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子彬(成功大學研究人員)
《有一種聲音叫——劉聖賢》音樂會,是由愛唱歌手合唱團集合近幾年與作曲家劉聖賢合作的曲目,所組織出的音樂會。演出首先由合唱團的公關說明在合唱團草創時期開始與作曲家合作,並演唱許多獨家編曲的合唱曲目。合唱團經過幾年的運作,漸漸上了軌道,也因此組織了這個音樂會,試圖用演出的方式回饋並詮釋作曲家這幾年來的作品。本次合唱作品中有八首改編自曾貴海醫師的短詩、一首為江自得醫師的短詩。而另一首作品改編自詩人余光中的詩。作曲家也在各曲目間串場說明創作理念。
就從事後回顧的角度,挑選本土色彩濃厚的詩人作品進行編曲,兩位醫師均曾活動於〈阿米巴詩社〉及〈笠〉。同時,也選擇在鄉圖文學論戰時期帶有官方色彩的詩人余光中的作品。除了曾醫師的〈車過歸來〉以外,其他的詩文本中並沒有明確的鄉土色彩或地域指認。因此,我認為無法去定調這樣的作品選擇,是有其背後的族群意義。但同時,愛唱歌手合唱團在其節目摺頁的背後,寫道:「因著一份耕耘臺灣文化的信念,留下更多屬於臺灣的,值得的聲音。」;因此亦很難不注意這樣的細節。
詩是精煉的語文藝術形式,深刻的叩問生命與自我的課題,亦與吟唱的題材密不可分。合唱的協調性又進一步豐富了吟唱的內涵,可以在本次的演出中看見。本場表演的曲目中,我認為可分為三個部分來看待。第一部分是上半場的曲目,使用豐富的表現變換,來呈現詩歌美感的作品。第二部分是下半場〈時間迷航〉系列的曲目利用節拍與不同的詩歌傳統呈現縝密的組曲作品。第三部分是詩人余光中〈雨聲說些什麼〉使用和弦進行強調其傳唱性。
第一部份的作品中,作曲家在〈冬花葉開〉與〈葉子〉充分地使用不和諧與和諧的和弦轉換與使用,以及單薄音色與飽滿的和聲音色間的轉換。讓具象描寫「小物件」呈現心境轉折的詩詞中,增強了層次的建構樂句的情緒的詩歌變化。〈月亮緩緩下降〉則好似男性的「閨怨」一般,在層次與變化上亦相當豐富。〈車過歸來〉透過地域的指涉呈現故鄉的圖像,透過快捷節奏建構緊湊感,但同時以速度快慢展現到達故鄉時的情緒變化。
第二部分的〈時間迷航〉,作曲家特別針對各曲目進行其創作理念的介紹。其中〈之五〉詩詞中對於緣起與終界的辯證,若有似無的「銀河木馬」,作曲家因此將此詩歌定調為慢步調三拍子的作品。〈之七〉是對於自然流轉與交合熱情的讚嘆,再收斂到個人的生命中。作曲家以大調四拍子,宏偉的音色與和弦安排,密切的吻合詩詞中的精隨。〈之九〉著重於傳承、茁壯、與犧牲,透過6/8體現出旅程的微妙推進,並透過詩歌渲染濃厚的愛義,以及美好卻壯烈的傳承。〈之一〉的詩詞傳達危險、幻象、真實與虛構間的不安全感,再扣回生命的洪流。這樣的詩歌安排,作曲家選擇參考葛利果聖歌的無調式的單聲念唱開始,呈現不安全感,最後拉回有調樂句做壯烈的結尾。這個部分讓我聯想到〈布蘭詩歌〉對於命運的敬畏與生命階段的回應與讚嘆。〈時間迷航〉在詩詞與詩歌的呈現上,有相當的可比性,亦是重要對於時間過程中的生命叩問,真實的呈現人類生命不變的課題。我個人非常期待〈時間迷航〉其他篇若能編修成適當的詩歌呈現,可能有相當多的藝術性可以延伸探索。 第三部分為〈雨聲說些什麼〉中,其詩詞富含韻律感,也因此作曲家使用和弦進程推進其語句表達,在詩詞一連串的問句中,累積了困惑感,最後透過具體的「燈下的人」,回應未解一夜的雨的疑問。其中詩歌的對位與錯位、和諧音與不和諧音的和弦、以及音量與音色的飽滿度,進行了精巧的安排,讓困惑感歷經累積與解決,同時維持本首詩歌的傳唱性。
本次的詩歌作品中,作曲家採取從詩詞中擷取創作元素,包含對詩詞意識、人物、物件、行動、對象等等的分析,是作曲家對於詩詞的再現,呈現出詩詞與詩歌縝密的交織的作品,這是非常細緻的過程,亦須經過長是與推敲。這樣的推敲中,事實上也是生命的過程本身就是沉浸在時間、空間、以及其呈載的網絡中的各種變化。作曲家將詩人的詩詞創作,透過合唱音聲呈現,轉化出生命詩歌給聽眾。
《有一種聲音叫——劉聖賢》
演出|愛唱歌手合唱團、林慧芬(指揮)、邱思涵(鋼琴)、劉聖賢(鋼琴與作曲)
時間|2022/10/15 15:00
地點|高雄市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