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舞蹈,電影結構般的視覺衝擊——《THE CELL》
11月
22
2022
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何肇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9次瀏覽

「瘋狂就像地心引力,你需要的只是輕輕一推。」1

與2000年上映的科幻心理恐怖片《入侵腦細胞》同名,此次由丞舞製作推出的第五號長篇作品《THE CELL》,作品講述的內容雖非小女孩受困於密室的驚悚故事,但核心卻也直指小女孩內心的混亂與衝擊。同時,如果我們仍對蔡博丞於2017年在台中歌劇院所推出的《Split》印象深刻,必也能在其所探討的「多重人格」中找到深藏於作品裡的線頭,更在電影般的節奏步調與創作手法裡,整理出蔡博丞是如何一步步牽引觀眾,透過數道銳利的故事轉折將我們推進至不同層次的心理深淵,並於最後把作品收束於混沌未明的懸念之中。

或許我們更可以進一步觀察,透過對蔡博丞昔日舊作新編的創作手法,《瞳孔裡的灰牆》是之於《怒》、《Split》是之於《THE CELL》,甚至今日的最新預告顯示,2015年雙人舞小品《深深》將於2023年發展成長篇同名作品,其質地與西班牙動畫導演Alberto Mielgo的《吉巴羅》有高度既視感。作為一個舞團長期發展的策略而言,丞舞製作團隊的部分成品彷彿在創新的同時,也同樣保有能舊作新編的可能與潛力值,這樣先後的對照觀看,蔡博丞究竟是再一次創造了經典又抑或是依附在流行的議題上增加能見度,其中是否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經驗或意涵是被我們所忽略的,更或者創作者本身也需要留意接下來登場的作品走向,別讓作品落入流行的議題當中,以致於其全新的作品變得曇花一現?畢竟,只有經典的作品才能流傳,而經典肯定能超越流行。


兩種肢體—內與外的相互衝突

《THE CELL》的整體結構以三條有力的支線編織而成:舞蹈、音樂以及燈光,而看似擁有獨立個性的三項元素,又以金字塔般的撲克牌塔互相依靠,讓舞者的動作得以對點音樂節拍,而音樂的氛圍又能與燈光契合,恰似法國作家Alexandre Dumas(亞歷山大・仲馬)筆下的三劍客一般,各自鋒利卻又能同心,協力間的流暢不發出半點鏗鏘之聲。

其中蔡博丞的舞蹈編排結構,最初如一部一鏡到底的單軌電影,雖有諸般變化,但鏡頭幾乎都圍繞在獨舞者葉書涵的周遭,同時更形成一種混亂的氛圍,而群舞者的身體隱約能嗅見Lyrical Dance(抒情舞蹈)的味道,不以動能張力為走向,較多的是直接且具體的情感抒發,不帶有模糊曖昧的空間。漸漸,隨著作品持續推進,我們還可以明顯看出蔡博丞透過雙軌的分鏡拉出景深,葉書涵與其餘加入的獨舞者眾,以大幅的抬腿、倒立等技巧填滿敘事張力,背後的群舞則是藉由細碎的位移襯底,創作出「外在主角」與「內在情緒」的相互對比,言簡而意賅,同時在易懂的故事層次中,兩種肢體逐漸產生干涉與取代的畫面。


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何肇昇

在兩種肢體的干涉與取代當中,舞蹈的部分仍舊在持續著,不論是舞者後來發展至如精神病患般,用衣服袖子限制住上半身發展的動作,或是藉由脫掉衣服的解放來隱喻多重情緒的解脫,肢體動作一張一弛的內容聚焦和逐漸多軌敘事的複雜編排,筆者似乎慢慢能辨識出蔡博丞的身體風格,以及在其微型動作與微幅位移路徑的組合發展中瞥見不費力氣的能量飽和。

當然,這也反映到丞舞製作團隊舞者的一致性似乎有些許落差,以致即便是同樣的群舞動作內容,舞者羅力安便擁有極為澎湃的張力動能,此點也間接推翻筆者前述群舞的Lyrical Dance風格特色。《THE CELL》之中,排除部分類似Pina Bausch《康乃馨》四季漫步的手勢,與部分類似Hofesh Shechter的表演風格等殘影之後,《THE CELL》的舞蹈內容未必追求學院派的大度與張力,或許更恰當的描述應為,蔡博丞所選用的大量不同形式舞步和上半身揮舞,以及電子訊號般的肌肉關節轉換,一部分區隔了過去我們熟悉的動能與動能間轉移,或區隔了形而上的內化呼吸,另一部分也創造了屬於創作者自身的生命力與獨特魅力。


極簡主義—幾何的拼貼與服裝所帶來的宣示隱喻

《THE CELL》的舞台上方沒有使用沿幕(Border),取而代之的是五排電腦燈以及兩旁低側燈形成的舞台配置,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看似極簡的排列組合,透過燈光設計張廷仲之手,在舞台上形塑了無數個極具辨識度的幾何圖形,透過塊狀的拼貼,與其說是聯想到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BAO BAO包的造型,不如說是取經純粹的線條。此外,在極簡的基礎上,張廷仲似乎還巧心置入了過去丞舞製作團隊的彩色LOGO印象,否則實在筆者難以解釋在作品前半段出現的絢彩色塊與作品的連結。

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何肇昇

而服裝設計以白色為主體,俐落的剪裁還不是敘述《THE CELL》的關鍵之一,其中得以形成強烈符號的,是捆綁著舞者的上著高置在天幕上空,成為思覺失調症的明喻標誌,同時也為舞台上瘋狂的肢體賦予更深一層的宣示意味。

上述兩者劇場元素的使用,去除了複雜的走位與話語權,單以符號視之,像是催化劑般參與了《THE CELL》所產生的化學變化,卻不干涉舞作的敘事內容,動靜皆宜的本質輕輕輔佐著蔡博丞的舞蹈創作,是比起身體更令筆者動容的素材之一。


殊異的行銷光譜打破同溫層與創作策略

對筆者而言,《THE CELL》採用了三段體的方式為作品收尾,並不能說是特別傑出的一手,固然創作者希望留下一個未解的懸念,同時透過獨舞者舉槍射擊的手勢,宣告某種不可言說的預言或動機,但以一部「電影」來說,回歸到初始的狀態卻沒有預留伏筆,反倒喪失了一點細緻。


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何肇昇

但不得不說今晚的演出,從演前須知開始前,主辦方先是將得獎的微電影釋出,並在謝幕過後播放明年的企劃概念片,這樣的節奏感確實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丞舞製作團隊挑選的演出場地球劇場,另外有一道特別長的隧道電梯,其特殊的沉浸感與《THE CELL》意外地契合,以及團隊中各具辨識度的設計成員、最後綜合時事,將自身的小品、水舞經驗與《吉巴羅》女妖的故事篇章結合為一體,以上環環相和的品牌行銷,確實也開闢出現今舞蹈圈極為特殊的道路。回顧筆者於去年九月的線上觀察,丞舞製作的品牌經營擺脫了過去的行銷光譜,以鮮見的手法作為策略,這或許也是其他團隊得以借鏡的重點之一;而丞舞製作團隊是否能兼顧品牌精神以及身體表現之初心,兼顧創意與身體質地的發展,則是筆者持續觀察重點之二。


註解:

原文為 "Madness is like gravity, all it takes is a little push.”。參考自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年。

《THE CELL》

演出|丞舞製作團隊
時間|2022/11/05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