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傳統當代的經典傳奇《慾望城國》
12月
29
2016
慾望城國(當代傳奇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723次瀏覽
徐承郁(社會人士)

當代傳奇劇場的創團作《慾望城國》,三十年後為慶祝甫落成的台灣戲曲中心,再度搬演。這齣經典之作當時以勇於顛覆傳統的前衛精神,賦予京劇在現代舞台活潑的表現力,也藉由跨文化之文本對話,吸引了許多原本對傳統戲曲陌生的觀眾,進而讓世界認識台灣京劇驚豔的創造力與爆發力。此種「當代」京劇形式與精神,不但成為該劇團致力的創作主軸,更彷彿向湖心拋石,在戲曲和劇場界泛起陣陣漣漪。

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悲劇《馬克白》,細膩描繪權力鬥爭下陰暗幽微的人性心理,《慾望城國》將西方的故事置於東方戰國時代的薊國,故事講述敖叔征與孟庭將軍受到山鬼預言蠱惑,敖叔征在夫人的慫恿下殺王篡位,又擔心孟庭之子孟登奪取手中的權勢,而對孟庭父子趕盡殺絕,孟登僥倖逃脫。而敖叔征夫婦卻開始為自己的野心反噬,恐懼不安如幽魂鬼魅盤桓縈繞,先是敖叔征在宴會被孟庭的鬼魂嚇得破膽,而後敖夫人精神錯亂,永遠清洗不盡沾血的雙手,自盡而亡。孟登也聯合燕軍反攻,敖叔征最終在踏向巔峰慾望的血腥之途遭致覆滅。

山鬼的預言引動了敖叔征道德與野心的內在掙扎,儒家忠義思想與現實利害的躑躅取捨,同時反映貪婪和恐懼的心理變化,在刺殺薊侯的那刻,既有的道德秩序已然崩毀,觀眾在上半場的鋪陳看到了陰謀野心如何成形,而下半場高潮迸發,揭開了內外秩序毀壞後,隨之而來是混亂與毀滅,敖叔征及夫人迷失自我,最終失心癲狂,逃脫不出悲劇的命運。

吳采璘在新王登基宴會上的假面舞,讓人聯想起原始的儺舞,作為傳遞神鬼訊息的信使,神秘而充滿張力,舞俑雙手各持男女面具,迴旋舞步間,交替變換,但兩張面具之下還有第三張面具,暗示著難以從外表看穿變化多端的人心。魏海敏飾演的敖夫人因手染鮮血的陰霾揮之不去,燈光及舞台營造如電影般特寫效果,先是看見紗帳中高舉雙手的黑影,只聞哭泣呻吟,接著見她披髮素衣徐徐步出台前,不斷搓洗雙手,又是尖銳泣訴又是胡言亂語,絕望鬱結的氣息籠罩。而最後的毀滅將全戲情緒推至最高,森林竟然移動了,敖叔征感到大勢已去,一邊拔起靠旗,一邊不甘心地控訴,殺人者人恆殺之,他終究被自己的叛軍射殺。即使早有心理準備,當看到六十三歲的吳興國,從兩張半桌子高度後翻躍下,眾人的叫好喝采仍掩不住內心餘悸,這樣搏命演出怎叫人不動容?

曾是離經叛道《慾望城國》為戲曲和劇場另闢蹊徑,漸漸發展出迷人的東方劇場美學,兼具地方性及世界性,多年後的今日的時空背景下重新觀賞這齣經典,反倒感覺作品流露醇郁的古典風情,讓人不禁尋思古今新舊的界線為何?今日之新終究成為明日之舊,今日之舊亦能於明日翻轉為新。誠如製作人林秀偉所言《慾望城國》走了三十年,不只是當代傳奇劇團的盛事,也是京劇界的盛事,甚至是藝術界的盛事,台上也好台下也好,共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台灣傳統戲曲中心的揭幕,昭示其傳承戲曲美學基因、維護傳統、銜接當代創意並探索未來的企圖。當代傳奇回歸自身原點與之呼應:抱持誠懇謙卑融會傳統與當代、力求創新的初心,讓世人能在美好的作品中尋得獨一無二的感動。

《慾望城國》

演出|當代傳奇劇場
時間|2016/12/23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卻始終無法捨棄掉這一翻、這一落──無法割捨的,實是他的執著、拚搏與任性。因此,他不是為了討好、取悅觀眾,而是這一翻的壯烈、這一落的淒涼,才象徵了《慾望城國》的完成。 (吳岳霖)
12月
28
2016
為了操作這組槓桿,被犧牲的不只是傳統的功夫基底與日新又新,對基進變革的嚮往也隨之被遺忘,只剩下個人主義的小革命。於是,越是解構英雄的生產機制,毫不弔詭地,其界定的所謂「革命」就越是形似而神非。
9月
16
2025
《嘉慶君夢遊臺灣》確實觸碰到有趣的問題意識:為什麼臺灣人一再重演皇帝遊臺的故事?電視的重播如何塑造我們的文化記憶?但在具體舞台表現上,卻陷入形式上的重複與單調。當跨界的結果是壓抑了歌仔戲的能量、模糊了劇場的敘事力,那麼夢工場所期待的「讓戲曲被看見」就未必能真正實現。
9月
16
2025
儘管演員們馬不停蹄宛如極限運動般忙碌演繹,就已經累到全身濕透,但身為觀眾還是忍不住期待,是否能看見這個故事主軸更深層的驚喜?
9月
16
2025
《英雄製造》展現了數條量產革命、複製英雄的生產線,卻沒把任何一個產品端到觀眾面前。如同齊義興身負多重命運,每個版本卻都沒有結局,齊義興卡在魔王城門口,無人識得其心境如何,僅見背影蕭颯。
9月
12
2025
此齣戲偶的份量雖然較輕,但是以整體的表演美學來看,人與偶的位置是和諧且自然的,南管的吟唱、能樂的伴奏適切地烘托了整體聽覺感受,原文中一盞雙頭牡丹燈也被擴大意象,建構了舞台整體美感
9月
10
2025
作品本體打破情感、記憶和認知慣性之後,代以B級片形式變造內容的遊戲。在我眼裡,群眾欲望背後承載的身份認同辯證無處延展,漫長的重複似乎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說。恍如一場集體失聲的夢。
9月
10
2025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戲曲展演歷史,不僅是承繼族群記憶,也結合客語、亂彈聲腔、武戲身段,展現「英雄史詩」與「庶民敘事」的雙重結構,是文化記憶的身體化展演。
9月
08
2025
不符史實、觀點錯亂、定位尷尬,都無法阻止《嘉慶君遊臺灣》成為臺灣大眾娛樂史上的經典一頁,更大膽的說,它根本就是臺灣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原創IP」。《嘉慶君夢遊臺灣》用擰轉時空的敘事證成了這點,無人識得的君王在偏僻的島嶼留下足跡,最終長成了島嶼自身刻進血脈的故事。
9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