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性」的對話可能《拉歌 La Ke》
7月
03
2015
拉歌La Ke(布拉瑞揚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4次瀏覽
徐國明(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約莫從《拉歌》的一開始,我在觀眾席上,就隱隱感到不安、焦躁。台上舞者輪流以口語敘說著自己的生命經驗,關於個人認同、關於回歸部落,也關於現代國家體制與傳統姓名回復的扞格。若是套用當代文學理論經常強調個人生命史的小敘述,對於大論述的反抗,似乎顯得太過理論先行。但我想,這或許就是內心不安的來源吧。

具體來說,從《拉歌》前半部份的場面調度開始,就大量借用了「真實」內容來蓄積這齣舞碼的重點,意圖凸顯在當前台灣社會文化情境下,原住民族人面對認同、部落及國家的糾結難題。然而,當台上舞者逐一、交錯地向台下觀眾娓娓敘說自己的生命經驗時,不只在形式安排上過於刻意、鑿痕顯眼,在敘事內容方面,也是以「說故事」的感性基調來訴諸觀眾的情感共鳴。這樣的視覺呈現,一方面以高度的「敘事性」抑制了舞團應有的「去敘事性」的身體表達可能;另一方面,這樣的「敘事性」又必然受限於舞者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文化底蘊,效果參差不一,難以收束整體的敘事命題。

也就是說,在這樣隨性自在、密切互動的觀演關係下,《拉歌》的舞台魅力與展演力道,必須取決於舞者長期積累的部落文化實踐。雖然,名為《拉歌》,實則充斥著當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命題。因此,我疑惑的是,《拉歌》從個人生命史開展出來的種種詰問、抗辯,這樣龐雜的文化焦慮感,究竟是來自於舞者的?還是導演的?

有趣的是,前半部分極力經營的文化論述,在後半部分的結構安排下,完全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兩種具有「部落」代表性的情境,一是投幣式卡拉ok,二是定期舉辦的(聯合)村運、鄉運。在這樣歡愉的氣氛渲染下,不只沖洗了前面較為沉重的生命敘事,也鋪展出「回家」的意象(或是想像?),口音、場景與歌曲越趨「部落化」,逗得台下非原住民族觀眾捧腹大笑、鼓掌歡呼,賓主盡歡。然而,這也是觀後令我憂心的部分,亦即觀眾對於「原住民性」(原住民之所以為原住民)的歧異想像。

從整齣《拉歌》來看,可以感受到布拉瑞揚舞團想要擺脫傳統台灣原住民族樂舞展演模式,重新為原住民劇場、舞蹈另闢蹊徑,開創一條不同的實驗性途徑。但是,這樣的企圖心卻又受限於自身的「原住民性」框架,特別是在調度原住民文化元素時,《拉歌》選擇了相當具有部落生活情境的「投幣式卡拉ok」和「部落運動會」作為舞台空間的營造,雖然成功拉近了表演與觀眾之間的觀演關係,卻也面臨「原住民性」的本質想像與文化翻譯問題。

如此一來,如何在現代舞、現代戲劇與原住民文化(元素)之間取得平衡,生產出多層次的原住民展演形式/空間,帶起不同的視覺呈現/想像,進而吸引到什麼樣的觀眾/共鳴,成為布拉瑞揚舞團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的期待。

《拉歌 La Ke》

演出|布拉瑞揚舞團
時間|2015/05/30 19:30
地點|台南歸仁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住民不但知道「能動」,而且知道如何在「群體」裡動,在「部落」裡動,在「儀式」裡動。但布拉在舞作中也埋入自己的觀點,例如藉著運動競技的橋段,似乎也傳達了編舞者個人對原住民的「尚武/尚舞」等內、外在連結的憧憬與想像。(林育世)
7月
03
2015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