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而純粹的即興聲音《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
11月
25
2017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陳考齋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0次瀏覽
陳宥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士班)

靜寂的夜色沉降林森北路,掀下白晝包覆的面紗,讓霓虹光彩在街道巷弄間舞躍,與之華靡的音樂旋律。在這熱鬧繽紛的時刻,卻有一個只有十坪大小,兩顆微亮的軌道燈,和未上漆的水泥灰牆與一面落地窗構築的空間。此處,便是「失聲祭」的表演地。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係由陳孝齊與李敏如搭檔的聲音劇場演出,藉由電子儀器(或是零件)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響,傳達出創作者的「時空觀」。人從出生起,便擁有屬於自己的時空,隨著成長便會遇到其他個體,當「機緣」一到,彼此的時空不知不覺間碰觸、交會。例如,一對原本互不相識的情侶,從見面,進而交往,結為連理。

近乎冥暗的場域,光線聚集在中央的白桌,鋪滿各種儀器與雜沓的訊號線。疊交的光區示意觀眾圍攏席地而坐,沒有一般劇院的規範要求,觀眾輕鬆地聊天、飲食,這如營火堆旁的原始互動,與窗外的紛紛鬧鬧有著詼諧的對比。在眾人仍處於互相閒聊的狀態裡,白桌旁的音響緩緩傳出117的報時聲,自然地將觀眾的注意力召喚到燈光下的兩位表演者。倆人各自佩戴著被賦予性別標籤不同顏色的眼鏡──藍色與粉紅色,象徵著自身被賦予的框架。桌上的儀器分為兩組,男女雙方在自己的區塊操作,加上兩台手機的117報時交錯進行,意示著兩者的時空差異與獨立

兩個音軌同時行進,起初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兩方的聲音。逐漸地,音軌時而碰撞,時而相交,時而分開,聽者開始難以聽出個別的音軌,卻仍能感受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線條。隨著音軌愈加靠近,聲音趨近一致,彷彿兩個人摟住彼此且不停緊壓,霎時,117消失了,剩下一種聲音,「複雜」而「純粹」。會複雜乃兩種聽起來相異的聲音精準地配合對方的脈動,如呼吸般靈動,交織在一起,型塑成單一的聲線,故而純粹。

終了,聲音漸漸收掉至消失,剩下觀眾的吐息。表演者緩緩地轉向彼此,摘下對方的眼鏡,似乎代表著框架的去除,打破了時空的屏蔽。

技術執行上,因為各種儀器的訊號聲音色不同,表演者必須對手上的器械瞭若指掌才能發揮出聲音在表演上的極限,之中有一個巧思,兩人將線接至彼此的混音器(Mixer),將訊號傳給對方,也就是自己的聲音是來自另一個人,這體現了一種「交錯感」,彷彿在尋找彼此的契合處。令人驚奇的是,這是一場「即興演出」,可見表演者之間的高度默契,感受對方、回應對方,配合無礙地如吐息一樣自然。

空間的安排上,較於鏡框式舞台演出,顯得昏暗又狹窄,卻因此使表演者與觀眾共處於同一個時空,在一個小時裡,莫不有趣。其中一位表演者陳孝齊在演出前還喝了一瓶啤酒,啤酒罐就在桌邊立著,期間還被撞落地面,不禁讓人莞爾,也顯示出失聲祭的表演特色,輕鬆、共享。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

演出|陳孝齊、李敏如
時間|2017/11/4  19:30
地點|濕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