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後山戲劇節,台東劇團不假外求,將機會讓給團員,以「SOLO獨角戲」的主題在連續四周上演六齣劇碼。這一周恰好輪由年輕團員李煜銓、吳艾庭、王世梅披掛上陣,各自帶來約十五分鐘的作品。
李煜銓《迴圈》借重影像,透過「我應該往回走嗎?還是繼續前進?」的心境,表明人處於十字路口的掙扎,最後一句「敬所有逐夢的傻子」,在躊躇之中似乎堅定了意志。僅13歲的吳艾庭,創作《一個大人無法進入的小世界》關注友情的價值,開場時從觀眾席出發,結束時又至每位觀眾耳畔給一句祝福,人小膽大。卑南族南王部落的王世梅擁有令人嫉妒的歌喉,但她述說的是一段從「能唱」到「想唱」的關於音樂人生的承轉,有無奈更有堅定選擇的喜悅
綜觀這三部作品,劇本雖貼近生活,但也缺乏深廣的表述層次,以及獨特的詮釋觀點,大抵仍在處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生活主題,偏向個人經驗的抒發,也未見甚麼社會觀察的洞見。縱使創作者只想要「好好說一個故事」,不過光就故事本身,劇本的完整度也不足,比如王世梅從「能唱」到「想唱」的過程表現得十分單薄,雖然用了大量歌謠展現了她的「能唱」,箇中的心境轉折其實沒有揭露太多,與其如此,不如辦場音樂會還比較聚焦。李煜銓的《迴圈》也發生類似情況,從開頭對人生未來的猶豫許多人都曾經有過,但要將此處境編寫,然後放進舞台,需要獨特觀點或者深深地把自己掘挖出來,建構獨一無二的敘事。此外,舞台上自高處懸掛而下的兩片布幕,從頭到尾不曾取下,除卻第一部作品《迴圈》曾大量使用之外,後兩部使用有限,布幕反過來成為干擾演出的因素。
「點到為止」大概是我看了這一晚演出後的最大感想,加上主題意識的欠缺與劇本的鬆垮,都是給予在地經營近30年的台東劇團一個警訊。目前台東劇團同時經營台東表演藝術館(俗稱「紅牆」)、台東鐵道藝術村,承接台東青年志工中心,從「藝教於樂」做到「藝術介入空間」,繁忙可見一斑,但很多創作的細火慢燉在這樣龐大的業務量壓榨之下可剩多少,恐怕是台東劇團需要優先思考評估的。
《後山戲劇節(第四周)》
演出|台東劇團
時間|2011/11/4 19:30
地點|台東劇團黑盒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