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英雄,有關係嗎?《漂浪英雄走關西》
6月
02
2023
漂浪英雄走關西(沙丁龐客劇團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54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3駐站評論人)

沙丁龐客劇團早前在2020年的〈《白蛇?!》小丑們的終局之戰〉便已翻玩過傳統戲曲,劇中演員雖為戲曲裝扮,但臉上的紅鼻子小丑樣定調了一齣荒唐、「走山」版的《斷橋》,透過演員誇張的肢體動作、各種失誤與狀況外製造笑料。今年度「臺灣戲曲藝術節」的《漂浪英雄走關西》,則是結合了客家外台戲《趙匡胤走關西》(以下簡稱《走關西》),與《白蛇?!》一樣為戲中戲方式呈現,此次演出型態則以義大利即興喜劇為主,除了客家戲演員馮文星外,其他角色皆戴上面具,若不是演後座談時劇團的說明,觀眾看戲之前可能不見得了解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型態,初次看到演員臉上面具時也有些困惑,但隨著戲劇推進以及演員誇張的肢體動作,便漸漸地忽略面具的隔閡而專注在戲劇中。 

《漂浪英雄走關西》節奏推進較快,每個環節之間銜接緊湊,而相對弛緩部份則落在馮文星飾演的美玲劇團的當家小生阿星身上,他的肢體語言相較其他帶面具的幾個演員:徐堰鈴飾演的美玲劇團團長、張峻瀚飾演的跑龍套演員阿翰,以及谷樂熙(Luc Ducros)飾演的國外實習生三人是相對緩慢輕盈的,或許是即興喜劇的誇張化化戲劇效果,也同時表現出東西方戲劇型態對演員身體訓練的差異。在這齣戲中,除了馮文星演出戲中戲《走關西》段落保留傳統戲曲身段,其他部份則為自然的肢體語言,而其他三位演員則以誇張、快速的肢體動作和語速為主,因此形成了快慢、緊弛的雙重調性。 

在重要的《走關西》段落為全劇衝突的精華,一位原本飾演趙匡胤僕人趙福的劇團演員失蹤了,臨時由跑龍套演員阿翰頂替上場,阿翰待在劇團多年苦無上場機會,此次終於有機會上台,過度浮誇地搶過主角風采,在台上與阿星演出一連串失誤、默契不佳的差錯。在阿星經歷每一次阿翰的亂入後,他總是無奈地深吸一口氣,然後非常敬業地重新抬起頭、面對觀眾露出不失禮貌的笑容,阿翰的慌張與誇張反應和阿星的冷靜和無言以對成對比,加強了戲劇「笑」果。 

並且,本劇在即興喜劇和外台戲兩者間找到「即興」的共通點,外台戲本為幕表戲、沒有固定的劇本和台詞,需要演員「腹內」功夫,為即興演出的能力;而即興喜劇雖有定型角色,猶如本劇中愛錢的商人(美玲團長)和高低階的僕人(阿翰、谷樂熙),但與外台戲一樣只有劇目大綱,同樣屬於演員中心的表演型態。劇中安排即興演出的橋段有三,其一《走關西》演出一半時美玲團長突然走出台前介紹台下議員,一般外台戲演出時與台下觀眾較常互動,若有知名人物到場也會加以介紹,因此劇中美玲團長走至觀眾席邀請某位觀眾上台充當議員;其二為美玲團長的錢包被偷時,她對著觀眾興師問罪,並至台下翻查包包;其三為阿翰被美玲團長剋扣薪水,肚子餓想吃便當又沒錢時,便到台下找觀眾要食物。這三個段落中,第一個是切合外台戲的演出生態,其餘兩個則是透過即興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每每引起觀眾的騷動。 

較為可惜的是,馮文星的戲曲演出段落因為讓位給戲劇笑果,因此唱唸作打等功夫被切得支離破碎,甚至無法知曉《走關西》的故事原意,原為趙福救主的英雄行為也在笑聲中被淡忘了。或許在阿翰為了阿星的留學夢、以及自己飽餐一頓的願望而選擇協助阿星偷錢包時,勉強算是「英雄」行為?最後阿星與母親美玲團長之間的母子衝突,也因為谷樂熙的父親代表法國歌劇院邀演美玲劇團、間接完成阿星到法國演出的夢想,使得問題被快速且輕易地解決。 

回頭來看,《漂浪英雄走關西》和〈《白蛇?!》小丑們的終局之戰〉一樣,都是從小丑劇的本位跨到戲曲領域,因此仍舊以其特性為主體,差別在於跨越的幅度大小,戲曲比較像是被包覆在小丑劇中的一小部份,因此從戲曲本位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但若跳脫戲曲本位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齣瘋狂的喜劇,它讓在場的觀眾都浸淫在歡笑之中,也讓小丑劇和戲曲都往前跨出了新的一步。 

《漂浪英雄走關西》

演出|沙丁龐客劇團
時間|2023/05/21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在(實際辭義的)荒腔走板之際,亦啟人疑竇,本作是否能夠,或應當如何,納於戲曲之藝術中?
6月
27
2023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