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即身體,一起醒著作夢《沙中房間》
12月
22
2017
沙中房間(台北市立美術館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2次瀏覽
唐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沙中房間》(La Camera Insabbiata)是由與美國前衛音樂家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與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共同創作的虛擬實境(VR)作品,目前在台北美術館戶外廣場展出,採預約制,參觀時間15分鐘。

蘿瑞.安德森的創作相當多元,包含實驗音樂、行為表演、錄像等等,她形容自己是個說故事的人,如同她在《沙中房間》中大量的口白,像聲音日記般那樣私密。回憶是核心燃料,記憶則是一種敘事工具。或者可以想像,回憶是所有經過我們的時間經年累月形成的沙漠,沒有人知道每一粒沙如何碎裂至此,也沒有人真心打算明白這件事。但我們能夠透過紀錄,也就是記憶,來挑選、勾勒與辨識析這片沙漠可以是甚麼,又或曾經是甚麼,好比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概念。也就是說,敘事的動力來自於技術操作,它可以是物質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能夠傳達出任何訊息並且被接收感知,進而顯現出某種生命狀態。如同安德森1978年的作品《The Headphone Table》將人的身體轉化為聲音裝置:「I wanted to make songs that were more like remembering than listening. So it would seem like you’d heard them somewhere before. And in the end, the same physical gesture – the head in the hands – was used in its invention as well as its reception.」【1】同樣的,《沙中房間》讓觀眾的身體變成記憶裝置,與安德森的記憶產生互動,並轉譯成自己的觀賞經驗,抑或生命經驗。

這樣的移情作用幾乎是本能,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件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安德森對VR技術給予不同的詮釋和應用,她並不試圖擬真或再現感官物理世界,反而認為應當讓 VR 變得更「不真實」(less real)。「我們一直在判斷感官,判斷他人的表情,想像他人的真實感受,但每個人的本能反應也不同,我們總是在立即反應,在 VR 裏,這些感受都擴大了,我要用什麼感官來判斷呢?」【2】 《沙中房間》沒有任何「真的」人事物,只有飄浮的巨大黑色方塊和矩形發光體,舉目所及的牆上皆是散亂的筆跡和圖樣,細碎的塵埃飄散四周,耳邊傳來作者的喃喃自語和樂器雜音,空無一人,觀眾獨身遊蕩在「異世界的洞窟」和「回憶的荒漠」。毋需去辨識真假,像或不像,因為沒有相對的參考方向和背景資料作為判斷標準。VR最重要的視覺效果就是它形構出全域視角,視線所及都在作品中,一個用密集的技術創造出高度彈性的空間,既是黑盒子又是白盒子,跟外在現實乾淨的切割同時保有自由聯想的戲劇性和時間感。觀眾必須跟創作者/作品臨在,成為他的身體,一起醒著作夢。

未來,各類相關科技的行動裝置將會越來越容易使用與方便穿戴,意念操作也不再那麼科幻,在此雖然可以將《沙中房間》視為科技藝術之共同創作的良好範例,以及展示機制的彈性調度。但由於作品提供大量的私密書寫和畫面的有機感,加上以宗教與生命作為故事背景,使該作品所保有人文抒情的的美學特質和文學性。例如安德森反覆提到西藏文化中「Bardo」(中陰身)的概念,不單是她用以理解生死之方法,「離身」(disembodiment)同樣回應了她對VR的解釋:「what I’ve always wanted to do as an artist from the time I’ve started, which is a kind of disembodiment.」【3】一個過渡的真空狀態,時間的臨界點,陰陽的交界處,身體成為一種意念,自外於內。

《沙中房間》給科技一段詩意的註解,作為一件完整度與藝術性皆具的作品,彌補大多與此類似的作品中「為用而用」的不足,讓不論是觀眾或創作者皆能有更深刻的思考,關於自身,關於未來。

註釋

1、 MASS MoCA,Laurie Anderson On view beginning,2017/05/28,http://massmoca.org/event/laurie-anderson/,2017/12/19

2、陳玠安,端傳媒,專訪Laurie Anderson:VR不必太真實,藝術不必太昭然若揭,2017/12/06,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1206-culture-art-interview-laurieanderson/,2017/12/19

3、HILARIE M. SHEETSMAY,The New York Times,A Museum Where Giant Art Has Room to Breathe,2017/05/26,https://www.nytimes.com/2017/05/26/arts/design/mass-moca-new-building.html,2017/12/19

《沙中房間》

演出|蘿瑞‧安德森、黃心健
時間|2017/12/15 17:0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一個空的空間之中,上演預先規劃好的戲劇動作。演員,或者說人類的存在由創作者與觀眾共同組成。文字與聲音檔案在這些情境中則是作為數位展演者,受缺席的編導指示,與觀者一起進行演出。(王威智)
11月
27
2017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