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式的輪迴《人民公敵・現在進行式》
12月
01
2016
人民公敵現在進行式(米王 攝,思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6次瀏覽
莊淑婉(自由工作者)

兩個演員、一把吉他、一張椅子、成堆的衣服,來自馬來西亞的卜卜劇場重新演繹易卜生寫實的《人民公敵》,導演程守明自邊自導自演,一場馬來西亞風格的《人民公敵》。

此劇於開場以及第二場戲,開門見山地,將手法與特色清楚呈現。

衣服佈置而成的場景,或掛滿柱子,或懸吊,或堆疊在地,色彩多樣而莊嚴,猶若即將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衣服作為角色象徵,演員流暢地從衣堆中取出角色的衣服,套上衣服即成為角色,脫下衣服,演員又回到自由狀態,可為說者或繼續穿上另一個角色。衣服亦作為人的象徵,成堆的衣服代表著人群、社會,巧妙轉化原著裡的人民。兩位演員在臉上畫上一道白線,以一演一說的方式開場,直接從事件的困境與以大衣代表主角Thomas的心境切入,毫不拖泥帶水,角色搭配說者的旁白演出,穿插角色自述。說者手持吉他彈奏,宛若在儀式中演唱傳說的詩人,並以像來自原始部落般的吟哦結束開場,更顯儀式氛圍,定義《人民公敵》是一場犧牲的儀式。

第二場為主角Thomas的太太的主場,以有著圍裙的洋裝為代表,一樣一演一說,時而自述,或時而兩位演員角色對話。Thomas的太太自我迷信地認為「殺螃蟹,除大劫」,執念地殺螃蟹、煮晚飯等待丈夫回家,期許日子能同以往。殺螃蟹猶如一個祈福儀式,「儀式」再次被強調,再次呼應導演對於此劇的定義。

衣服、演說穿插、單調的音樂、儀式的概念等手法明確貫穿全劇。最不同於台灣劇場的特色是語言。如同馬來西亞常民生活一樣,演出為多語言的方式,除了印度語,英語、華語、廣東話、馬來語交錯使用,特別的口音也更顯獨特的馬來西亞風格。演後座談時,導演表示馬來西亞的劇場生態是語言分類的劇場,如華語劇場、英語劇場,更貼近生活的多語言呈現方式卻是較少在劇場中出現。也許受到馬來西亞歷史發展的影響,族群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分類,而語言為族群文化識別之一。但是,貼近生活,進入生命,引起共鳴,啟發思考,才是藝術的展現。導演程守明在現實中呼應了自己的改編作品,作為一個堅持自我理想的少數派。

易卜生於1882年的作品《人民公敵》,在2016年的現在,看來還是沒有落伍,無分地區的,人類歷史依舊不斷上演著權利角力、政治操弄、多數暴力等等,人類社會百年來絲毫沒有進步,又或許這是人類社會必然出現的事,在易卜生寫作之時、之前,都在上演,之後更不用說,這是高等自利動物長期群聚必然發生的情況。此劇名的副標「現在進行式」是對實情的明示與感嘆。

《人民公敵・現在進行式》

演出|卜卜劇場
時間|2016/10/29  14:30
地點|思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
可惜的是,全劇收攏在計畫成果的樣板宣傳,無法深切開展劇中拋出諸多議題的辯證向度,像是身分認同、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等,而是流於產官學體制交纏下的文化產品。
12月
06
2024
這並不是一齣攸關階級問題的社會寫實作品,相反地,在這個時時充斥著怪誕節奏與聲音的劇場空間中,支配著行動的並不是具體的物質條件,而是追求「正常/不正常」認同判斷而被抽空的精神狀態。
12月
04
2024
此次劇本由團長馮翊綱主筆,將金庸原著作為主菜,配以誇張的表情動作、幽默的橋段,並佐以少許成人幽默,呈現出一場輕鬆且富有娛樂性的演出。雖與十年前的《瓦舍說金庸》相比,劇本在深度及與原著的連結上稍有不足,但整體氛圍輕鬆歡樂,觀眾依然收穫了愉快的觀劇體驗
12月
04
2024
這齣音樂劇流暢的演出,不難想像在前置選曲和樂團編制中耗費的心力,它在歌詞和台詞之間相互呼應,以音樂演唱和戲劇表演推進情感
12月
03
2024
流行音樂與劇場不會也不該只是市場、產業的匯聚與結盟,反而能在兩者互文之間,既在此時此刻延展時空,也讓跨越時代的記憶與感受在此交織。
12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