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依舊,現代入夢《南柯夢》
11月
12
2012
南柯夢(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16次瀏覽
林維揚

《南柯記》由明代湯顯祖所作,至今約三到四百年的時間,未曾有任何傳統戲曲劇團搬演,儘管有演出,也僅止於其中一折〈瑤臺〉,最常被搬演上舞台。而今由兩岸合作,共同補了這百年的缺憾。《南柯夢》在搬演之時,除了大陸江蘇崑劇團的專業演員們,如單雯、施夏民等,也請到了台灣當代劇場導演王嘉明先生來執導玉茗堂四夢之一的《南柯記》。本文欲討論的在於現代劇場與傳統戲曲的結合所帶來的改變,以及重新搬演後的影響等。

此出傳奇崑曲的演出,特邀當代劇場頑童王嘉明執導,觀眾可能有所期待的是,由當代劇場導演所執導下的傳奇崑曲,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新變與影響?而筆者好奇的是,究竟大家在觀看《南柯夢》的演出前,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去等待這樣一齣經典呢?王嘉明在執導這齣崑劇之前,便告訴大家了一件事:他並不會用現代劇場的概念,去破壞傳統的戲曲形式,包含唱念作打、音律、曲牌、唱腔等。所以,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來一件事,不會有任何後設的觀點,不會有任何現代劇場所產生的,疏離、破壞等手法。所以觀眾們應該要安分地觀賞傳統戲曲,而不能有能夠期待的想法了嗎?

事實上,這齣崑劇演出,在舞台、燈光、服裝上已有些許的變化。在舞台上,使用了懸吊的舞台布景,還有後面出場的大型、曲型背景,試圖和現代有所結合,雖說如此,但舞台仍保有傳統中的清雅簡潔。而燈光設計也相當的前衛,在最後〈情盡〉一折,萬物歸天,瑤芳公主出場時,利用很多的塊狀白燈閃爍,試圖做出現代劇場的前衛性,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燈光設計,些許破壞了原本傳統戲曲中應該有的和諧感,看來非常詼諧且違和,容易引人發笑。但以上討論到此,崑曲本身的結構是並未被支解的。

若不以現代劇場導演手法,且以回歸傳統來看《南柯夢》的演出,我個人認為是成功的。從原本四十四折中,刪至十七折,保留了《南柯記》中作者想表達的醒時皆空,且未讓故事主軸偏離原本,並用了落葉蕭蕭而下的場景,作為結束,在這樣傳統的導演手法中,增加了現代劇場的視覺感。然而,一定仍非常多人有所疑問,在這個時代下重現《南柯記》的原本,就當代而言,是為了什麼樣的意義而去執行呢?還是僅只是為了彌補這百年來的缺憾呢?

就一般的傳統戲曲在演出舊本戲時,通常用的是主排(演),去排演一齣戲。而今天特別邀請到王嘉明作為此劇的導演的用意是為何呢?除去了燈光、走位等技術問題,我個人的想像是,大多數人會想看到的是,導演有沒有自己對文本有新的詮釋手法和技術呢?還是固守傳統的演出方式?如果是固守傳統的方式搬演一齣戲,而重現的意義在於何處?而導演的身分在於這齣戲之中,又有多少的份量存在呢?這次的搬演是值得我們去討論和質疑的。是為了傳統而傳統,又或為了新變而重現?這兩種觀點在我的周遭一直是被拿來討論的,而這的的確確是當代在搬演傳統劇本要去面對和深思的問題。

《南柯夢》

演出|江蘇省演藝集團、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時間|2012/10/20 19:30;2012/10/2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搬上現代舞台並不一定要符合現代人的觀點而加以翻案,更要處理的是劇作家未完善之處,不管是刪或增,這或許才是另一種「現代感」。(吳岳霖)
11月
21
2012
黃香  
《南柯夢》導演王嘉明從善如流,在只刪節不改寫文本的前提下,加上崑曲繁複的表演程式與嚴密的舞台規範,導演只能自重重限制中尋找自由,將特別能夠展現當代劇場精神的場面調度與舞台設計揉合融入崑曲藝術。(黃香)
11月
09
2012
湯顯祖成功的在《南柯記》中開創「人寫」和「蟻寫」交錯的筆法,但無論過程如何引人入勝,不可忘記的是,最後的得道辯證,才是湯顯祖作劇的目的。就這一點而言,王嘉明的刪本,掌握得相當準確。許多湯顯祖極富創意的機趣言語,也因為劇本編刪而得到凸出。(林鶴宜)
11月
05
2012
企圖為某個單一劇目重新創造象徵符號、重新摸索色調與剌繡技法的創作思維,對於早就有著整套「穿關」製作規則的戲曲藝術而言,實為沒有必要之用心,而這也正是近年來戲曲新作屢見不鮮的共同問題。傳統出了什麼問題嗎?我們為了什麼而創新?或者反過來問:量身訂作有何不妥?難道戲曲服飾就只得停留在那幾種單調的色彩約束嗎?就後二個問題而言,老行話「寧穿破不穿錯」恐怕就是最佳的答案了。(高美瑜)
10月
30
2012
《南柯夢》面面俱到、腳腳有戲,但觀罷全劇,總覺得整體節奏略有拖沓,全劇表現稍嫌平乏。在〈花報〉、〈瑤臺〉之外無他的前提下,要如何重建回復近於全本的演出,實在是一項艱巨工程。當然不致於憑空生出、無中生有,而按圖索驥、循路而行,將文字立體化,可能是最保險的作法。因為此劇不似《牡丹亭》或《長生殿》,現世已存有多折經過歷代藝術加工、已然成為定制的典範精品,在此前提下連兜為全本的演出,結果如何?勝算可知。(張啟豐)
10月
29
2012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