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巧構設,後生可畏《金蘭情X誰是老大》
8月
01
2012
金蘭情X誰是老大(奇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8次瀏覽
黃佳文

演員,或許算是個職業騙子,專門瞞騙觀眾他們的真實身份,他們在舞臺上聲稱自己是某某人,揚聲要戰鬥卻也只是虛晃數招,我們這些觀眾明知受騙仍執意上當,看臺上的人物爾虞我詐,自己的心卻在無意間也被騙走了,這才發現,戲劇這高明的騙術特別愛讓觀眾投以熱烈的掌聲,結下再赴劇場看戲的情義。

《金蘭情X誰是老大》全劇的敘事編排出入古今,但情節羅織相當緊湊、完整(全劇約一百二十分鐘)。劇情由於緊扣著巧希(劉建幗飾)、佑穎(李佩穎飾)的身世,以及黑龍組、長田組的興革,儘管敘事錯綜仍不難理解其來龍去脈,編劇劉建幗在戲劇敘事的構設上可謂盡善,若能再作簡化或善用影音視聽則盡美矣。

本劇演員雖少,但飾演的角色繁多,在人盡其才的安排下面貌多變,十足考驗演員角色變換的能耐,但也因此曝露出人物形象單調的弱點,尤其劉建華扮演之人物多達五位,除了山崎以外的人物形象大略相同而缺乏各自特質,或可構思突出各種角色的細微差異,演技勢必更上層樓。

演員雖少,但歡鬧的歌舞場面貫串全劇,首尾相應而有助於入戲與出戲,這亦是許多歌舞劇慣用的手法,較為不同的是,兩組人馬演唱時分別以華語、臺灣話區隔,達到語言上的交流互涉,為之後曲調的融合調適先做暖身;在音樂方面也以流行樂、搖滾樂先聲奪人,吸引觀眾注意,再讓劉建華、李佩穎唱出豫調及歌仔調,並呈兩種各為主體的傳統聲樂。

其中,當年輕武田(劉建幗飾)、年輕黑龍(劉建華飾)及佑穎母親(何芹蕙飾)分別以【二八板】、【十一字都馬調】及【黃梅調】對唱時,各種曲調穿插但不至於突兀,則可見曲調的應用實有其發揮的空間與彈性。整體演員表現而言,較為可惜的是要角以外的演員缺乏戲曲功底,武器的持拿與應戰乏力而虛弱,齊唱雖掩蓋了音量小的缺點,但音調高低不定、節奏快慢不穩的情況仍有待改進。

全劇在語言、音樂曲調上刻意以「合作」的方式宣示跨劇種結合的可能,再透過身段做表、服裝設計、影音傳播等技術的搭配,達到跨時代的涵融與衍異。《金蘭情X誰是老大》並非推陳出新,而是奇巧地鋪陳一個黑幫故事,而在出入古今的同時也適當地保留了戲曲的基調,也巧妙地落入小生小旦終成眷屬的窠臼,即使如此也不太有庸俗的感受。

我們無須在意這是傳統還是現代戲,只須明瞭觀眾的多情會影響戲曲發展的可能性。劉建幗在節目冊中即表明,他(們)用年輕的、輕鬆的、搞笑的、富創意的方式來做戲;戲裡我們看到了漁夫(李佩穎飾)在淘淘白浪上游動、子彈射擊後迴旋的飛動、仿若超級瑪莉闖越障礙的移動,這一舉一動之間其實涵括著創意的巧思,雖則過於誇張、浮濫,但為搏君一笑也算招數盡出了。

奇巧劇團推出《金蘭情X誰是老大》,瞻望了戲曲新實驗的可行性,也推出了切合觀眾喜好而具備創意商機的作品,但不禁要擔心下一步的走向會是如何?劇場表演作為一種娛樂但不僅只是娛樂,也負載了與觀眾互動的意義,當觀眾看戲飽受愉悅之後,剩下了些什麼?顯然地,這齣戲尚未能達到雙向互動的體悟與交流,這是往後可以思索、邁進的初步考量。

寬泛地看待《金蘭情X誰是老大》此一類型的劇作,其實沒有歌仔戲或豫劇的主/客問題,且歌仔戲發展以來,早已涵融了京劇、北管、南管、高甲等劇種的音樂曲調、身段做表,兼容並蓄的本質使其在臺灣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當然其他表演藝術亦有跨界合作的可行性,端看如何做?做什麼?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這部戲能引發觀眾的熱烈迴響?為何許多笑點都在預料之中?或許關鍵就在於劉建幗同時擔任製作人、編劇、導演及演員,同時掌控表演與技術加工,所有的安排、設計充份顯露出劉建幗的風格與識見。但不禁擔憂日後所推出的劇作若也是如此身兼數職,是否模式複刻而難有創舉。

新生代的劉建幗、劉建華和李佩穎都尚有發揮的潛力,持續精進定能有所突破;既然後生可畏,那麼縱橫劇場多年的專業演員、編劇、導演等表演工作者也該知所惕勵吧,衷心期待前輩們不服輸地推出新作,藝表人才,拓展新時代的戲曲新視野。

《金蘭情X誰是老大》

演出|奇巧劇團
時間|2012/07/29 14:0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