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微的不安、不滿與困頓 《2014鈕扣計畫》
9月
09
2014
2014鈕扣計畫(玫舞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6次瀏覽
徐瑋瑩(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兼任講師)

「鈕扣計畫:給流浪舞者的回家計畫」今年邁入第四屆。四位從不同國度回家的舞者帶來具有個殊性的創作風格與身體展演,但身為觀眾的我,卻看到在差異性的演出中,所共享的困頓、迷惘,乃至對社會與自我的控訴。

曾編過舞的人應該都有所體認,自編自跳的獨舞,最能深刻的呈現出個人當前的生命狀態。因為,獨舞是自己的心智/靈魂與身體最直接的對話。如此,在這場旅居異國的台灣舞者的展演中,四位舞者/編舞家,呈現出現階段怎樣的生命狀態?

旅德的葉博聖與四張長桌共舞,作品取名〈弦移〉。舞作開始時,他從舞台左下方吃力的推著四張併在一起的長桌。幾度旋轉的動作後,他在長桌上時而翻滾、時而終止、時而掉落於地,而後又跳上桌面。狹小的桌面限制了身體的舞動,甚至讓身體掉落,但舞者還是視之為可以容身的生存空間,緊抓著不放,直到他的身體陷入分離桌子的桌面下。身體落入無法揮灑的困境,視覺上猶如落入陷阱中之生命,此畫面令人動容。最後,生命的趨力推開了障礙物,繼續前進。長桌,是否為葉博聖努力追尋,但卻也令他身陷其中、難以自拔的生命重心,一個交織著夢想與困頓的展演舞台?

張藍勻的〈手〉,透過手部對自我身體部位的觸摸,與以手移動微亮的燈光,傳達自我與自我的接觸、撫慰,以及找尋出路的徬徨。前段的舞蹈動作呈現上半身快速往後傾斜,與腿部快速內摺的動作。這些瞬間將自己身體部位往後與往內快摺的動作,令人心痛。隨後,一段以手觸摸且滑過身體各個部位的舞蹈段落,像似自己對自我的療癒與安撫。如此溫暖,但卻又如此孤獨!最後,舞者褪去了衣服,在昏暗的空間中,以不太強的燈光繼續摸索舞動著。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嗎?回到最真實的自我,重新在灰濛中尋找人生之路嗎?藍勻透過〈手〉,探尋自己與外在的關係,探尋自己與自我的關係。手是探尋的中介,探尋在舞作中持續著……。

李貞葳的〈黑盒子〉,對我而言,真是個黑盒子。作品包含多種元素的交織與重層,並不容易以線性方式解讀。例如舞作中,手搖風琴甜美的樂聲與強而有力的快節奏音樂與動作前後穿插。又如,對準貞葳噴射彩色顏料的景象,乍看令人不捨,但卻又被她淘氣的搖屁股動作給打斷。再如,從觀眾手中拉開的長線,卻又變成自己將自己綑綁的工具。這些對反鮮明的舞台呈現,增強了舞作的張力,但也增加了舞作解讀的困難度。值得一提的是,身型修長加上爆發力旺盛的貞葳,著實令人享受到舞動過程中的坦率、奔放與真誠。

最後一支張建明的〈愚人〉,是一支戲劇張力極強的作品。張建明披散頭髮、抹白面孔、血盆紅口,身著寬鬆的黑大衣。這副打扮像是小丑?抑或是具有強大魔力的魔法師,擁有揭露世界醜陋與虛假的法力?倘若這是一支「尋找除去包裝後的自己」(宣傳片用字)的獨舞,我倒感受其舞作所呈現張力遠遠要大於此。似乎,這支作品透過誇張的裝扮與服飾,強大的音效,發狂似的舞動與狂奔,還有強而有力的文字表述,呈現一幅愚人在狂亂中帶著冷酷與血腥味,直指社會虛假的控訴。舞名為〈愚人〉,然而,能大膽與一針見血指出社會病態,且極具震撼效果的,非愚人莫屬了。

「鈕扣計畫」的節目單上寫著「做一件喜歡的事,於是甘之如飴地流浪異土」。這四支舞作讓我們看到「甘之如飴」背後,流浪異鄉的舞者更細微的心理與身體狀態-隱微的不安、不滿與困頓。或許,這些「負面」的情緒,是他/她們能誠實與勇敢面對生命,繼而成就藝術境界的鍛煉。

《2014鈕扣計畫》

演出|葉博聖、張藍勻、李貞葳、張建明
時間|2014/08/16 19:30
地點|高雄衛武營281展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