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仿的身體及其極限:評介2022秋天藝術節《崩—無盡之下》
12月
09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5次瀏覽

文/林宗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燈光暗去,再次亮起時已經有三位舞者以怪異姿勢貼在舞台的地板上,舞台的背板是由反光的金屬紙模塑而成,在燈光照射時會因為表面的凹凸不平,而反射出不同的光亮。三位女舞者透過重複性地大力呼吸,加上身體的蠕動,她們緩慢起身。這樣的身體姿態,很快地就讓觀者連結到一種「機械式」的人體想像——舞者透過挑戰身體的極限,就像是在「操演」身體感,也是身體本身正在「操演」。身體感要如何透過身體語彙作為中介被表現出來,以及身體本身成為主體,是如何做到那些誇張化的重複性日常動作,此兩者的辯證在整部舞作中不斷浮現。

很重要的,佈景與配樂加強了身體與環境的對照。金屬紙的物質性,讓它可以創造出一種冷酷的視線,從舞台包圍三位舞者;另一方面,一連串快節奏的鼓聲,正是在催促著舞者必須持續箭在弦上,同時也呼應了舞者不斷與地板進行密切接觸,挑戰了身體的不可能性——正是因為地板,舞者才能撐起自己的身體,甚至以關節撐起舞步(真的是拉筋要很足夠而且好痛的動作),這個舞作也才能持續下去。舞者透過擬仿「勞動」的狀態,尤其是與「不存在的東西」進行對抗,例如:與空氣拉扯、擦拭地板等,我們可以在看不見的客體中,凸顯出人的主體存在是不斷被忽視,身體是不斷被規訓的社會現狀。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聲響的質地是來自哪裡?我們可以發現,約中段之後出現的電子樂,指向了現代社會的特性(忙碌、雜亂,卻又擁有無窮創造性)。有好幾次音樂是突然中止,留下三位舞者似乎沒有中斷的持續的他們的動作,我們可以從中一瞥人類是如何被大社會「主體話」,就算脫離了具體的外在環境,仍舊是沒有質疑的、沒有停歇的不斷維持著齒輪般的「前進」。燈光配合上聲響,我們也(不)可能嘗試建構舞作的連續性,我們受到燈光的影響,一方面對場上的舞者動作聚焦,另一方面又受到金屬紙反射回的光亮的影響,我們似乎被吸引進難以逃脫,由非人行動者協作而成的關係網絡。

舞作中最特別也最難能可貴之處,便是在如此碎片化的,難以創造出新意的重複性中,三人的連結/舞步展現了類漩渦式的狀態。兩人的舞步可能是格式化的,但是第三人出現後,我們就必須要面對其帶來的混亂與創新,也讓舞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潛在的連結性,並且感受身體的正常/不正常律動。在「身心耗盡」的社會之中,個人的、擬仿的身體是如此努力的接近社會的速度,然而,極限正是來自於身體自身的不可能性,以及,組成社群(三人)之後,自我反覆的無限迴圈就可以被打破。斷裂也是可能性出現的地方。

《崩—無盡之下》

演出|李貞葳、法庫亞.佐坦(Vakulya Zoltán)
時間|2022/11/2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一拉一扯間,折磨亦或拯救早已模糊了分界,伴隨著急促的切分音,不斷在舞台來回的拖行延續至結束。
12月
02
2022
《崩》一言以蔽之,始終是創作者意圖展現「生」的意圖,確實是在無盡的循環律動當中,找到一股與周遭抗衡的力氣。
12月
02
2022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