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於「生」與「非生」之間——《歐蘭朵》在臺灣的劇場「轉生」
12月
04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6次瀏覽

文/洪唯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生)


鐵支路邊創作體的《轉生》作為今年臺南藝術節的作品,於11月11-12日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上演。作品選題精彩,關注當代性別議題,全劇簡潔而精美,質感頗為別緻。

介於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性別議題

《轉生》創作受吳爾芙小說《歐蘭朵》的啟發,這是筆者選擇走進劇場的原因。作品所聚焦的議題並不單純是女性主義,還包括男性在傳統「父權制」社會下的生存困境與掙扎,這一視角使得這部作品所關切的議題具有更深層的人文性以及更為本質的終極性。

作品對於性別議題的討論似乎就中止於男人與女人各有苦衷的結論上,可是之後呢?相關議題的探討好像沒有跟上,譬如關於性別二元議題,在西方女權運動的推動下,傳統對於性別運作的預設早已受到挑戰與質疑,有關性別的理解,已從其為生理學上的「固定不變」轉變為一種彈性的、可變的社會建構,性別與性向被視為是流動的狀態。「流動性」是理解性別議題的關鍵詞,性別的每一個面向,無論是生理方面、社會角色還是個人認同,都很容易因社會不同和個人差異而改變,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所變化1。  在這樣的觀念下,社會任一個體都有在性別角色上選擇切換和探索自我的自由空間,個體的生命體驗與狀態也因跳脫傳統二元框架得以變得更為廣闊與豐厚。然而遺憾的是,此次《轉生》的演出中,並沒有發展「流動性」面向,似乎依舊在男人—女人之間打轉,每每將要跳脫時,又彷彿被一隻無形之手拉回舊有框架內,尤為可惜。

介於似轉與非轉之間的轉化呈現

在《歐蘭朵》原著小說中,歐蘭朵睡了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女生,對於轉化的過程並沒有花太多的筆墨,而是輕輕帶過,這歷來是讀者們遺憾的地方,也是最神秘、最激發想像之處。《轉生》中的「傑西」轉化亦是如此。

當「傑西」再次醒來,她扔掉裙子和長髮,轉而穿上更為中性、寬鬆的服裝來展現當下的自我認同與生命狀態。她彷彿即將跳出性別二元框架,並找到作為獨立個體更自在的生存狀態,但在結尾處「傑西」並沒表現出一種劫後重生的大徹大悟與昇華,表情中依舊殘留著不自然的、取悅人的、填充尷尬的微笑,這種狀態與筆者想像中的「轉生」有一段差距。尤其在講述完自己的故事後,「傑西」面對觀眾提出反問:「你們呢?有哪些門是可以分享的?有哪些門是為自己而開的?」似有續貂之嫌,反而削弱了「傑西」剛剛「轉生」的能量,使得全劇有一種在不尷不尬的狀態下匆匆收尾的感覺。

正如編劇在DM中所說的,「但故事就要先停在這了」,2022年鐵支路邊創作體的《轉生》似乎還在轉化的過程中,而現場觀眾熱烈的反應也證明了這部作品的潛力與創作團體的用心,那就讓我們期待故事的繼續,期待鐵支路邊創作體,期待劇場對「何以為人」等相關議題的持續探討⋯⋯


註解:

1 、(英)薩莉·海因斯:《性別是流動的嗎?》,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年10月,頁133。

2、編按:《轉生》節目介紹

《轉生》

演出|鐵支路邊創作體
時間|2022/11/11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