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重生《偉大》
1月
06
2015
偉大(TC管弦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6次瀏覽
陳信祥(業餘愛樂人)

傳說中,天鵝於死前會唱出一生中最為淒美的鳴叫,如泣如訴的音律迴盪四周,格外淒涼,天鵝用盡最後氣力唱出自己的輓歌,將身影和歌聲長存人們心中;相傳,不死鳥每五百年,會引火自焚,於火海中舞動身影、唱出動人旋律,藉此獲得重生。兩隻命運不同鳥,唯一共同點就是於人生舞台上將自己發揮淋漓盡致,目的無它,就只為了將最美的身影和歌聲,烙印在世人的記憶裡。

Taiwan Connection(簡稱TC)由前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先生及小提琴家胡乃元共同發起,每年年底號召一群擁有共同理想的音樂人,齊聚一堂排練、演出,TC樂團也從最初小編制室內樂、到弦樂團,最終擴大編制至管弦樂團,他們踏遍台灣每個角落,將音樂烏托邦的理念傳達給聽眾。

上半場曲目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為TC弦樂團2007年初試啼聲的作品,此設計代表TC樂團將回到最初的地方,感謝所有人無私奉獻。氣勢磅礡的序奏,撼動你我的聽覺,TC弦樂團所發出的音色,和諧、圓潤,他們沒有「新」樂團的剛硬,卻有「古」樂團的純香,且每一顆音符充滿能量及活力,這個團齡雖只有十一年,不過音質早已超越多數國外百年樂團的資質,相信今晚的聲響絕對能打破多數樂迷對於「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筆者十分佩服TC的演奏情境,樂曲至第三樂章,舞台被樂音渲染成灰色、陰暗的場景,小提琴宛如女高音唱出細緻的歌聲,聲調時而抑、時而揚,慢慢地走向低潮漩渦中,一圈一圈帶向黑色底端,直到最終音符觸底反彈,慢慢地爬升,直到細緻的音樂尾端於空氣中化開,樂曲猶如天鵝在生命盡頭唱出屬於他自己的「天鵝之歌」。

其實長期關注TC的樂迷會發現,他們的音樂如從高山落下的水滴,積少成多順勢流下,樂句毫不停歇,一句接著一句,匯集成河、流向大海,原因或許就是不設立指揮,讓每一位團員都能發表自主意見,透過溝通、協調,甚至爭論,最後理出一條協調的道路;加上團員們對於自己的演奏段落熟稔之外,更清楚其它樂器的段落,如此一來樂句與樂句的銜接毫無縫隙,樂曲不僅不會有支離破碎的窘境,情緒也從序奏持續累積至最終樂段,團員間也因為呼吸、動作一致,使音樂能夠集中直直地投射進筆者的心境中,讓筆者忍於多時的炙熱的掌聲和情緒,瞬間在最終樂章爆發。下半場舒伯特《偉大》,木管群表現可圈可點,音色純、柔,融合度高,第三樂章的舞曲風全然主導樂曲流動方向,導向終點;而第四樂章,團員們像發了瘋似地,用盡全身氣力往前衝,團員動作雖大但卻不浮誇,音符雖快但清晰,樂曲彷彿著火似地,燃燒整個音樂廳,宛如不死鳥般,讓樂音伴隨著烈焰舞動著,如此精彩,讓筆者捨不得錯過任何一分一刻。

TC音樂總監胡乃元,於第十一年音樂節起跑時投下一顆「無限期停演」震撼彈,看到此消息心中對TC無限的惋惜,大環境對於藝文市場的不友善,讓所有藝文人士咬牙苦撐,再多的熱情也有被磨平的一天,期望TC重新思考未來再出發,讓今晚的音樂會是「重生的不死鳥」,而不是「天鵝之歌」。

《偉大》

演出|TC管弦樂團
時間|2014/12/03 19:30
地點|台南市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