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與再現的鴻溝《噶哈巫!斷語?》
12月
12
2017
噶哈巫!斷語?(林正宗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2次瀏覽
王威智(專案評論人)

《噶哈巫!斷語?》是齣充滿詩意而難以評論的作品。以當代馬戲(其實筆者不懂馬戲的當代性所指為何?不過這只是個人的知識侷限)結合竹藤進行演出,觀眾可以看見表演者以自己的肢體彎折、揮舞至少兩種以上粗細的竹藤,加上具體操感的身體行動,如下腰、空翻等。竹藤彷彿是種繪畫工具,在展演空間中留下無形的筆觸。與這些手法搭配的,還有鋪於地面能隨竹藤掃動而飛舞的落葉與現場演奏的音樂,或許還要加上紅藍色調為主的燈光,使演出多了份夢境般的華麗感。

只是約一小時的演出,表演者奮力營造的景觀雖然不乏讓觀者震撼的美感時刻,但整體而言,有種揮之不去的疏離感在擾動觀賞經驗。《噶哈巫!斷語?》似乎在目標上,在紀錄瀕危文化與藝術的再創造之間有著微妙的擺盪。而風格上,演出也在寫意與抽象層次上有程度上的落差。是以對於如筆者這般對於「噶哈巫族」的知識僅限於維基百科的觀眾來說,到底該用什麼觀看位置來欣賞本演出便形成問題。意即,是要把本展演當作與「噶哈巫族」沒有直接關係的文化轉譯,甚至僅為致敬的作品?或是該將本演出看成是某種非語言檔案,用來使觀眾認識台灣少數原住民瀕危文化與語言的資料庫?當然,兩種狀態無法涇渭分明,只是比例多少和邏輯的穩固與否,會深刻影響觀眾的認知與審美經驗。而筆者所感受的無法投入,則源自無從將眼前的審美經驗解碼的無力感,以及自身與被詮釋對象的關聯不明所致。

以演出者與竹藤的互動舉例,展演中有不少時刻讓人感覺到有表意的成分,像是狩獵、鬥爭等主題,亦有更多時刻感覺上是以美感與身體技藝展現為主。如此展演帶出的問題在於,當代馬戲和竹藝的結合並不如傳統戲曲演出那般,已經有高度精煉的表演程式,並且與觀眾形成展演共識,使觀眾的欣賞經驗不至於為抽象的肢體動作阻礙。或者該這麼說,戲曲的肢體動作在寫意與表意雙重層次均可以成為審美與意義生產的機制,並能為觀眾所解碼。在《噶哈巫!斷語?》的演出邏輯中,表意的時刻裡,應該不少觀眾缺乏前置的文化知識與審美經驗,無法脈絡化、特殊化接收到的曖昧主題。換言之,就算約略可以猜測此時是某種行動的表現,比如狩獵,作為觀眾,由於缺少相對應知識,觀看的狀態無法帶來更具體的文化理解或聯想,是以面對如此手法只能停留廣泛理解,不太能引發更進一步的感官與知性衝擊。至於純粹美學展演的時刻,則端看觀眾素質本身,是否具備評判當代馬戲和竹藝結合的審美系譜知識。也就是說,理解並欣賞當代馬戲和竹藝的結合並非不證自明的自然反應,而需要先行的審美經驗。知識的匱乏,同樣會影響體驗。

退一步想,難道作為觀眾,不能純粹放空,以感性來觀賞本演出嗎?然而在某些特定時刻,《噶哈巫!斷語?》確實在召喚觀眾的知性與智識活動。最明顯例子是中文與噶哈巫語的單字以雙語形式,透過錄音播放至觀眾席的期間。一個個的單字既作為中文相對應物件的語音,也是絕大多數觀眾無法理解的噶哈巫語的語音,指向一個實際上並不在場,僅是被展演代表的生命社群。觀眾的在場、演出的現場性,加上不在場的噶哈巫與無形的噶哈巫文化,這些元素的連結似乎只能在抽象的感性層次去想像。由此,作品名的「斷語」不單指涉噶哈巫語的使用與存續上的困境,亦可說是非噶哈巫族要進入、理解噶哈巫族,並且與之溝通的困難。

綜上所述,關於《噶哈巫!斷語?》最終需要思考,創作者怎樣取得自己的實踐位置,得以再現一個族群?在一個消費主義主導的「文創園區」的實驗演出,是否以及如何能紀錄、連結消逝中的族群與活在當下的觀眾?美學介入的藝術實踐與觀眾觀看的現場經驗,又能夠以怎樣形式回饋實際上仍然存在的族群?這些問題可能不是一齣作品可以妥善處理,而需要從事田野採集的實踐者共同面對的議題。《噶哈巫!斷語?》創造出極富美感的展演,似乎仍然無法避免文化轉譯的溝通斷裂。

《噶哈巫!斷語?》

演出|林正宗
時間|2017/12/03 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開始竹葉小徑所欲帶出的觸覺、聽覺、動覺等感知召喚,在主作品中身體與物的關係直接跳接到既定身體技巧與表演慣習的固化層次後,產生勾引未明的斷裂感,或者滑脫到類似田野調查(但脈絡未明)的展場位置,竹葉小徑的感官與感知召喚於是失靈。(樊香君)
12月
27
2017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