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樂作為黏著劑《MRT2》
6月
22
2017
MRT2(天作之合 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76次瀏覽
郭庭莊(台灣藝術大學碩士生)

《MRT2》為兩個不同的故事,以上下半場為分界利用演出接連在一起。上半場是個單純的戀愛故事,開場即為配音漫畫分鏡,最後也以漫畫作為結束。舞台所使用的多媒體投影也算是符合時空背景的主題設定在近未來,而我們的男主角是一個聽力受損的漫畫家,利用他的漫畫來向多年不見的女主角喊話。演出當中亦理所當然的加入了許多日本漫畫與手語的元素,讓整個演出與歌舞顯得多樣與多變,更當然的要緊扣著本次演出的主題「捷運」。在手語、日本漫畫、時空穿越、愛情、多媒體、歌舞等如此複雜多樣的元素中,要如何選擇與拿捏分寸即為導演功力的展現。

如標題所說,音樂作為此劇黏著劑的表現非常亮眼,簡單而優美的旋律與合音,配合風格化的舞蹈,成為了穩定演出節奏的定心針。然而上半場的表現卻有些差強人意,開場與結尾漫畫配音的聲優聲線缺乏戲感,該讓人產生期待的序幕和故事完結的收尾不只是串聯了漫畫的元素主軸,卻也多了過度幻想的中二症。戲劇部分也在過多的元素介入後顯得破碎,為了畫面、特殊效果而犧牲了演員的走位;反倒在揭露男主角的聽覺損傷時,並未使用任何上述元素來幫助觀眾適應一個剛對著我們獨唱完的音樂劇男主角,竟然是無法開口唱歌的聽損人士。僅以一句台詞說明,這時我想我感受到的不只是驚訝,更多的是驚嚇。好在所選用的演員皆經驗老道,在如此干擾的情況下依舊表現可圈可點,各段落的情感衝突與堆疊也都達到應有的水準。有了好的體質、好的基礎,卻一股腦的將所有東西利用音樂黏貼、拼接在一起。如同一客過度調味的牛排,失去了牛肉原來該有的鮮甜,甚為可惜。

下半場以街頭藝人演唱的方式作為開場,快速的將觀眾帶入捷運的空間中,本讓我期待著的故事情節卻每況愈下。建立於兩主唱為了理念不合而吵架的劇情並不強烈,編劇需設想更不可抗拒的理由來讓所有角色都可以合理的被「關」在捷運車廂當中,比起兩人吵架,我更想看那個下半身只穿內褲的街頭藝人如何找回自己的褲子。演出中過多的出現「偏題─出面制止」的模式,過程中所碰到的困難皆可迎刃而解,甚至所埋藏的笑點如同即興創作般的未經篩選與包裝,通通砸到觀眾身上。雖說選角了周定緯當然要讓他能好好發揮,可是最後的獨唱安排實為刻意,本來只有三個人知道(導演、編劇、還有一個我不能說)的事情卻因為這樣的安排變得廉價。種種缺點加起來,使得下半場如同大尾鱸鰻、高中生戲劇社成果發表般的眾聲喧嘩卻失去焦點。

總體來說,聽覺是享受的、視覺與情感是煎熬的,音樂作為一種黏著劑,卻過度沾黏了許多不必要、不該要的元素,使得整齣戲拼裝趕過度,光靠鼓膜的震動不足以彌補如此缺憾。

《MRT2》

演出|天作之合劇場
時間|2017/06/16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