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變形——《半生瓜》
5月
31
2022
半生瓜(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R.L.)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53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親子對話無語的疲憊無力

《半生瓜》呈現一段母女對話,以當代香港作為具體情境的背景,內容講述一個長年經歷失智照護的家庭,並通過這個時代共同面臨的課題,將關注的焦點投射於平凡的生命。劇情裡,多年未歸的女兒,突然返家,告知即將的喜訊與計畫,母親熱心款待也說起近況,只是,探望久病父親的來意,始終沒有實現,變成一場未盡的造訪。然而相處過程有說、有笑,也有發脾氣,互相透露對於生活的希冀和失意。母親被挖苦廚藝差勁、長輩圖遜;女兒被碎念不願回家、不回訊息。母女之間的親情依舊,彼此卻已不再熟悉。

圍繞著現實的話題,如成家、存款、房價、社工等,透露對於當下年輕世代的同情。社會的變遷,使女兒這一代人拼命追求的成果,再也難以超越自己的父母親。刻板化的母親造型(旗袍連身衣、包鞋),以及二人不同的腔調語氣,特別強化出時代差距、觀念差異。雙方往往以短暫的沈默,緩解無從分享的題材、沒有共識的提議,如婚姻、父親的安養等問題。即使言談間也有幾近爭吵的情緒,爭議的結果永遠不敵現實的壓力,逃避與無語終究取代說服或爭取,女兒負氣離去,徒留沈積一室的疲憊感與無力。


半生瓜(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R.L.)


受縛於空間的心理困境

如同這心理上的困境,人物與空間的關係,彷彿刻意經由一種產生干擾、枯燥、封閉的場面調度,將命運帶給角色的凝滯狀態與沒有出口,具體地動態化為徒勞、困頓、苦悶的感受。以鏡框式舞台營造出的單一場景、扁平格局,以及大多是橫向來回的走位,突顯出一種體感上的單調與消磨,連同情節內容所需的紙箱物品堆積(母親為了通風,自房內搬出不少物件堆疊於客廳中),更讓人物於場中的徘徊走動,變得障礙又受阻;處於座椅的情景,顯得受困或束縛。

此外,父親於房內沈睡的劇情設定,賦予父親一種不在場的形式,反而透露其存在感就像籠罩的陰影。而走往父親房間的方向即是朝向舞台前方的安排,使演出本身與觀眾席之間的第四面牆,藉由情節或動作演繹被推移,一種人物之於禁錮的直面或企圖打破,得以從中爆發張力。尤其,母親手持菜刀走向父房的落幕,連同血色照明的警報氣氛,猶如以一道永恆的影射,喚起暴力的場景。


半生瓜(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R.L.)

故事的尾聲,事實上,在這獲獎公開的劇本裡【1】,清楚寫出砍殺的終局。創作者在一則訪問裡表示【2】,這個來自社會新聞的靈感,表面上是一則人倫慘案,內心卻是出於愛,導致這長年照護者,為了讓雙方獲得解脫,以絕對的方式,結束對方的生命。這或許說明為何原劇名是「半生瓜」加上「I Love You, for Sentimental Reasons」【3】,一首Nat King Cole於上世紀中葉唱紅的抒情歌曲。藉此直接破題,一方面回顧人生,一方面強調雋永深情。

只是,劇中角色對「人需經歷半生才會懂得苦瓜回甘」這種道理的否定,以及始終厭惡卻仍然繼續吃苦瓜的情節設定,使半生瓜的寓意,淪為荒謬的幻影。女兒所嚮往的父母傳奇愛情,亦早已失落主流幸福的定義。母親視自己為牽絆父親的主因,自陳說該放棄,好讓父親得以重獲自由的生命。倘若最終的悲劇,是為成全這份愛情,絕不是要將愛還原為單純的一般性,或是浪漫化為失序境遇中的一股超越之力,而是逼顯其激情、終極與變形。


註解:

1、此作品為第23屆臺北文學獎舞臺劇本組評審獎劇作,全文內容公佈於官網。

2、〈90 後港青憑劇作《半生瓜》奪臺北文學獎 - 本月 6 至 8 日在臺演出 - 設廣東話專場〉,同文報道,04/05/2022,https://commonshk.com

3、於「萬座曉劇場」呈現的本檔演出以《半生瓜》為華文劇名;《I Love You, For Sentimental Reasons》為英文譯名

《半生瓜》

演出|隔離島劇團
時間|2022/05/06 19:30
地點|萬座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