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創造經典《TC春綻》
6月
06
2014
TC春綻(亞藝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4次瀏覽
陳信祥(業餘愛樂人)

結論來說,包瑞里斯弦樂四重奏(以下簡稱包瑞里斯)要名留室內樂名人堂絕對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們不僅追隨大師們的腳步,弘揚室內樂之美,還適時地提攜後進,經驗上的傳承,用最熟悉的方式(音樂)與他人分享,並將熱情灌注於每一顆音符中,讓聽眾感受其中;如此團體能不被其音樂感動嗎?

2000年於加拿大舉辦創團音樂會之後,馬不停蹄的演出行程隨之而來,2006年被古典音樂雜誌權威〝OPUS〞封為當代最有活力與最令人振奮的世界級室內樂團體之一等,不過這些頭銜都不足以形容親臨現場的音樂震撼;他們所演奏的德弗札克《美國》,彷彿經過多年的淬煉,從展現、壓抑、探索到自由,再聆聽過多種經典版本之後,還能堅信當晚絕對是一個嶄新的《美國》。

音質來說,包瑞里斯高展現完美的融合度,筆者曾擔心合作數年的大提琴演奏家離去,由現任彭波加入,新團員音色會有些許違和感,不過所有疑慮於樂聲響起煙消雲散;四種個性、四把樂器卻只有一種聲響,如此技巧牽涉到對於音色、音準、理念、詮釋等,包瑞里斯高度融合度令筆者驚艷。

包瑞里斯的音色,十分具有野性美,大量的抖音,奏出弦樂特有的撕裂聲,此種獨有的音色具有高辨識度。但演奏起貝多芬早期作品,包瑞里斯選擇收斂起過於浪漫的詮釋,以優雅清新為主,彷彿一縷清風從身旁吹過,沒有貝多芬與命運搏鬥的場面,盡是精緻的宮庭舞蹈風格畫面。

經典四重奏之作《美國》,包瑞里斯也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不管是開場的中提琴獨奏,還是承接的小提琴主旋律,包瑞里斯對於濃情的異國風,十分拿手;尤其第二樂章,彭波將最經典樂段演奏地絲絲入扣,將鐵漢子的柔情思鄉情緒宣洩而出,沒有哭天喊地的悲壯情緒,只有硬漢的含淚思念。而看似簡單的撥奏技巧,他也隨著主旋律起伏而有所變化,如悶、低沉的;響、有回聲等,跟著右手擺放位置不同而發出千變萬化的音色。

下半場值得再次品味的蕭斯塔柯維契和稍嫌可惜的孟德爾頌。由台灣優秀的獨奏家組成藝心弦樂四重奏(以下簡稱藝心),與包瑞里斯合奏兩首八重奏作品;兩團表現可圈可點的蕭斯塔柯維契,不管於前奏曲的冷冽平靜,或者是詼諧曲的宏大氣勢,藝心都展現出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架勢,不僅慢板弓速和聲音皆平穩不躁進,快板速度又絲毫不拖泥帶水,兩團並肩製造出衝突的美感。

唯一可惜的孟德爾頌八重奏,因包瑞里斯的聲音融合度高,兩團以分邊坐(包瑞里斯集中在右邊,藝心集中左邊)方式演出,此編排讓筆者很明顯聆聽到兩團聲響融和度的差異度;還有節奏上,兩團或許過於躁進,尤其第四樂章的快馬加鞭,雖在大呼過癮同時,於結尾犯了失速打滑現象,這也是筆者認為可惜之處,瑕不掩瑜,此場演出絕對是會令人想回鍋的演奏會。

《TC春綻》

演出|包瑞里斯弦樂四重奏X藝心弦樂四重奏
時間|2014/ 05/ 10 19:30
地點|高雄市音樂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今晚以英國作曲家之宗教作品為主題,呈現出橫跨巴洛克、浪漫到現代的時空背景;再加上細讀節目單中的歌詞和作曲家們的創作理念,深刻感受整場演出在探討人們對於信仰、生命與靈性奧秘的追求
10月
03
2025
這樣的曲目安排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從十九世紀的瑪麗布蘭開始,「Diva」一詞到了二十世紀的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利用托斯卡一角,成功形塑了至今我們所認為的「歌劇女神」(Diva)形象。
9月
22
2025
長笛演奏家洪健鈞以此畫為靈感,舉辦了《忘憂宮巡禮》長笛協奏曲音樂會,並使畫中場景,化為真實的聲音體驗,而此場音樂會策劃其獨特之處在於
9月
22
2025
在本文論及的演出中,白濟豪和《無言書》都呈現強烈的儀式性格,而黃葻和金亀伊織更注重在肌理的質感和身體線條的雕塑。相對的,Junkyard Shaman與曾薇熹的音樂之於作品,皆扮演著啟動儀式、調度乩身的腳色。而林子寧和李紀辰則是在具體的描繪對象底下,依附著黃葻的身體敘事開展。
9月
08
2025
在整場演出聲樂家幾乎是無間斷地接續出場,從他們的如同真光般的歌聲、樸質無華的音樂詮釋、充滿戲感與韻律的肢體呈現,和充滿情緒地交替的轉場,使得這整場音樂會的聲聲與步步,都真摯地走在馬勒的音樂哲思之中。
8月
27
2025
如此龐大的合唱團陣容,即便面對音樂中四聲部繁複的花腔樂句,台北愛樂暨節慶合唱團的歌手們,依舊整齊精確地完美詮釋出韓德爾的音樂中的華彩段落。更不用說那些韓德爾使用垂直和聲的配置段落,合唱團唱來如夏夜風中的梔子花香濃而不俗,巨大中依然能窺見韓德爾音樂中的細節。
8月
15
2025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