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現代也好、進步也好,都是迂迴地在離開過去的旅途中抵達。克里奧社會並不會被諾克斯社會所根絕,諾克斯社會也仰賴克里奧社會才得以運作。於是,描繪未來也是在描繪現在:為社會性質漫長的轉型進行切片,這是一部關於過渡(transition)的作品。
8月
29
2024
《太陽》一齣戲的母題圍繞著兩個因為病毒感染而分化的對立群體,子題則切入深究陽光下光明的存在應隸屬誰人。由衝突出發,便該由衝突化解這些對立,然而該劇卻似乎並未想給予觀眾一個關於分化與對立的二元答案,而是放置在了權力、家庭、個人、世代、資本與未來這些更大的面向來供個人思辨。
8月
29
2024
那麼,「陽」在華語社群的文化裡,具有什麼樣的意涵?容我在此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我們以華語裡的「陰陽」意涵來看,這齣戲就會開展出很不一樣的面向──它不只是在談種族,還攸關性/別。
8月
27
2024
《春眠》圍繞失智症主題,帶出主角們因「失智症」,在過去種種的堆疊和現在種種的累積,導致未來種種的發生。首次讀劇距今已十年,但每場演出幾乎完售,熱度不減,其題材與人們的生活貼切,在下一個十年必然也能繼續傳承戲中細膩的情感,引起觀眾反思。
7月
07
2023
繼鄧肯.麥克米倫的另一部作品《好事清單》之後,四把椅子再一次成功轉譯當代重要劇作,藉由個人生命關懷,連結更廣泛的全球觀照,擴展劇場的創作視野,也同時再次確認語言思辨在劇場中的必要。
4月
07
2023
「難關過後,生命還有何可能?」可謂貫穿《好事清單》與《呼吸》的問題。與《好事清單》以自我終結來啟動問句相反,《呼吸》中是由生小孩與否的問題來向生命發問。
3月
28
2023
一個遠渡重洋而來的劇本,反映了異地共有的現代性問題,顯然沒有造成太多跨文化差異,而是壟罩為全球化現象迫近彼此,在環境每況愈下,群體政治內的個人存有議題夾擊之下,我們尚有喘息的空間嗎?
3月
28
2023
一百分鐘無中場,捏在多數劇場觀看的理想時間;但巨量台詞疊進了「情節時間」,作為第二層表現。《呼吸》經歷一對男女的交往、討論生子、懷孕、流產、分手、再次相遇(甚至可以説是外遇)、再次懷孕,然後導向結尾;更因全劇未有明確的段落切割,讓所有情節、對話都直接被銜接,進一步錯亂了時間感⋯⋯
3月
20
2023
我認為這些變動是相當有趣的,然而,即便此劇本沒有做任何變動,放在2022年的時空中也不會太過突兀。對我而言,《春眠》無論在角色、對白或情節的書寫上,都是一個能夠跨越時空的好故事。(蔡沛安)
6月
09
2022
如果「扮演」是演員進入角色的必需步驟,美心罹患失智症,逐漸遺忘周遭的事物與自己最親近的先生,相對地,作為失智症病患的家屬正陽,最在意到底美心是真的忘記?還是刻意不記得?她是在扮演(play)?還是沉浸玩(play)遺忘的遊戲(play)?(葉根泉)
5月
16
2022
在短暫換取的時間70分鐘內,有人成為劇中的醫生、父親、小學老師、大學老師、愛人,重現主角重要的生命片段,這些瑣碎的小事亦如好事的清單,得以讓生命低潮與抑鬱的時刻,有著閃爍的光芒。(葉根泉)
3月
28
2022
《好》前半對於憂鬱症的疑惑與自殺的不解,是一個全然他者的魔幻寫實,深刻精準。然而對於後半部憂鬱症的「反身性」再現,卻無法呈現這個精神疾病的層次與人性的深度。(丁家偉)
3月
07
2022
《奈何橋》從個體去窺見所身處的台灣歷史事件,《輪迴道》從外在台灣的時空環境,去回顧個體所站立的時空座標位置,雖有從內到外、再從外到內不斷循環,時間上的永劫回歸,但無法迴避《輪迴道》的角色指射所形成的屏障,在於這些事件的發生都離我們很近,無法像是看待「台灣五大奇案」拉出適度的時空距離,讓觀者可以置身事外、「客觀」去看待;當觀眾如此主觀去逼近,各自有對於此事件的看法與情緒,很容易讓觀眾因與自己的想像不同,有所「疏離」而出戲,難以融入於劇情之中。(葉根泉)
4月
22
2021
正因為「觀眾參與」之不可預期,無論演員如何努力掌握節奏、建立氛圍、引導觀眾,總還是無法面面俱到,或絲絲入扣,演出中的拖沓、縫隙、脫節,都更能凸顯劇場的不安本質,暴露出劇場的粗糙面向,也就是最能藉以隱喻人生的劇場特質。而每一個不同卡司組合,不同氛圍情緒,不同共作關係,也都確定每一個演出版本的獨特性,不啻是劇場不可複製的在場性的最佳印證。(陳正熙)
4月
08
2021
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專案邁入第十二屆,今年的三齣作品由一齣舞蹈與兩齣戲劇組成。兩個不同領域恰好展現出相似方向,不過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張敦智)
5月
2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