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縱深下的生命之詩《小丑與天使》
5月
29
2013
小丑與天使(魅登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0次瀏覽
鴻鴻(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創團已達20年的魅登峰,是台灣第一個老人劇團,雖歷經不同編導,仍多以寫實風格演出生活故事為主。《小丑與天使》也不例外,以一位化身小丑的說書人串場,勾連起11個人物的愛戀情結與生命情境。以安平樹屋為演出場地,雖基本上仍侷限鏡框舞台模式,但情節已緊扣樹屋及其周遭環境而孕生。

觀賞魅登峰的演出,最吸引人之處是演員的個人魅力。或由於駐團編劇李鑫益針對演員特性量身打造之故,每一個角色無論出場時間多寡,性格都十分鮮活。他們的狡猾、嬌嗔、沮喪、戀慕、死纏爛打加上連哄帶騙,或歌或舞,都毫不扭捏。看到這些熟年男女個個困擾於不同的情感問題,或是懷才不遇的苦悶,或是互相慰藉的溫情,在每位演員臉孔身姿中,流洩出遠超乎劇本言詞的底蘊,令人會心玩味。真實,果然便是最精彩的戲劇。

導演張雅鈴在調度上也別出心裁。一些不同時代的幽靈(如清代官吏、日本傳統女性、或外國船長)無語漂浮在場內場外,甚至樹屋上方透天之處,隔著時空互戀,為劇情中一對對佳偶怨偶,打開歷史縱深的隱喻互文之窗。舞台上經常呈現多焦點敘事,卻有條不紊,瀰漫著娓娓道來、同步流動的生命之詩況味。加上佛朗明哥、Cats、國台語演歌的扮演穿插,既凸顯人物的心聲,也益增表演的趣味。結尾讓美麗的天使/紅衣女郎走入觀眾席中杳杳消失,點到為止的出軌情感,在含蓄中飽含張力,更是餘韻無窮。

導演雖然用心,演員雖然迷人,整體演出卻難脫業餘的氣質,原因為何?雖已演到第二場,演員台詞丟接、進出場時間點、乃至與音效的互動上,都不時呈現落拍的片刻尷尬,顯示彼此雖有情感默契,演出技術的熟練度仍嫌不足,需要更多時間投入實地排練(包括技術配合),才能在藝術的完成度上真正成熟。

每次觀賞國外的熟年表演,如碧娜鮑許65歲以上版本的《交際場》,或是比利時當代舞團的《梔子花》,都再再提醒我們,老人劇場實在可以更大膽跨步。當然這需要導演/編舞的膽量與視野,更需要表演者的紀律和心力。魅登峰的最新作品,再度證明了年紀與歷練是千金難買的表演實力,值得期許他們更上層樓。

《小丑與天使》

演出|魅登峰劇團
時間|2013/05/25  18:15
地點|台南安平樹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