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而純粹的即興聲音《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
11月
25
2017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陳考齋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30次瀏覽
陳宥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士班)

靜寂的夜色沉降林森北路,掀下白晝包覆的面紗,讓霓虹光彩在街道巷弄間舞躍,與之華靡的音樂旋律。在這熱鬧繽紛的時刻,卻有一個只有十坪大小,兩顆微亮的軌道燈,和未上漆的水泥灰牆與一面落地窗構築的空間。此處,便是「失聲祭」的表演地。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係由陳孝齊與李敏如搭檔的聲音劇場演出,藉由電子儀器(或是零件)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響,傳達出創作者的「時空觀」。人從出生起,便擁有屬於自己的時空,隨著成長便會遇到其他個體,當「機緣」一到,彼此的時空不知不覺間碰觸、交會。例如,一對原本互不相識的情侶,從見面,進而交往,結為連理。

近乎冥暗的場域,光線聚集在中央的白桌,鋪滿各種儀器與雜沓的訊號線。疊交的光區示意觀眾圍攏席地而坐,沒有一般劇院的規範要求,觀眾輕鬆地聊天、飲食,這如營火堆旁的原始互動,與窗外的紛紛鬧鬧有著詼諧的對比。在眾人仍處於互相閒聊的狀態裡,白桌旁的音響緩緩傳出117的報時聲,自然地將觀眾的注意力召喚到燈光下的兩位表演者。倆人各自佩戴著被賦予性別標籤不同顏色的眼鏡──藍色與粉紅色,象徵著自身被賦予的框架。桌上的儀器分為兩組,男女雙方在自己的區塊操作,加上兩台手機的117報時交錯進行,意示著兩者的時空差異與獨立

兩個音軌同時行進,起初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兩方的聲音。逐漸地,音軌時而碰撞,時而相交,時而分開,聽者開始難以聽出個別的音軌,卻仍能感受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線條。隨著音軌愈加靠近,聲音趨近一致,彷彿兩個人摟住彼此且不停緊壓,霎時,117消失了,剩下一種聲音,「複雜」而「純粹」。會複雜乃兩種聽起來相異的聲音精準地配合對方的脈動,如呼吸般靈動,交織在一起,型塑成單一的聲線,故而純粹。

終了,聲音漸漸收掉至消失,剩下觀眾的吐息。表演者緩緩地轉向彼此,摘下對方的眼鏡,似乎代表著框架的去除,打破了時空的屏蔽。

技術執行上,因為各種儀器的訊號聲音色不同,表演者必須對手上的器械瞭若指掌才能發揮出聲音在表演上的極限,之中有一個巧思,兩人將線接至彼此的混音器(Mixer),將訊號傳給對方,也就是自己的聲音是來自另一個人,這體現了一種「交錯感」,彷彿在尋找彼此的契合處。令人驚奇的是,這是一場「即興演出」,可見表演者之間的高度默契,感受對方、回應對方,配合無礙地如吐息一樣自然。

空間的安排上,較於鏡框式舞台演出,顯得昏暗又狹窄,卻因此使表演者與觀眾共處於同一個時空,在一個小時裡,莫不有趣。其中一位表演者陳孝齊在演出前還喝了一瓶啤酒,啤酒罐就在桌邊立著,期間還被撞落地面,不禁讓人莞爾,也顯示出失聲祭的表演特色,輕鬆、共享。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

演出|陳孝齊、李敏如
時間|2017/11/4  19:30
地點|濕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