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英雄,有關係嗎?《漂浪英雄走關西》
6月
02
2023
漂浪英雄走關西(沙丁龐客劇團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68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3駐站評論人)

沙丁龐客劇團早前在2020年的〈《白蛇?!》小丑們的終局之戰〉便已翻玩過傳統戲曲,劇中演員雖為戲曲裝扮,但臉上的紅鼻子小丑樣定調了一齣荒唐、「走山」版的《斷橋》,透過演員誇張的肢體動作、各種失誤與狀況外製造笑料。今年度「臺灣戲曲藝術節」的《漂浪英雄走關西》,則是結合了客家外台戲《趙匡胤走關西》(以下簡稱《走關西》),與《白蛇?!》一樣為戲中戲方式呈現,此次演出型態則以義大利即興喜劇為主,除了客家戲演員馮文星外,其他角色皆戴上面具,若不是演後座談時劇團的說明,觀眾看戲之前可能不見得了解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型態,初次看到演員臉上面具時也有些困惑,但隨著戲劇推進以及演員誇張的肢體動作,便漸漸地忽略面具的隔閡而專注在戲劇中。 

《漂浪英雄走關西》節奏推進較快,每個環節之間銜接緊湊,而相對弛緩部份則落在馮文星飾演的美玲劇團的當家小生阿星身上,他的肢體語言相較其他帶面具的幾個演員:徐堰鈴飾演的美玲劇團團長、張峻瀚飾演的跑龍套演員阿翰,以及谷樂熙(Luc Ducros)飾演的國外實習生三人是相對緩慢輕盈的,或許是即興喜劇的誇張化化戲劇效果,也同時表現出東西方戲劇型態對演員身體訓練的差異。在這齣戲中,除了馮文星演出戲中戲《走關西》段落保留傳統戲曲身段,其他部份則為自然的肢體語言,而其他三位演員則以誇張、快速的肢體動作和語速為主,因此形成了快慢、緊弛的雙重調性。 

在重要的《走關西》段落為全劇衝突的精華,一位原本飾演趙匡胤僕人趙福的劇團演員失蹤了,臨時由跑龍套演員阿翰頂替上場,阿翰待在劇團多年苦無上場機會,此次終於有機會上台,過度浮誇地搶過主角風采,在台上與阿星演出一連串失誤、默契不佳的差錯。在阿星經歷每一次阿翰的亂入後,他總是無奈地深吸一口氣,然後非常敬業地重新抬起頭、面對觀眾露出不失禮貌的笑容,阿翰的慌張與誇張反應和阿星的冷靜和無言以對成對比,加強了戲劇「笑」果。 

並且,本劇在即興喜劇和外台戲兩者間找到「即興」的共通點,外台戲本為幕表戲、沒有固定的劇本和台詞,需要演員「腹內」功夫,為即興演出的能力;而即興喜劇雖有定型角色,猶如本劇中愛錢的商人(美玲團長)和高低階的僕人(阿翰、谷樂熙),但與外台戲一樣只有劇目大綱,同樣屬於演員中心的表演型態。劇中安排即興演出的橋段有三,其一《走關西》演出一半時美玲團長突然走出台前介紹台下議員,一般外台戲演出時與台下觀眾較常互動,若有知名人物到場也會加以介紹,因此劇中美玲團長走至觀眾席邀請某位觀眾上台充當議員;其二為美玲團長的錢包被偷時,她對著觀眾興師問罪,並至台下翻查包包;其三為阿翰被美玲團長剋扣薪水,肚子餓想吃便當又沒錢時,便到台下找觀眾要食物。這三個段落中,第一個是切合外台戲的演出生態,其餘兩個則是透過即興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每每引起觀眾的騷動。 

較為可惜的是,馮文星的戲曲演出段落因為讓位給戲劇笑果,因此唱唸作打等功夫被切得支離破碎,甚至無法知曉《走關西》的故事原意,原為趙福救主的英雄行為也在笑聲中被淡忘了。或許在阿翰為了阿星的留學夢、以及自己飽餐一頓的願望而選擇協助阿星偷錢包時,勉強算是「英雄」行為?最後阿星與母親美玲團長之間的母子衝突,也因為谷樂熙的父親代表法國歌劇院邀演美玲劇團、間接完成阿星到法國演出的夢想,使得問題被快速且輕易地解決。 

回頭來看,《漂浪英雄走關西》和〈《白蛇?!》小丑們的終局之戰〉一樣,都是從小丑劇的本位跨到戲曲領域,因此仍舊以其特性為主體,差別在於跨越的幅度大小,戲曲比較像是被包覆在小丑劇中的一小部份,因此從戲曲本位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但若跳脫戲曲本位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齣瘋狂的喜劇,它讓在場的觀眾都浸淫在歡笑之中,也讓小丑劇和戲曲都往前跨出了新的一步。 

《漂浪英雄走關西》

演出|沙丁龐客劇團
時間|2023/05/21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在(實際辭義的)荒腔走板之際,亦啟人疑竇,本作是否能夠,或應當如何,納於戲曲之藝術中?
6月
27
2023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
欲問劇種前程,困頓卡關何嘗不是重究習藝初心的良機;實驗發想多方尋求當代新出路,卻也可能自蹈窠臼,反遭溺陷。莫急莫慌,務本抑末,不忘本也不只吃老本。
12月
18
2024
還是必須回應江之翠劇場難分難捨的根本?——若從現代劇場運用傳統戲曲的角度來看,江之翠劇場值得肯定;但若是純粹討論傳統技藝,則略帶無奈。
12月
16
2024
當《森林七矮人》持續作為兒童教育的表演劇目,則須回過頭來檢視,脫胎自經典的、傳統的價值觀,要如何調整與呈現,才能與時俱進?
12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