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是什麼樣的集體政治無意識,讓我們甘願一再迷信「國際大師」,一次又一次引發爭議,然後一次又一次繼續熱衷投入跨文化國際共製?這些作品從生產到流通的過程,是否牽涉了文化不對等的問題?又是否產生了有意義的跨文化新美學?其製作與展演機制,牽涉什麼樣的在地與全球權力關係?又是否服務國際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的強勢邏輯?(許仁豪)
4月
22
2021
那又該如何讓這些以演員個人演繹為觀看核心的當代作品,找到傳承的方法或模式?當然,如同魏海敏與黃宇琳各自代表了不同世代京劇旦角的訓練環境與舞台歷程,新世代的傑出戲曲演員,將來也勢必將會創造出屬於他們的經典作品與舞台典範,只是做為觀眾,若前述這些優秀的資深演員所創造的當代劇目終會在演員封箱之時掃進歷史的舊頁,不留一點聲響,也未免太過哀傷。(蔡孟凱)
2月
08
2021
南管樂曲在全劇展現曲風與速度上中庸的特性,難以支撐視覺上的劇情發展。例如此劇比重極大的武打場面,動作上以較具速度感的武術表現,增加了全劇在動作上的豐富性,但南管依舊優雅、輕快、緩緩前行。資深舞者的梨園動作細膩、精確,但過多分解、停頓的設計所造成的停滯感,在生動、富有情感的歌聲及樂曲中,便出現了詮釋上的距離。 (林雅嵐)
3月
2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