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義與寫意的戲曲美學《虎符風雲》
3月
17
2023
虎符風雲(國光劇團提供/攝影劉振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7次瀏覽

文 楊禮榕(專案評論人)

戲曲作為情義的體現

《虎符風雲》的主題是俠義式的情義關係,在製作層面上,這齣戲就是一種戲曲學門的情義關係之體現。《虎符風雲》劇作者曾永義,是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位「戲曲院士」,畢生致力於戲曲文學之研究與教育。曾永義以戲曲研究為本職,編創戲曲文本為愛好,特為國光劇團台柱編寫《虎符風雲》。以《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為本,為京崑小生溫宇航,打造出正派愛國、氣量過人的戰國四公子信陵君,為京劇老生唐文華,形塑出老謀深算、貧賤不移的隱士侯贏。

為緬懷曾永義,國光劇團將公演時間提前一年,在他仙逝四個月後,傾劇團之力演出《虎符風雲》。推動這場展演的情義關係,不只是劇作者對表演者的惜才之情,也是文人學者對歷史人物的逸樂之趣,亦是曾永義與他的第一位博士生——王安祈的師生情誼。更是諸多京劇藝術表演教育體系的眾師生,共同以戲曲展演的美學形式,紀念、緬懷這位戲曲學界的大家長。《虎符風雲》是一種以戲曲形式作為載體,在文學與表演學、師門與藝術學門之情義交會的體現。


輕倫理重情義的俠義之情

《虎符風雲》是以情義為主的戰國史詩大戲,貫徹情義核心。如姬為報信陵君的救父之恩,灌醉夫君魏王、偷盜虎符,再以白凌自縊。侯嬴為報信陵君的伯樂之恩,獻上竊符救趙的叛國罪計謀,事成後自刎身亡。朱亥為幫助信陵君調兵而打死忠臣晉鄙,再自盡贖罪。如姬、侯嬴、朱亥皆在報恩後自我了斷。《虎符風雲》大致上依照史記來發想場景,劇作卻在以三義殉身作為結尾,以落雪花隱去了信陵君因失志而沈湎酒氣病死的悲戚下場,為角色的形象停留在一個最美的時刻。這種知遇之恩、伯樂之情,遠勝過君臣之義、夫妻之情,更勝過自身性命的俠客情,是一種文人學者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對俠之情嚮往的體現。不僅是反應了曾永義率真慷慨的平生性情,也展現人文學者的雅緻逸趣。


虎符風雲(國光劇團提供/攝影劉振祥)


寫意作為戲曲的美學命題

寫意性是戲曲重要的美學命題。曾永義認為寫意性是戲曲在當代表演藝術中,無可取代的美學價值。身段是戲曲最基本的美學命題,透過戲曲演員的身段表現,就能展現人物性格與情緒、變化場景與氛圍。兩面旗子就是華貴的車輦,一條鞭就能奔馳百里,角色的情緒在水袖中渲染到觀眾心中,一個眼神就能抓住全場視線。在一個跨界為新創戲曲主流的時代,《虎符風雲》重視戲曲表現的本質,滿台都是技藝純熟的戲曲演員,讓敘述的主體回歸到表演本身。筆者再次感受傳統戲曲之美的感動,演員的舉手投足就夠創造無限可能。除了身段表演的寫意性之外,《虎符風雲》在文本與表演上,展現了更多戲曲美學寫意的可能性。


文本與人物的寫意性

以對比建立鮮明的人物。透過角色對比,讓人物性格鮮明、立體化。《虎符風雲》劇本結構緊湊,開場即破題,第一場兄弟對弈,讓兄弟二人的形象有泥雲之別。棋局中,多次傳來秦國侵魏的風聲,信陵君以三千食客的強大情報網,保護了作為魏王的兄長,卻反遭嫉妒而被下令回家休養。魏王的善妒與無能、如姬的良善與知恩圖報,襯托出信陵君為弟為臣的倫理信念,為人仁而下士的胸懷與智慧。第二場,愛看熱鬧的市井小民一上場,緩解了首場的緊張氣氛。大隱隱於市的七十歲守門小吏侯嬴,在鄉井小民的譏笑中,顯得更為深藏不露。信陵君拋下宴會賓客,親自外出迎接侯嬴,並為其駕車。更因侯嬴之邀,至鄉民都棄嫌的屠市中,結交了屠夫朱亥。這些鋪陳不僅凸顯了信陵君愛才、禮賢下士的真誠,更將知遇之恩、伯樂之情,推上了令人心神嚮往的高度。

崑小生與京老生的行當組合。崑曲小生的細緻與層次感,建立出仁善、不妒不爭、虛懷若谷的信陵君形象。京劇聲腔中的暢快情感、濃烈性格,不斷增整體的俠義氛圍。兩種戲種的對比與共融,讓彼此的角色更為鮮活。美中不足的是,著墨人物內心的表現空間較少。只有如姬偷盜虎符時,從內心掙扎到行動與決斷,有較完整的情緒表現。其他人物在主情節的快速推動下,缺少隱微情緒的表現空間。相對於滿台演員的技藝純熟度,缺少琢磨角色內心或展現演員絕活的場面,實在相當可惜。上半場音場略為不佳。筆者坐在高樓層,感覺後場樂器的音量和回聲,蓋過了唱腔中的細節。幸好下半場的音場平衡,有了顯著的改善。


虎符風雲(國光劇團提供/攝影劉振祥)


戲曲中死亡的表現性和可能性

《虎符風雲》以多種「死亡」的表現方式,打開了筆者對於戲曲寫意美的表現性和可能性之眼界。在短短的下半場,首先以暗場的方式告知觀眾,魏國良將晉鄙,因阻擋信陵君調兵,被朱亥用鐵椎殺死。接著,朱亥因自責於擊殺晉鄙,以鐵錐自擊頭顱而死,再背台由其他將士抬下場。信陵君終於大敗秦軍,令觀眾情緒激賞的武戲之後,是沒有任何一句台詞的終場。如姬靜靜的出現在右上舞台,身旁陡然從高處落下一抹白凌,就消失在黑暗中。接著,侯嬴現身在後方中間,拿起刀就往脖子上一抹,也消失在黑暗中。站在舞台中間的信陵君,面對著觀眾不發一語,在陣陣雪花之中,逐漸消失了身影。

《虎符風雲》結合文人的劇本底蘊,與當代表演的表演能量,將死亡的表現推向了美學的層次。暗場、自擊、白凌、自刎、雪花,這些方式都是戲曲中死亡的呈現方式。死亡作為一種物理上的事件,一種舞台上不能發生的現實,卻能夠透過表現的選擇,揮灑出不同故事、性格、氛圍與餘韻。暗場暗示了晉鄙的死亡多麼無辜,自擊顯現了朱亥的死亡多有氣魄,白凌映照出如姬的死亡如何淒美,自刎凸顯了侯嬴的死亡是如何意志堅決。雪花與靜默為信陵君,失意不得志、沈湎酒氣病死的下半生,留下了隱晦的無限想像。戲曲的寫意性不只是美,更是美的有層次可以琢磨。

《虎符風雲》

演出| 國光劇團
時間|2023/02/11 14: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