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枉然的視覺解碼之旅《莎樂美》
7月
31
2014
莎樂美(NSO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6次瀏覽
潘罡(特約評論人)

從德國美學家德索(Max Dessoir)在20世紀初期提出一般「藝術學」(Kunstwissenschaft),讓藝術理論和美學(Aesthetic)宣告分道揚鑣之後,藝術鑑賞與批評是「藝術學」所處理的重要環節。

發展到20世紀下半葉,藝術批評和鑑賞理論逐漸凝聚出幾點共識:如Wolfgang Iser所言,藝術品要能向欣賞者(受眾)發出「召喚」,由欣賞者去填充文本框架中的未定性處和空白點;伯明罕學派的Stuart Hall則明確指出,對於一件藝術作品,解碼者具有很大自由度。換句話說,藝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如果缺乏欣賞者(受眾)的參與和接受過程,就不能稱其為一件已完成的作品。

受眾在藝術鑑賞、批評中,會主動參與建構,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甚至可說受眾是和藝術家共同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欣賞者在接受藝術品的過程中,可自由地進行意義建構,使藝術品發生超出創作者意願的意義變遷,甚至消解藝術品的原意。根據上述理論,我們才能解釋一件藝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為何會因為時代、地區、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差異──甚至是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回國家交響樂團上演《莎樂美》,以符號學角度來說,就是創作者(含導演、編舞、服裝製作、燈光、道具、指揮和樂團等等)共同進行一次「編碼」,而現場觀眾(含評論家)也同步進行了「解碼」。

如上所述,《莎樂美》能否成功地對觀眾發出「召喚」,而觀眾能否順利地完成解碼並賦予「有意義的詮釋」,將是決定《莎樂美》價值的關鍵。這可區分為兩部分來看,一是音樂演出,另一是舞台呈現──尤其是最為關鍵的導演手法。就舞台呈現來說,撇開一般觀眾主觀好惡不提,從比較嚴謹角度來看,導演手法基本上是有很大缺陷的。

首先要知道,在符號學中,影像被當成一種「自然符號」(natural sign),不具備如同音符和語言所擁有的「預存符碼」(pre-existent code),所以影像的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之間,並不具有專斷的(arbitrary)連接關係,導致觀眾幾乎可任意解碼。因此,成功的藝術品必須精心架構所有符碼,在適當的文本框架中,誘導觀眾進行有意義的解碼。

換句話說,《莎樂美》的導演安東尼‧皮拉瓦奇(Anthony Pilavachi)不能隨便擺上自認為有意思的影像和道具就行了。他掌控舞台上所有環節時,必須考慮到所有符號之間的交互關係(correlation),使整齣歌劇對觀眾而言成為一番「有意義的陳述」(a meaningful discourse)。甚至,他也該考慮自己面對的是台灣而非歐洲觀眾,畢竟他是接受NSO委託來執導《莎樂美》。

但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是一個頂部四壁殘破的宮殿型建築和一道階梯,正中央是一座水池,水池右邊用燈光投射出地牢入口。就算現場觀眾具備素養,事先了解劇情,甚至得知導演所把文本框架設定在1920年代的歐洲,但還是看得「霧煞煞」,因為各種符號的所指不明確,彼此關聯性也很薄弱。

譬如水池與蚌殼出水口究竟所指為何?西方文化傳統中,水是生命的泉源,施洗約翰用河水幫信眾完成洗禮,也意謂水具有洗滌罪惡的功用,但那池水是「聖水」嗎?莎樂美從水池中掬出一瓢飲給甫出地牢的約翰啜飲,這有何含意?由於導演預告劇情被挪移到1920年代的歐洲,觀眾也預期導演作出對應於時代的詮釋,但偌大水池放在舞台中央,成為劇情的核心場景,最後施洗約翰的頭顱也是從水池中冒出,但水和水池的所指意涵卻是模糊不清的,和舞台布景、人物遭遇脫節,不足以構成任何有意義的連結,只能淪為觀眾的主觀揣測。

同樣的,舞台上方,導演運用了多媒體影像,包括藍天白雲、一隻幾度現身的巨鳥、全劇告終時的火紅星球等等,其所指也是曖昧不明的,不管背景設定在《聖經》猶太王國或導演所宣稱的1920年代歐洲皆然,除非把文本框架縮小到1920年代的「德國」,才能浮現若干意義,譬如巨鳥指的是德意志「帝國鷹」,原本翱翔在光明天空中,但腥紅的巨星最後現身,烏雲密佈,象徵納粹崛起帶來災禍。

問題是,這些推想和角色、劇情之間,均缺乏合理解釋。誰代表納粹德國?被槍殺的希律王嗎?在這種框架下,莎樂美又代表了什麼?那違反歷史的一槍具有什麼意義?假設那槍是正義的制裁、弱者的反撲,但施洗約翰卻因莎樂美而死,這豈不相互矛盾!

在文本框架不足以召喚觀眾去填滿空白而進行有意義的詮釋情況下,其他創作者的辛勞也跟著陪葬,包括〈七紗舞〉四位男舞者緩慢的舞姿加上女主角扭捏僵硬的肢體,完全不具說服力;燈光設計打在地板上的白色地牢入口,原本可望象徵施洗約翰的聖徒性靈,但最終淪為隨興的安排。固然,我們可拋開這些符碼解讀,隨意觀賞就好,暫且陶醉在美好旋律中,讓思緒任意馳騁在片斷感受上。只是這樣一來,我們也就承認這齣《莎樂美》的舞台呈現,純屬不值一哂的平庸之作罷了,毋須認真看待。

《莎樂美》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7/1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1920年代的酒池肉林不見了,卻被破敗的舞台、幽禁的氛圍全面反撲,節目單中號稱「希望華麗的戲服可以引起台灣觀眾的共鳴」,但那華麗的戲服和場面也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時代崩解時緊抓著高貴但實為廉價的品味。(林采韻)
7月
28
2014
對於《莎樂美》的製作,若是意圖追求一個劇情的合理解釋,無異於緣木求魚。與其要求導演提供一個足以讓大部份的人信服的詮釋,不如在接受導演本身詮釋方向的前提下,進一步檢視導演是否能夠自圓其說。(蔡永凱)
7月
22
2014
不論皮拉瓦奇的《莎樂美》是否能讓所有人接受,但都必須承認導演與眾不同的戲劇觀,跳脫歌詞的限制,讓觀眾重新進入《莎樂美》的音樂世界中。整齣戲最令人感到失望的,並不是導演的詮釋手法,而是七紗舞的差勁演出。 (武文堯)
7月
22
2014
一舉繞過想要討論情慾的史特勞斯和王爾德,返回善惡分明的簡單道德標準。結果不但扁平化了眾角色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對於慾望(主要是莎樂美)的多面向刻畫,更是辜負了史特勞斯精心譜寫的華麗浪漫曲風與歌詞。(謝東寧)
7月
21
2014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