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人心‧感悟本性《輪迴》
8月
29
2019
輪迴(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802次瀏覽
賴玉萍(馬來西亞電子企業工程師)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後稱為天團)這次在台北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公演的《輪迴》,是以華佗死後千年陰魂不散,地藏王菩薩透過讓華佗輪迴重生,以解開心中枷鎖的故事為主軸。劇中以明朝的關大勝和曹品德這兩個角色作爲三國時代關羽和曹操的映射,試圖透過這兩個角色來試驗華佗。同樣的情況,輪迴重生為華元化的華佗是否還會和前世做一樣的選擇呢?答案為「是」,一切只因「醫者初心」。明知救人必將永墜無情地獄,華元化仍選擇救治年紀幼小的華再生,選擇為關大勝刮骨療傷,也選擇醫治疑心病重的曹品德而導致前世歷史重演,再度面臨死亡。和前世唯一不同的是,前世的他滿懷憤恨而死,今世卻放開胸懷、自願赴死。同樣的結局,心境卻不同。

《輪迴》由陳昭香領銜主演,華佗靈魂出場的時候,一曲【陰調】配合陳昭香渾厚的嗓音令人聽出耳油。接下來的【破窯二調】唱出華佗從生到死的心路歷程,令人明白華佗這千年來心中對世間的憤恨。很可惜,因爲華佗這個角色是屬於文生類型,所以這次無法欣賞到陳昭香發揮到她獨特轉音加飆高音的演唱方式。可取的是,這次的音樂設計大量運用傳統歌仔戲曲調;而新編曲調【輪迴】也很悅耳,和傳統曲調配在一起也沒有違和感。

至於,天團小旦孫詩雯所演出的華月升,和女兒陳嫵兒所演的華再生是姐弟。其中一段兩母女一起合唱的【七字連空奏】,著實回甘,配合得天衣無縫。全劇最催淚的一幕就是陳麗巧飾演的關大勝和陳嫵兒的那場父子訣別戲(華再生為關大勝的義子)。陳嫵兒帶著哭腔用【都馬調】唱出:「自小義父將我疼~」,令人鼻酸,眼淚不由自主地流出來。陳嫵兒年紀雖小,可是用哭腔演唱的歌仔戲曲調的感人,是令人起鷄皮疙瘩的,加以培養未來必是歌仔戲的明日之星。

此次天團團長陳進興自編自導自演,可感受到野心,全家傾巢而出務必要把《輪迴》完美地呈現在觀衆面前。其它演員如陳麗巧飾演的關大勝,忠義智勇的形象深植人心。穿越全場的主要靈魂人物地藏王菩薩則由甚少參與天團公演的陳家老三陳昭錦演出,扮相慈悲莊嚴,造型頗為出彩。新生代吳奕萱飾演的曹品德,扮相酷似母親(陳昭香),唱腔比起往年也令人感受到進步。至於陳進興飾演的黑暗孔明華公山,算是個畫龍點睛的點綴,因爲瞎眼的關係時常做出帶點搞笑的動作,令整部劇不至於太過沉悶。

《輪迴》在台灣並非首演,故已熟悉所有的場景走位,並沒有看到很多瑕疵。佈景方面,並未採用複雜的機關,都是用投影的方式,畫面更加立體且色彩繽紛。我個人認為,以現實的角度來說,投影機的方式效果好,也比較經濟環保。至於燈光特效方面,幕後人員也做到恰如其分。尤其是最後一幕華佗終於化解心中的怨恨,心境的轉變從惡去善,並回到地獄。爲了呈現地獄「一片祥和」的氣氛,背景的蓮花轉動,再加上灑下五顔六色的碎紙,配合燈光和音效,確實令人如身處在鳥語花香的氛圍中。因此,《輪迴》確實教化人心,且有感悟本性的效果。

《輪迴》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19/08/23 19:30、2019/08/24 14:30
地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