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洗滌,撫慰心靈《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1月
03
2017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國立實驗合唱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8次瀏覽
邱千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生)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著名德國浪漫主義中期音樂家,自幼開始,隨著父親浸淫於音樂,並在柯賽爾指導下,鋼琴技藝更是突飛猛進,布拉姆斯不僅創作許多鋼琴作品,合唱作品更是不盡其數,最著名的有《聖母頌》、《在秋天》、《愛的華爾滋》、《Marienlieder》、《命運之歌》、《德意志安魂曲》…等作品。這一次國立實驗合唱團挑選的《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Op.45),是一首情感豐富,並且撫慰人心的曲子。從悠揚的音樂中,整個作品大致分為七個樂章,音樂結構均衡之外,第一樂章與第七樂章前後相互呼應,將生與亡這兩者不同的位置,以「有福了」一詞共同定義,成功地畫出如同呈示與再現的風光;第二、第三和第六樂章歌頌面對死亡與對主之間的尊敬;第四和第五樂章是以面對死亡之間,透過「主」從中得到心靈的慰藉為主題。

此次國立實驗合唱團挑戰了此作品,一種猶如新教意識的尊貴樂章,即便百年之前的首演有兩極的評價,卻不失現代音樂家對此作品的高度興趣。這一次的演出編制簡而有力,兩位輕巧靈活的鋼琴家林世馨與羅萱,同一個舞台上雙鋼琴的展現方式,兩人分擔不同的器樂編制,像是用著鋼琴默契地對話,努力地以精湛的演奏方式呈現交響樂團富的細膩與滂薄,指揮精準地掌控合唱團的演繹技巧,並從中分佈演唱與演奏之間的平衡,精神昂揚配上悠揚的合唱歌聲,使得作品得以創造出流暢且不失莊嚴之氣氛,指揮將音樂控制得宜,更完整了整場音樂會。

男中音廖聰文這次詮釋了第三樂章及第六樂章,將樂章之中高貴的性格帶入了一點民族性格,在搭配合唱團的同時,讓聽眾彷彿置身投入在音樂旋律的情境當中,像是歌詞提到「Tod, wo ist drink Stachel....」此段,廖聰文與合唱團的搭配中,音樂情感上交流,指揮馬丁.謝貝斯塔的情緒掌控拿捏分寸,使得旋律堆疊出許多層次。唯一讓人疑惑的,則是這兩個具有疑惑與理解性格的樂章,在此次的演出似乎沒有太明顯的情緒差異,而這特別的嗓音,也拉開了獨唱者與合唱團之間的距離。

女高音戴旖旎一開口演唱氣勢滂礡,她以高亢的嗓音唱出響亮的共鳴,與合唱團刻劃出月與繁星的景緻,透過悠揚的歌聲與合唱團的搭配,第五樂章的詮釋是讓心靈上受到欣慰,應該能夠感受《德意志安魂曲》的意境,倘若獨唱者與合唱團的情緒能夠放得更深層,相信更能夠完美地展現出作者賦予第五樂章那深刻的情感。

這一次比較可惜的是,整體的音樂飽和度稍顯不足,也許是筆者坐在觀眾席比較中段聆聽,面對整個樂團的低音厚度實為可惜,也許嘗試透過鋼琴來補滿低音聲部,而高音音區也顯得稍微薄弱。不過綜觀而言,透過了指揮與鋼琴的默契交融,使聽眾的耳朵完整接受了清澈的樂音洗滌,感受到古典音樂優美的氛圍,可見國立實驗合唱團在音樂上奮力一搏的努力與巧思。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演出|國立實驗合唱團
時間|2016/12/1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