者觀看演出時,先入為主的「崩」之一字,似乎令我的意識期待舞者於精力上的崩潰,又或是其背後布幕在最後一刻崩解、殞落……又或是有什麼事情即將發生?結果我竟然讓自己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分神。



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王弼正


但實際上整部作品幾乎是一個永動機的概念:句子的呼吸不停重複、三次的主題轉換形塑了「破折號」,以及不時的燈光閃爍以驚嘆號的形狀穿梭在空隙當中,李貞葳與Vakulya(法庫亞.佐坦)兩人以一種聰明而極簡的方式,建立了整個作品的主軸與結構,並透過舞動的身體與燈光填滿裡頭,想起前些時候田孝慈等藝術家所發表的《連篇歌曲》在裝置上與形式上有些許地異曲同工之妙,令人印象深刻。

《崩》就像是一座永動機般不停地運作,就連音樂也是。一般來說,作為暖場的音樂播放會在演出開始後打住,並於演前須知後重新開始,然而,創作者的野心從觀眾一進場便開始鋪墊,沒有要遵循常規的意思。

甫進場,我們可以聽見聲音低頻的氛圍不停籠罩,甚至與現場觀眾的談話聲形成相當反差的對比,接著燈暗的換場乃至於舞者上台開始動作,音樂的持續與身體無縫接軌,一連串彷彿沒有喘息的演出推進,讓人不自覺地陷入無盡的時間迴圈當中;舞者的身體擁有各自的運作工法,譬如李貞葳的下腰擺盪,從骨盆底部帶起的動能,貫穿脊椎至頭頂或掌心末梢,接連反作用力推回,再重複,便與另外一位舞者的站立至落地,那般上下折返的動能有所不同。


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王弼正


舞者的身體在第二階段之後,如物件一般被使用,則顯得永動機械的意圖更加明顯。三名舞者一人置中,李貞葳與另一人將雙手緊靠其手腕與腋下,像汲水器一般操作,這樣的組合也能見於後期段落的擁抱、折返跑、拖行等。


無盡之下的單一動機

「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原本的語意下,是要勸人莫胡信祭祀鬼神,應著眼於「生」,但在觀賞《崩》的途中,這一句話與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的「死與生不是對立的兩極,死是以生的一部分而存在著。」不時浮現於筆者的腦中。作為機械般永不停歇的荒謬情境,舞者體力的耗盡與激起,一如標題中時間之永恆、短瞬相互拉扯著和共存之,而生與死的能量,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才顯得擲地有聲,好不痛快。

《崩》一言以蔽之,始終是創作者意圖展現「生」的意圖,確實是在無盡的循環律動當中,找到一股與周遭抗衡的力氣。即使創作者們並未在這個動機上覆蓋更大的環境議題,即使肉身終究不是器械,無法達到真正的永動而不消耗體力,但三位舞者從獨立的動作體開始,不停運作至離開舞台,其餘韻、聽覺甚至視覺,都還在以緩慢的速度推進當中,光是這樣的過程,就好比清湯掛麵一般讓人足以回味,甚至說Burnt [the eternal long now] ,就是要經歷這麼激烈與這麼累,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與反思。


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王弼正

一就是全,全就是一,透過《崩》這樣展露個性卻又樸實的作品,雖然看起來跟跳起來都有一定程度的疲勞,但始終是動人的,也令人不禁期待,未來能看見更多像這樣的創作,不需要華麗、動人的文本裝飾,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想法,就能吹皺一整片春水的漣漪。

《崩—無盡之下》

演出|李貞葳、法庫亞·佐坦
時間|2022/11/26 19:30
地點|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身心耗盡」的社會之中,個人的、擬仿的身體是如此努力的接近社會的速度,然而,極限正是來自於身體自身的不可能性,以及,組成社群(三人)之後,自我反覆的無限迴圈就可以被打破。
12月
09
2022
在一拉一扯間,折磨亦或拯救早已模糊了分界,伴隨著急促的切分音,不斷在舞台來回的拖行延續至結束。
12月
02
2022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