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即身體,一起醒著作夢《沙中房間》
12月
22
2017
沙中房間(台北市立美術館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6次瀏覽
唐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沙中房間》(La Camera Insabbiata)是由與美國前衛音樂家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與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共同創作的虛擬實境(VR)作品,目前在台北美術館戶外廣場展出,採預約制,參觀時間15分鐘。

蘿瑞.安德森的創作相當多元,包含實驗音樂、行為表演、錄像等等,她形容自己是個說故事的人,如同她在《沙中房間》中大量的口白,像聲音日記般那樣私密。回憶是核心燃料,記憶則是一種敘事工具。或者可以想像,回憶是所有經過我們的時間經年累月形成的沙漠,沒有人知道每一粒沙如何碎裂至此,也沒有人真心打算明白這件事。但我們能夠透過紀錄,也就是記憶,來挑選、勾勒與辨識析這片沙漠可以是甚麼,又或曾經是甚麼,好比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概念。也就是說,敘事的動力來自於技術操作,它可以是物質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能夠傳達出任何訊息並且被接收感知,進而顯現出某種生命狀態。如同安德森1978年的作品《The Headphone Table》將人的身體轉化為聲音裝置:「I wanted to make songs that were more like remembering than listening. So it would seem like you’d heard them somewhere before. And in the end, the same physical gesture – the head in the hands – was used in its invention as well as its reception.」【1】同樣的,《沙中房間》讓觀眾的身體變成記憶裝置,與安德森的記憶產生互動,並轉譯成自己的觀賞經驗,抑或生命經驗。

這樣的移情作用幾乎是本能,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件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安德森對VR技術給予不同的詮釋和應用,她並不試圖擬真或再現感官物理世界,反而認為應當讓 VR 變得更「不真實」(less real)。「我們一直在判斷感官,判斷他人的表情,想像他人的真實感受,但每個人的本能反應也不同,我們總是在立即反應,在 VR 裏,這些感受都擴大了,我要用什麼感官來判斷呢?」【2】 《沙中房間》沒有任何「真的」人事物,只有飄浮的巨大黑色方塊和矩形發光體,舉目所及的牆上皆是散亂的筆跡和圖樣,細碎的塵埃飄散四周,耳邊傳來作者的喃喃自語和樂器雜音,空無一人,觀眾獨身遊蕩在「異世界的洞窟」和「回憶的荒漠」。毋需去辨識真假,像或不像,因為沒有相對的參考方向和背景資料作為判斷標準。VR最重要的視覺效果就是它形構出全域視角,視線所及都在作品中,一個用密集的技術創造出高度彈性的空間,既是黑盒子又是白盒子,跟外在現實乾淨的切割同時保有自由聯想的戲劇性和時間感。觀眾必須跟創作者/作品臨在,成為他的身體,一起醒著作夢。

未來,各類相關科技的行動裝置將會越來越容易使用與方便穿戴,意念操作也不再那麼科幻,在此雖然可以將《沙中房間》視為科技藝術之共同創作的良好範例,以及展示機制的彈性調度。但由於作品提供大量的私密書寫和畫面的有機感,加上以宗教與生命作為故事背景,使該作品所保有人文抒情的的美學特質和文學性。例如安德森反覆提到西藏文化中「Bardo」(中陰身)的概念,不單是她用以理解生死之方法,「離身」(disembodiment)同樣回應了她對VR的解釋:「what I’ve always wanted to do as an artist from the time I’ve started, which is a kind of disembodiment.」【3】一個過渡的真空狀態,時間的臨界點,陰陽的交界處,身體成為一種意念,自外於內。

《沙中房間》給科技一段詩意的註解,作為一件完整度與藝術性皆具的作品,彌補大多與此類似的作品中「為用而用」的不足,讓不論是觀眾或創作者皆能有更深刻的思考,關於自身,關於未來。

註釋

1、 MASS MoCA,Laurie Anderson On view beginning,2017/05/28,http://massmoca.org/event/laurie-anderson/,2017/12/19

2、陳玠安,端傳媒,專訪Laurie Anderson:VR不必太真實,藝術不必太昭然若揭,2017/12/06,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1206-culture-art-interview-laurieanderson/,2017/12/19

3、HILARIE M. SHEETSMAY,The New York Times,A Museum Where Giant Art Has Room to Breathe,2017/05/26,https://www.nytimes.com/2017/05/26/arts/design/mass-moca-new-building.html,2017/12/19

《沙中房間》

演出|蘿瑞‧安德森、黃心健
時間|2017/12/15 17:0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一個空的空間之中,上演預先規劃好的戲劇動作。演員,或者說人類的存在由創作者與觀眾共同組成。文字與聲音檔案在這些情境中則是作為數位展演者,受缺席的編導指示,與觀者一起進行演出。(王威智)
11月
27
2017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