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另一座魅力之峰《相逢何必曾相識》
6月
14
2018
相逢何必曾相識(魅登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5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1993年台南文化基金會培育發展的魅登峰劇團,為台灣第一個老年劇團,以五十歲以上的台南居民為招募對象。2000年劇團從文化基金會脫出,獨立營運,至今走過二十五年歲月,可謂台灣代表性的熟年劇團與台南在地劇團。

作為一名應用劇場工作者,對於如此目標族群、成立時間與地方性皆具代表性的劇團,一直僅限於文字資料的認識;正好聽聞魅登峰劇團推出「古蹟定目劇」,六月兩個週末、每晚演出兩場,實覺機會難得,必得前往觀賞。在前往台南的途中,好奇心亦隨高鐵疾駛──就空間上,本劇會如何運用「古蹟」吳園柳屋?就「定目劇」【1】,此劇的完成度如何,將以怎樣的方式持續在吳園演出?長期的發展會如何呢?而一晚連演兩場,連年輕演員都容易疲憊了,不知這群前輩長者的體力如何?或是會展現不同的表演方法?

開演前一刻抵達吳園柳屋,正是進場時分。柳屋內空間不大,亦是日治時期的老屋,內部結構感與321巷的老房相似。內部茶桌移位後,約可容納四十名觀眾,雖是當日第二場演出,也售出了八成票券,以表演者親友為主要觀眾來源。而在表演空間中僅留下兩桌六椅,展現現仍持續作為餐飲空間的柳屋之閒適懷舊,並在後方設置投影,演出時根據劇情,佐以幫助想像的示意照片。

《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劇(以下簡稱《相》),以三組人馬,今昔對比,企圖呈現時光變遷下,藝術創作的環境改變,以及藝術創作者不變的生計困境。一開始先以麗珠與萬財倆夫妻與友人討論是否支持兒子的夢想,讓兒子赴日學習刺青藝術,或是應就現實考量,留在台灣跟著萬財學習從商?後則是糕餅店老闆文福與秀蓮帶著孫子來到柳屋,在有音樂天份的孫子展現一曲後,和文福先行離去、前往小提琴課,而秀蓮則巧遇也約在柳屋見面的敏心和留美學習藝術歸國的蔓茹,在談話過程中展現了過往戒嚴對藝術可能的限制、孤身留美學習藝術的辛苦,並帶出《相》題名:曼茹為了學習藝術,割捨了和文福的一段情。而全戲也結束在文福和曼茹的再相見與互道當年。

如同上述,《相》劇情平實未有太多衝突起伏,然各熟年演員的表演卻出乎意料的自然與穩健,以自己現有的年齡,演繹詮釋被分配到的角色,極能引人入戲,帶動笑聲與感受。又像是因循劇情,即使已猜到文福與曼茹的感情伏筆,但謎底揭曉時,仍是讓觀眾順著表演,倒抽一口氣。雖然有些情緒上轉折斷裂落差,或是台詞上的丟接不順,但對整體表演上沒有太大的影響,可見「老」演員人生歷練對角色的輔助,亦是魅登峰劇團長年積累的訓練成果。

不過,縱使演員表演之自然生動,也因年歲,能深深淺淺地道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時間沉澱,卻掩蓋不了演出劇本的問題:本劇到底想表達什麼呢?針對藝術與現實的討論嗎?藝術環境的演變嗎?若這是主軸,其中的討論很是單薄,多是角色單一的經驗抒發。又就美術的發展,「刺青藝術」也未能對應後來討論的現代美術,亦沒有呈現刺青藝術在藝術領域的特色。而敏心和曼茹敘舊時述及過往的台詞也不是對話,而是各說各話。曼茹提及在紐約地鐵遭黑人襲擊的台詞處理亦有危險(甚至是沒有必要),容易加深台灣人已深的黑人刻板印象。若參考編劇李鑫益先生的臉書分享,可細見他對各角色的設定,然可惜並未能藉由演出呈現、或亦太過瑣碎而收尾無力。而關於「古蹟定目劇」,本劇和吳園柳屋實無關聯,除了在開頭台詞有略提到柳屋歷史外,便無再著墨,在空間上的使用也是中規中矩,僅是在古老風情之中挪出舞台。如果如此,以古蹟眾多的台南而言,本戲亦可輕易地移至他處,不需在吳園演出,柳屋的古,似乎僅是方便的環境布景。【2】

根據所閱讀的資料,魅登峰劇團歷來受導演個人風格影響不小,不一樣的導演左右了表演風格、也給予演員不一樣的經驗累積。【3】近年來,劇團編導以內部團員為主,自行排練與發展,確實呈現了屬於他們獨特的風貌,故事亦展現台南在地情懷,演出不同於其他劇場的可能。然而若要能使「魅力登峰造極」,編劇與演出意識的提升亦需精進,從歷年劇評看來,這也誠是魅登峰待解的問題。

轉念一想,劇場面對這群生命的資深演員,能否有另一種包容力?畢竟上台即是可喜、也是種解放。【4】或許即如楊美英所評:「面對這群熱愛表演、堅持多年的長者們,在豐富人生經歷所淬煉出渾然天成的自然自在表演能力之外,究竟適合以何種的劇場編導專業協助在劇場藝術再上一層樓,或是根本應該換另一種欣賞生命風景的眼光來看待?! 如是的自我反思,也是作為評論者的我的每次斟酌思慮所在了。 」【5】

注釋:

1、定目劇(Repertory Theatre),根據文化部訂定的「補助民間推動文化觀光定目劇作業要點」(http://law.moc.gov.tw/law/LawContent.aspx?id=GL000072),定目劇必須是為促進國內外文化觀光量身特製的售票表演,並以本土創作戲碼為原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形式,每周至少演出五天,每場次至少四十五分鐘,至少三個月為一檔期。(引自經濟日報,C9文化創意版,2012/10/8日)

2、關於「非典型空間」之「使用失效」,實不只魅登峰劇團,只因「古蹟劇場」一詞讓我再思嘆。現今「非典型空間」已成為新的劇場「典型」時,創作者如何更有意識的重新省思與審視呢?據此,筆者先前另有〈失效的非典型空間演出──當環境成為布景

〉一文粗淺提問,請參考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895.html

3、參考呂毅新〈老人劇團在台灣──從「魅登峰」到「歡喜扮戲」〉《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頁171-19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9年。

4、此處是思及卓明在〈台北以外──「南方」視野的現代劇場發展〉中所說:「紐約給我最大的影響是他的包容力,沒有什麼好壞,任何人只要願意去演,享受這裡。」頁44。《共學講堂紀錄誌》小劇場學校發行,2017年。

5、引自楊美英〈府城熟年戲中戲《我愛茱麗葉》觀劇反思〉,表演藝術評論台,2012/11/4。原文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637

《相逢何必曾相識》

演出|魅登峰劇團
時間|2018/06/09 20:30
地點|台南吳園藝文中心柳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