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集體的觀眾」《爭》
5月
29
2023
爭(代藝室提供/攝影王弼正)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97次瀏覽

文 劉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

最動人的一幕:舞者揭開黑色背景布幕,走入舞台上突然出現的另一座觀眾席。在那座空無一人的觀眾席上,他自在遊走、躺臥,陪伴的是耳鳴聲、炸藥和建築物崩塌的遙遠聲音。就像是好幾個世界被一層一層縫合起來。舞台上是寧靜的想像世界,想像世界裡有一個真實世界的鏡像,鏡像世界的外部是一個恐怖的世界。而我們卻安然無恙地坐在觀眾席上。

舞蹈是《爭》的主角。語言和舞蹈的對比,在巨大投影文字提問、舞者回應的段落中特別明確。「你的身分證字號」、「你的出生年月日」、「你有幾個兄弟姊妹」、「你或你朋友曾經被性騷擾過幾次」、「烏俄戰爭已經持續了多久」。在修辭上,語言是直接而堅定的,舞蹈的表達卻是徘徊在它談論的對象附近,更進一步地,這個關係隱喻了語言的掌握者和身體位處不同的權力層級。

我想描述讓人印象深刻的兩段編舞。其一,在與黑布共舞的段落中,舞者分別在低水平(趴伏在地上)、中水平和高水平(雙手拉著黑布舉高,讓這塊布顯得巨大)的位置上將那塊光澤的布撐起來,使它平坦不起摺痕。人的輪廓消失了,但是隨著動作改變,布平坦的表面仍然被破壞,取而代之的是一小部分手臂或軀幹或某個身體部位在不同位置上的隆起,像是舞者一面掙扎,一面猶豫,一面變形成非人,一面反思自己生而為人的狀態。在黑布底下,他是一個未知,但仍然有幾個動作的設計是僅僅他的手或腳被留在舞台上。此時,相對在黑布下方整個身體緩慢持續的動作,舞者向上翻開的雙手是快的,但是這個敏捷活潑的表情下一刻又被捲入陰鬱的黑布中。其二,在離開黑布的段落中,舞者腳步沉重,彎著膝蓋,拱起背部,將低垂的臉埋在肩膀和向前平舉的手臂之間,高高托起看不見的重物。這是一個象徵符號。人必須看管這個事物,事物的位置高過頭部,又意味著人被它統治與束縛。

但是,或許因為導演的空間安排(讓舞者一個人在空曠寂廖的舞台上表演),因為舞蹈的詮釋和轉化,因為這齣戲總是讓觀眾的期待落空,因為《群眾》充滿著高亢情感,所以對我來說《爭》整體表現力度比較低。然而更深入去看,批判的意圖影響了這齣戲的形式,讓我們在這段時間中漸漸變化,變得警覺──之於充滿危機的世界,之於作用在自己身上的治理力量,之於如何更好地採取行動。

無論《群眾》或《爭》都從當時的社會狀態出發,前者回應香港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後者則在失敗的社會運動之後,反思受到法律保障權利(entitlement)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不只在舞台上的表演,對觀眾而言,也是「現在時間」。在這齣戲中,其中一種批判的實踐,就是有意識地調度觀眾的「現在時間」(就像調度舞者的身體、燈光、聲音、佈景和道具一樣)。像是另一座觀眾席出現,提醒我們就算在劇場中,自己也從來沒有離開過被法律定義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說,《爭》與體驗經濟拉開了距離,儘管兩者都強調觀眾的重要性,但是前者製造「集體的觀眾」(像是受到法律保障權利的人),後者服務「個體的觀眾」(像是追求愉悅和感官刺激的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售票網站上,我們可以選擇普通票或價格較高的「權利/力」票,最後購買「權利/力」票的觀眾也可以決定是否要將舞者懸吊起來,這些設定都像是為「個體的觀眾」打造一場遊戲。然而另一種批判的實踐,就是讓遊戲無法被玩下去。無論在開場前,沒有購買「權利/力」票的觀眾被安排進入佈置成舞池的舞台,他們卻沒有獲得任何娛樂體驗,或是到了最後,購買「權利/力」票的觀眾變成玩遊戲的人,他們卻沒有在剛剛好可以投入的興奮情緒中(因為突兀的敘事節奏、多數意見給予少數意見的壓力等等)。我認為每一齣戲都有「最佳觀看位置」,或是多個,或是一個,至於《爭》事實上並沒有兩個「最佳觀看位置」(有或沒有「權利/力」票),放棄遊戲、放棄作為「個體的觀眾」之後,「集體的觀眾」才正在這個位置上。

在虛假的選項之中,《爭》的命題很明顯:我們不是自由的。但是這個命題反面,《爭》的意識形態和理想也再清楚不過:儘管世界危機四伏,我們仍然能爭取不平等的事情不再發生。

《爭》

演出|代藝室
時間|2023/05/13 14:30
地點|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有充分的理由與權力,贊同主創團隊的實驗精神,不僅是想製作賣座作品,觀眾是完成演出的關鍵,但在場者是誰其實不甚重要,很想建議票面加上警語「心理素質不夠強健者勿入」,雖然我知道主張不會得到回應。
5月
23
2023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