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人心‧感悟本性《輪迴》
8月
29
2019
輪迴(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822次瀏覽
賴玉萍(馬來西亞電子企業工程師)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後稱為天團)這次在台北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公演的《輪迴》,是以華佗死後千年陰魂不散,地藏王菩薩透過讓華佗輪迴重生,以解開心中枷鎖的故事為主軸。劇中以明朝的關大勝和曹品德這兩個角色作爲三國時代關羽和曹操的映射,試圖透過這兩個角色來試驗華佗。同樣的情況,輪迴重生為華元化的華佗是否還會和前世做一樣的選擇呢?答案為「是」,一切只因「醫者初心」。明知救人必將永墜無情地獄,華元化仍選擇救治年紀幼小的華再生,選擇為關大勝刮骨療傷,也選擇醫治疑心病重的曹品德而導致前世歷史重演,再度面臨死亡。和前世唯一不同的是,前世的他滿懷憤恨而死,今世卻放開胸懷、自願赴死。同樣的結局,心境卻不同。

《輪迴》由陳昭香領銜主演,華佗靈魂出場的時候,一曲【陰調】配合陳昭香渾厚的嗓音令人聽出耳油。接下來的【破窯二調】唱出華佗從生到死的心路歷程,令人明白華佗這千年來心中對世間的憤恨。很可惜,因爲華佗這個角色是屬於文生類型,所以這次無法欣賞到陳昭香發揮到她獨特轉音加飆高音的演唱方式。可取的是,這次的音樂設計大量運用傳統歌仔戲曲調;而新編曲調【輪迴】也很悅耳,和傳統曲調配在一起也沒有違和感。

至於,天團小旦孫詩雯所演出的華月升,和女兒陳嫵兒所演的華再生是姐弟。其中一段兩母女一起合唱的【七字連空奏】,著實回甘,配合得天衣無縫。全劇最催淚的一幕就是陳麗巧飾演的關大勝和陳嫵兒的那場父子訣別戲(華再生為關大勝的義子)。陳嫵兒帶著哭腔用【都馬調】唱出:「自小義父將我疼~」,令人鼻酸,眼淚不由自主地流出來。陳嫵兒年紀雖小,可是用哭腔演唱的歌仔戲曲調的感人,是令人起鷄皮疙瘩的,加以培養未來必是歌仔戲的明日之星。

此次天團團長陳進興自編自導自演,可感受到野心,全家傾巢而出務必要把《輪迴》完美地呈現在觀衆面前。其它演員如陳麗巧飾演的關大勝,忠義智勇的形象深植人心。穿越全場的主要靈魂人物地藏王菩薩則由甚少參與天團公演的陳家老三陳昭錦演出,扮相慈悲莊嚴,造型頗為出彩。新生代吳奕萱飾演的曹品德,扮相酷似母親(陳昭香),唱腔比起往年也令人感受到進步。至於陳進興飾演的黑暗孔明華公山,算是個畫龍點睛的點綴,因爲瞎眼的關係時常做出帶點搞笑的動作,令整部劇不至於太過沉悶。

《輪迴》在台灣並非首演,故已熟悉所有的場景走位,並沒有看到很多瑕疵。佈景方面,並未採用複雜的機關,都是用投影的方式,畫面更加立體且色彩繽紛。我個人認為,以現實的角度來說,投影機的方式效果好,也比較經濟環保。至於燈光特效方面,幕後人員也做到恰如其分。尤其是最後一幕華佗終於化解心中的怨恨,心境的轉變從惡去善,並回到地獄。爲了呈現地獄「一片祥和」的氣氛,背景的蓮花轉動,再加上灑下五顔六色的碎紙,配合燈光和音效,確實令人如身處在鳥語花香的氛圍中。因此,《輪迴》確實教化人心,且有感悟本性的效果。

《輪迴》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19/08/23 19:30、2019/08/24 14:30
地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傾向教化型善意封閉循環或節奏至上的取向並無不可,但快節奏推進的大量聲光刺激,終究只留片片殘影,未留下思索的力度,兩相平衡下,新編的力道被削弱。
11月
30
2023
《秦香蓮》雖是家喻戶曉的戲文,但劇團巧思改動呈現手法,此用心不如說是以古冊戲為號召,意圖引領觀眾重返傳統唱唸美感。
11月
30
2023
《空棺謎》一名躍遷舞台,以戲名觀之,可知其欲以鄉野奇談為經緯,寫高雄竹滬(今湖內一帶)流傳的朱術桂假墓傳說。
11月
27
2023
偶化成了人,西遊記中最不受重視的兩個角色,有了生命的自主性,他們就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至此帶出一種生命哲學的況味,讓一齣荒謬的喜劇有了更深一層的餘味。
11月
24
2023
作為一個觀眾,其實有時候並不追求甚麼偉大的發人深省的意義,只是單純的去劇院享受一齣作品。要是說甚麼最有意義,純粹的視覺美學或許便是最有意義。
11月
23
2023
最令我興味盎然的是樸實的風格選擇。本劇僅以順敘時空、線性結構、緩釋抒情幾種常見手法鋪陳,大反奇巧劇團系列作品那種實驗嬉耍無極限的姿態。
11月
21
2023
【重啟連結Reconnect】顯得小巧而親密。經過了一整天的行程,不禁讓人重新思考所謂國際交流、在地連結等駐村意義。在這裡,感受不到某種於外於內用力要「被看見」的焦慮與壓力,反而隱然傳遞著個人生活層面的日常綿密。
11月
21
2023
以結果觀之,成熟演員手把手的教學絕對是提升新秀演員演出能力的重要法門,或許也是現代歌仔戲劇場逐步摸索出的一條技藝傳承之道。
11月
2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