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孕育自未知《戲中壁X》
9月
30
2021
戲中壁X(林育全攝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3次瀏覽

張宗坤(社會人士)


關於台灣左翼劇作家簡國賢的生平,我們的瞭解或許已經逼近這個時代的極限。能找的史料,前人已悉數翻閱;能談的報導人,訪談已眾聲喧嘩。就連那佚失已久的劇本《壁》的發現,都已是世紀初的煙塵。這段不斷被重訪的過往,正是差事劇團近三十年來重點工作的一條支線。簡國賢所創作的《壁》,是他敏銳地感受和分析往昔台灣社會後得出的文藝-實踐方案。儘管看似過時,透過《戲中壁X》的提煉,這套方案在昇華後重拾與當代共感共鳴的契機。比起2020年的《戲中壁》,冠以劇名裡加上的X,一位青年劇作家以角色之姿走進2021年的舞台,翻起了原有演出中角色關係和劇場結構的波瀾。這不只讓歷史、劇場和現實纏繞出更精微的層次感,同時也以實踐答覆了左翼美學長久以來辯詰不定的難題。

青年劇作家X的現身

X的第一個層次,透過引入一名致力於寫作、生活在故紙堆中的劇作家X(李明哲飾)完成。他可能飽受某種精神疾患的摧殘,到了需要服藥的程度。他的不安定可能和身為簡氏後人或受難者家屬的身份危機有關。他嘗試通過艱困的書寫來克服生命中的層壓,為自己覓得一種可以和家庭往事相互和解的詮釋。他的作品跟上最時髦的流行:自歷史取材,有些部分甚至是對歷史的補白(或臆測)、重組(或歪曲),卻也讓他痛苦萬分。飽受折磨的寫作過程,或因精神痼疾常發,非得藉酒澆愁,因失神而倒錯的視野中,他所會見的那段被壓殺的歷史,以內在於他、作為他創作的一部分的角色「和他聊聊」。

同為劇作家,簡國賢的經歷或許讓X頗有同感:初遇表演藝術的驚喜、急切於反映現實的心意,為初演即絕唱的《壁》感到不甘,以及在白色年代裡發揚寫實文藝所帶來的恐懼......。這些糾纏著的思緒所形成的共鳴構造,便是我們在《戲中壁X》所遭逢的虛實疊合。對觀眾而言,舞台上同時存在著真實與虛構、彼時與此刻等兩個象限劃定的數重場域:由阿賢、惠子和宋導擔綱的,在劇作家X腦中上演的讀劇會;簡國賢、簡劉理(理子)和宋非我所實際身處的光復後台灣,三人分別飾演《壁》中人物許乞食、許乞食其母和陳金利的排練場;簡劉理在戒嚴時期被監視的那間房間;宋非我與簡劉理重遇的八〇年代。儘管對劇作家發問的阿賢、惠子與現實中的簡國賢、簡劉理,看似是虛構和寫實的對應關係,但前者並不只是後者的歷史底本,他們同時也是X的創作,是X自身作為歷史的產物對歷史的困惑和疑難。歷史化做事實、詮釋與再詮釋,在場域間交錯穿透,卻也抗拒被簡化為彼此的原型。

由聽覺裝配而成的疏離手法,是作為民眾劇場的本劇的核心之一。不以行動為推動敘事前進的能量,對未能通曉所有方言的觀眾(如我)而言,往往必須自寬闊的舞台中央向左傾斜目光(不曉得這是否也經過一番設計),仰仗舞台邊緣鐵籠柱上的投影字幕,才能理解劇情的發展。儘管聽得出一些切換上的失誤,例如X對理應只通國語、客家語的惠子衝口說出閩南語,但演員在客家語、閩南語、日語與國語等複數聲調間的換軌仍相當自在,惠子(梁馨文飾)帶有客家口音的國語更是惟妙惟肖。又或是由鍾喬和黃瑋傑協力創作的劇中曲,調動光復後台灣民謠、左翼文藝經典和簡國賢的詩句為詩性的歌詞,並與冷冽的意象、殘酷的歷史在樂聲中相互對立。時時為閱讀文字而打斷對敘事的注意力,不只叮嚀著我們本土語言的不唯一,也在寬闊的戲台上顯影了歷史與現實間的若即若離。


 戲中壁X(林育全攝影、提供)

現實矛盾的煉金術

儘管在聽覺所創構的真實與虛構、歷史與當下的距離間,我們注意到由各種側記、謠言和巷議形成簡國賢/阿賢故事的多種版本,甚至開始想像歷史的另一種可能,但這不意味著本劇提倡一種多元並立的虛無史觀。自阿賢和惠子對劇作家的疑惑與反詰中展開的X的第二個層次,有力地將複數的「壁」組裝為(如惠子所說的)一個不斷生產提問的裝置,從而避免這段早產的革命,淪為史書上與官方說法、自由派或後現代等等多樣並陳的其中一種觀點。

本劇中出現的兩種劇本,也就是阿賢/簡國賢的《壁》與青年劇作家的《戲中壁》,都曾觸碰到寫實主義文藝創作的核心選擇與判斷。差別在於,《壁》的難題是關於到底該不該將受苦的許乞食賜死,而《戲中壁》的難題則是該不該將惠子逼瘋以求活。對於《壁》的情節,有人批評簡國賢太過冷酷無情,也有人希望許乞食可以得到一個明亮的許諾,劇作家能為其「謀求解決之道」。簡國賢曾為文表露自己的心跡:

這果真是我的罪過嗎?是誰殺了許乞食?他不是死於作者的筆下,而是受到社會制度的傾軋〔...〕我只提示一個暗示與課題。只有現實的矛盾能解決,《壁》的問題始能解決吧。【1】

如果有一種許乞食不以頭撞壁而死的結局,那該是什麼?在許乞食和簡國賢所共同生活的那個光復後台灣社會中,許乞食還有別的條件或能力,來做出別的選擇嗎?另一方面,在劇中要是讓陳金利死去或得到果報,現實中的陳金利們難道就會如被咒詛般地跟著死去嗎?而幫著陳金利維護那面壁、有意無意的旁觀者甚至幫兇們,若沒有《壁》的揭露,會有現形或自省的一日嗎?究竟在劇場中解決了「現實的矛盾」,是消費與替代了變革現實的動力,讓劇場淪為維持現狀的共犯;還是會使人們懺悔自己的軟弱,得到推倒那面壁的鬥志與勇氣,讓劇場成為鼓舞大眾走向革命的公開培力?

就在《壁》遭禁演後的幾年間,《新生報》的橋副刊上出現今日我們稱之為「台灣新文學論爭」的討論。投身這場論戰的文學家雷石榆認為,當時的台灣文學需要一種「新的寫實主義」,作家要試著「使用生活的煉金術」,更加「深刻地觀察現實,分析現實的特異、氛圍、動向」。具體而言,作家們應該:

寫自己最熟悉的東西,最理解的生活。對舊的倫理意識,腐敗的習慣,有害的思想在具體的事實上暴露,在悲劇性上諷示,對於向光明面的發展,也必在感情、思想、行為的形象典型性的過程上去把握,去表現,不流於神奇或庸俗。【2】

簡國賢自陳,他知道的不過是「被遺棄的人們一天天地增加」的事實。我們僅僅知道的也不過是:在美學與現實雙雙向劇作家伸手求助的時刻,走過日殖和光復初期的台灣社會,反復熔煉、鍛造著社會現實為劇場的簡國賢,沒有輕易地向雷石榆所謂的「神奇和庸俗」妥協,創造不真實而刺眼的光源。他不過是以劇場的鋒利,以諷刺戮穿沒有光的所在,讓人們逼視不樂見卻正在現實暗處上演的情節。

一個不斷提出的問號

1949年,一系列撼動歷史基盤的劇烈震盪,隔開了兩岸民眾的命運,也讓簡國賢、簡劉理和宋非我顛沛失散於三條不同的人生道路。自從日本轉赴上海的宋非我,後來繼續精進廣播劇的表現形式,投入解放台灣的廣播工作,直到解嚴後才得以返台;留在台灣的簡國賢,在劇團停止活動後,便在嘉義到桃園的鄉間逃難,最終在台中大里落網,於1954年槍決身亡;活下來的簡劉理,則以校護為職,與養女簡碧雲相依為命,直到解嚴後才向藍博洲與整個社會出示珍藏已久的獄中來信和《壁》的劇本。


 戲中壁X(林育全攝影、提供)

劇作家X一直試著為惠子找出保命的方法,同時也為理子的倖存提出詮釋——那便是發瘋。為了她好,他甚至聲稱:瘋狂是能讓她安然度過白色歲月的唯一選擇。被迫面對特務的各種騷擾,守候逃亡者的惠子,不論鏡中的倒影、深夜大響的敲門聲,甚至是低鳴的水滴都撩撥著她衰弱的神經,使之繃緊到彈出聲嘶力竭的吼聲。或許這是監控的因,也可能是為求自我保護而生的果。不過,也正因為這瀕臨瘋狂前的嘶吼,以及儘管恐慌仍不忘將簡國賢手稿藏起的可貴行徑,顯示出惠子也並非被動、屈從的客體,她有「剪破一個巨浪又一個巨浪」(雷石榆贈蔡瑞月語)的祈願,並試著向劇作家X提出關於瘋狂的反問,抵禦將她的反抗病理化的創作傾向。

兼為劇情安排與歷史發展,反問既是對寫實文藝辯題的再展開,也鬆動了史實的既成性。一方面來看,作為劇中劇的角色,惠子出演了沒有安排過的情節、說出了沒有被賦予的台詞。不安於劇作家的擺佈,她同時也為以頭衝壁的許乞食和衝擊政權的簡國賢而問:難道我們的路,就只有非死即瘋的結局嗎?另一方面,這樣激烈的反問,不只是軟弱的惠子對劇作家X的泣訴,也是向著今日因我們的承認而固著為史實,彼時卻仍茫茫如未知數的命運的一記重擊。在漫長的戒嚴時期裡「沒有角兒,也沒有辭兒」(陳映真語),而今在劇場中現身、開始能夠反問的理子,該會說些什麼,又會期待我們為了他們的事業做些什麼呢?

X是未知的變數、對現狀的否認,也是彌賽亞的略稱。劇場裡的X,既是那位佚名劇作家,也是不斷生產著疑惑、直指現代社會核心弊病的左翼文藝的本質。延續簡國賢那形象化的比喻,我們在《戲中壁X》目睹:人們自歷史向現實的臺前走來,一路扶持的根本是同一道壁。劇場在壁上畫下的大大的X記號,我們才從前進的方向轉頭注意壁的存在,留神壁所造成的人與人的隔絕。也因著這道深刻的記號鑿裂了壁,包含簡國賢等劇場人在內的民眾及其歷史,才能如堅韌的野草般著根其上,而他們或許正是終將推倒這面壁的,自未知中孕育救贖的希望。

註釋

1、取自節目單中收錄的〈被遺棄的人們——關於《壁》的解決〉一文。

2、見雷石榆〈台灣新文學創作方法問題〉,收錄於陳映真、曾建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

《戲中壁X》

演出|差事劇團
時間|2021/09/18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黑盒子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