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之下的波波笑浪 《男人幫 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11月
02
2016
男人幫 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大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3次瀏覽
陳元棠(專案評論人)

《男人幫》系列是大開劇團自2004年以來持續發展之作,由宋易勳編導,以爆笑與追憶的內容為主打,陸續鋪陳出高中時期友伴間的情誼與共謀,一再出現的「召喚青春」關鍵【1】如「阿魯巴」、90年代流行歌曲以及各種性笑話髒話等等,意圖營造出回憶中的當下氛圍,並且重述/再造高中時期發生於「男人幫」此好友小團體間的各種事件。幽閉的KTV空間,一如主角香腸(宋易勳飾)的內在,眾人於其中大肆揭露的歡笑或哀傷,反反覆覆的確認彼此所想,在主角想像中運作著「如果......就好了。」看似兄弟間情感重新修好,但原來一切是主角的幻想,過去沒有過去,也沒有出口。

劇中唯一場景為KTV獨棟小屋內外,這打開的房子,像一個打開的盒子,與環境似乎是失聯的,就像是角色的心理構造,從招牌「鄉村豪華3D懷舊」與色彩鮮豔的裝潢,藍底圓圈的牆面,掛著台灣四處常見的俗麗牡丹水墨畫,並高掛著紅底黑毛筆字的「硬頸精神」,與一台金色閃亮的點唱機,並置而互相衝突的品味,看來KTV位處偏遠甚至不知何處,除反映了台灣在公共場域的復古風潮,所產生的拼貼變形美學,並與劇中不斷在回憶間跳進跳出的時空,同樣具有跳接特質,因此這般懷舊而荒謬的內部,同可看做主角腦內回憶之秘密空間。而KTV具有放鬆與宣洩功用,此特定而狹小的空間充滿了各種情感,也是每個「普通人」的舞台。

自劇中人香腸向觀眾獨白將要參加高中同學婚禮,揣測與許久不見的高中同學相見的場面,說明了整齣戲來自於人際焦慮,主角進入中年前的懷舊,來自於現實中友情的變化與疏離,自白日夢開展出了友情接續的理想,觀眾在角色們於KTV相約重逢進入「男人幫」小團體的世界,看見他們不斷重複過去的內部笑話,彼此透過共同語言感到情誼仍堅定,而戲中角色:G排(吳秉威飾)與黑輪(林聖加飾)兩人的衝突來自於,原是對彼此關心在意,卻說出與心意相反的話語,劇中男性在情感表達上的障礙,與內心的糾結,在滿場笑聲中,竟充滿了悲哀與疑問。

以一再的笑鬧堆疊出高亢的節奏與情緒,而不斷下探的回憶在其中更加失真,在結局揭穿想像,也是對過往的哀悼,劇中人自高中時期延續至今的困惑與焦慮籠罩著整齣戲,單一場景中的反覆打鬧逐漸疲乏,有些段落幾乎要失控決裂,拉出更強烈的劇情線條,隨即在勸架緩和中,倏地消失又模糊了,以和諧為目標,強調「互嗆」不過虛張聲勢,於是戲中的語言與肢體暴力包覆在「開玩笑」的糖衣裡,角色們藉機相互以鐵板敲頭,以「國王遊戲」挑戰底線,「國王」出題,讓有心結的角色( G排與黑輪)擁抱「種草莓」滾地,隱隱傳遞出男人情感表達的壓抑......在看似歡笑的遊戲場景中,更是將男性內在的不知所措,湮沒在嘻笑怒罵「你北七(白痴)喔」之下。

雖我感受如此,然演出中的尖銳語言與躁動的肢體動作,略挑起敏感神經(如男性的肢體碰觸界線,及女性身材話題等等),仍在安全範圍內的諷刺挖苦,讓觀眾有如一同建立小團體情感,整場笑聲不斷,這些引發笑聲的話語來處,除了是特定年代的語言使用,並反應了台灣中部的社會氛圍,接續不斷的歌曲開啟各人記憶的盒子,引起觀眾向內探尋自身,對過去的感傷油然而生。宋易勳自言:創作來自個人居住台中的生活與體驗【2】,於此基礎下的劇情內涵充分顯出中部特色,如「市政北七路」的玩笑,「海線大哥」的指涉,甚至是演員們的語調動作,雖在寫實之上構築出穿梭回憶與第四面牆的非現實感,然而觀眾觀看他們,有如在生活身邊的「普通人」的個人體悟,這也是大開劇團自社區劇場始,一直以來以團員生命故事為命題的特色,以及引發共鳴之處。

總之,本劇說明了男性於人際交往的焦慮,其軟弱的顯露,與保有「幼稚」作為紓壓的必要,對高中的懷念,以髒話作為小小反叛的表現,以性笑話掩飾對自己的疑惑,以欺負學弟作為結盟,透過不間斷的「腦波點歌」【3】,形成特屬於「六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氛圍。然而,反覆打鬧間,缺乏溫柔的安慰與更寬廣的視野,除了製造笑點之外,如能面對並善用焦慮,會形成獨特的美感。在看不見的烏雲底下,從自嘲到觀眾之間產生的笑聲,或許會是另一個思考起點。

註釋

1、「召喚青春」之語出自大開劇團宣傳文字。

2、本場次演後座談中,編導宋易勳自述創作歷程。

3、劇中設定,只要角色想到或說到任何關鍵字,點唱機即自動播放相關歌曲。

《男人幫 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演出|大開劇團
時間|2016/10/30 14: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