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遊戲一個政治諷刺?——《大言舌時代》
5月
31
2022
大言舌時代(白開水劇團提供/攝影王英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9次瀏覽

許仁豪(駐站評論人)


延續白開水劇團從《玩戲空間》系列以來,從劇本殺形式發展出來的參與式表演,《大言舌時代》是這類戲劇嘗試的升級製作。作為今年春天藝術節的入選節目之一,《大言舌時代》相較於之前劇團小打小鬧的製作來說,形式上更具規模,內容上也更具野心。


向死者告別/向民主打招呼

就演出空間來說,劇團大膽實驗,將原本後台的出入口改為進場處,這樣的作法是為了讓整個演出現場能更寫實地再現劇中人物郝校長的告別式。觀眾從後台的大開口處走入,宛若來到一個真實場景中的告別式,排列整齊的座椅,花圈佈置邊上的接待處,還有一個凸起被觀眾席包圍的擂台式講壇,後邊則是漸層拔高的鮮花與靈堂,一個金邊大框裡站著的正是西裝筆挺的郝校長,活生生的演員站在上面時而微笑,時而對我們打招呼,真人模擬數位科技的動態遺照,虛與實的遊戲在進場時已經啟動,一踏入此地,我們都成為來到郝校長告別式的嘉賓,化身劇中人物。擂台式的主要舞台,一方面拉近跟觀眾的距離,一方面也讓我們成為現場陪審團,目擊著場上的演員言人人殊,各自訴說自己與郝校長生前的蛛絲馬跡,讓我們腦力激盪拼湊出郝校長的死亡真相,最後我們都要在演前加入的line群組投票,決定是誰殺了郝校長,而這個決定又牽動著此刻虛擬世界的未來命運。


大言舌時代(白開水劇團提供/攝影王英丞)

筆者先前所看之《玩戲空間》內容發展自韓國N號房性剝削的真實社會事件,這一次的《大言舌時代》內容虛構,但其實也是從當下的生存現實發展而來。比如智毒議題的設定,就是根據這幾年來Covid-19大流行以及背後牽動的全球政治博弈有關,智毒著床引發黑色思想,於是虛擬的島國接受全球醫療防禦系統(GMD)的建議,採取了去黑運動,政府可以在網路上合法調查蹤跡,鎖定不利於執政權力的「黑色思想」者,進一步將其透過腦部電擊,抹除記憶,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無庸置疑,這裡的末世狂想其實都有現實指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間的合縱連橫,都扣緊著地緣政治以及每一個在地統治者的合法性地位。各統治者以穩固秩序之名,對民眾所施展的各種政策支配,到底有多大程度真是為了全民福祉?又有多大程度是為了穩固政權?


反烏托邦中的破碎現實

網路蹤跡與去黑運動不正指向以假訊息之名行消滅異見之實的各國政府嗎?虛擬島國裡一樣有兩黨政治的惡鬥,以及種種關於公眾議題的討論,最後如何淪為政黨惡鬥的工具。郝校長便是這樣一個身處風暴核心的人,身為大學校長,他的權勢與政黨政治傾向,決定著獎學金資源的分配與未來領袖學生的養成,黨政不是自解嚴後就該退出校園嗎?在這個虛構(比真實更真實)的世界裡,卻以獎學金與網紅養成的方式持續運作著。不得不說,這個由全體演員集體創作出來的異次元世界觀有著對映現實社會的複雜性,其黑色幽默與政治諷刺承襲了反烏托邦文學的狂想戲仿(dystopian parody),以極盡誇大到荒謬的異想天開對殘酷壓迫的現實展開嘲弄與批判。除了以高度形式化的歌隊形式展演訴說這一個複雜的諷刺世界觀之外,場上時時刻刻存在的黑色思想監視器,數位百科解說,以及突然跳出的新聞短片,輔助著觀眾拼湊全像。藉此,製作團隊也成功諧擬了當下數位時代,真假訊息轟炸,全知觀點破碎的生活現實,以及數位平台透過大數據監控,無所隱身的每日日常。

不得不說製作團隊在這些搭配措施上的設計與製作真的用心良苦,但是透過形式化歌隊傳遞出來的層層世界觀,資訊量龐大,觀眾實在難以消化,加上一路演出時而冒出的數位資訊,我想只是為了去參與娛樂遊戲的觀眾,一時之間應該很難理解,遑論批判性地認識這個看似戲謔的虛擬世界背後,沉重的現實反思。


大言舌時代(白開水劇團提供/攝影王英丞)


傾軋世界觀的私情恩怨

在這個大的政治嘲諷架構下,每一個演員又各自發展出與郝校長的私人恩怨。王清如董事長女兒的獎學金事件、李靖老師與學生的男同志性愛影片,秘書與郝校長之間的性侵疑雲,最後連檢察官都是李靖老師的姊姊,帶著私人目的前來辦案。私情糾葛著公眾利益,製作團隊為了要讓觀眾入戲引發更多線索,在每組人物與郝校長之間的私情糾葛著墨甚深,通俗劇的橋段開始堆疊,王清如為了女兒之死是否下藥?男學生為了證明真愛是否動了殺人意念?秘書的電擊失敗,是否想起了曾被性侵因而決定復仇?最後,檢察官是否跟弟弟之間又有什麼倫理糾纏,可能遮蔽了真相?為了鋪墊這些私情恩怨線索,最後通俗劇的橋段壓垮了精心設計的反烏邦政治狂想,私領域戰勝公領域,這也導致了最後的兩重投票結果,在我看的那個場次讓觀眾打臉了自己。

不得不說,王清如這條線的線索鋪陳遠遠多過其他角色,尤其最後一段她坦露自己對女兒之死的悲痛,大段獨白感人肺腑,加上演員技壓全場,簡直一秒鐘讓演出成為希臘悲劇,在這樣的引導下觀眾很難不選王清如作為殺人兇手。然而,王清如因為女兒的悲慘命運成了反去黑運動的旗手,如果選擇她是兇手,她將被繩之以法,執政黨便可以通過網路蹤跡調查法,持續去黑運動。但在先前的集體投票,觀眾才以高票數投下反對網路蹤跡調查法啊?選了王清如是兇手,觀眾剛好自我推翻了先前的集體民主決議。


大言舌時代(白開水劇團提供/攝影王英丞)

或許遊戲參與的性質不得不強化人物的私人情感面向,因而讓辛苦建立的複雜世界觀最後成為背景,私情糾葛的引導超過公眾議題的思辨,這也是為何最後觀眾自我打臉了事關公眾權益的投票。這個可能引爆矛盾的前後投票設計,可以進一步在觀眾間帶出關於私與公的辯證,但這就需要創作團隊回頭重新思考展演結構設計,如何將複雜的世界觀以更為細緻的方式讓觀眾理解,適當地把私情與公眾政治的關聯重新調整部屬,最後進一步透過投票的設計環節,引發思索民主投票制度可能的侷限與瑕疵,這個演出就能更有意義了。

《大言舌時代》

演出|白開水劇團 
時間|2022/05/13 17:30
地點|高雄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
以被拆除的台南秋茂園遺址為發想,《萬象園》讓消失的景點融合被隱藏的回憶,闡述一段無法輕言的曾經,由主角找尋並走入回憶,開啟這段以記憶和情感為核心的集體創傷過往。
1月
03
2025
這齣作品,輕巧地提醒觀眾,面對巨大的社會壓抑與標準,或突如其來的離別,生存的另一種可能姿態,以公車抵達安放。
1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