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而純粹的即興聲音《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
11月
25
2017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陳考齋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3次瀏覽
陳宥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士班)

靜寂的夜色沉降林森北路,掀下白晝包覆的面紗,讓霓虹光彩在街道巷弄間舞躍,與之華靡的音樂旋律。在這熱鬧繽紛的時刻,卻有一個只有十坪大小,兩顆微亮的軌道燈,和未上漆的水泥灰牆與一面落地窗構築的空間。此處,便是「失聲祭」的表演地。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係由陳孝齊與李敏如搭檔的聲音劇場演出,藉由電子儀器(或是零件)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響,傳達出創作者的「時空觀」。人從出生起,便擁有屬於自己的時空,隨著成長便會遇到其他個體,當「機緣」一到,彼此的時空不知不覺間碰觸、交會。例如,一對原本互不相識的情侶,從見面,進而交往,結為連理。

近乎冥暗的場域,光線聚集在中央的白桌,鋪滿各種儀器與雜沓的訊號線。疊交的光區示意觀眾圍攏席地而坐,沒有一般劇院的規範要求,觀眾輕鬆地聊天、飲食,這如營火堆旁的原始互動,與窗外的紛紛鬧鬧有著詼諧的對比。在眾人仍處於互相閒聊的狀態裡,白桌旁的音響緩緩傳出117的報時聲,自然地將觀眾的注意力召喚到燈光下的兩位表演者。倆人各自佩戴著被賦予性別標籤不同顏色的眼鏡──藍色與粉紅色,象徵著自身被賦予的框架。桌上的儀器分為兩組,男女雙方在自己的區塊操作,加上兩台手機的117報時交錯進行,意示著兩者的時空差異與獨立

兩個音軌同時行進,起初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兩方的聲音。逐漸地,音軌時而碰撞,時而相交,時而分開,聽者開始難以聽出個別的音軌,卻仍能感受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線條。隨著音軌愈加靠近,聲音趨近一致,彷彿兩個人摟住彼此且不停緊壓,霎時,117消失了,剩下一種聲音,「複雜」而「純粹」。會複雜乃兩種聽起來相異的聲音精準地配合對方的脈動,如呼吸般靈動,交織在一起,型塑成單一的聲線,故而純粹。

終了,聲音漸漸收掉至消失,剩下觀眾的吐息。表演者緩緩地轉向彼此,摘下對方的眼鏡,似乎代表著框架的去除,打破了時空的屏蔽。

技術執行上,因為各種儀器的訊號聲音色不同,表演者必須對手上的器械瞭若指掌才能發揮出聲音在表演上的極限,之中有一個巧思,兩人將線接至彼此的混音器(Mixer),將訊號傳給對方,也就是自己的聲音是來自另一個人,這體現了一種「交錯感」,彷彿在尋找彼此的契合處。令人驚奇的是,這是一場「即興演出」,可見表演者之間的高度默契,感受對方、回應對方,配合無礙地如吐息一樣自然。

空間的安排上,較於鏡框式舞台演出,顯得昏暗又狹窄,卻因此使表演者與觀眾共處於同一個時空,在一個小時裡,莫不有趣。其中一位表演者陳孝齊在演出前還喝了一瓶啤酒,啤酒罐就在桌邊立著,期間還被撞落地面,不禁讓人莞爾,也顯示出失聲祭的表演特色,輕鬆、共享。

《當時光匆匆飛逝我只在乎你》

演出|陳孝齊、李敏如
時間|2017/11/4  19:30
地點|濕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