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中的無限想像《阿芙蒂耶娃鋼琴演奏會》
11月
22
2019
阿芙蒂耶娃鋼琴演奏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1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俄國鋼琴家尤莉安娜・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在2010年第十六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榮獲金獎後,便廣受世界各地邀請,並屢屢來台獻藝,今年已是第七次在台灣的演出。特別的是,在有別於以往以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810 - 1849)、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 - 1886)、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 - 1953)等為主軸的曲目安排,這次除了上半場的蕭邦系列曲目外,下半場她排出了穆索斯基的知名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M.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舊中有新意。

和一般印象中俄國鋼琴家用全身力量灌入鋼琴的演奏方式不同,阿芙蒂耶娃彈奏時主要將力度集中在下手臂與手掌,上手臂幾乎很少使用,只有幾個張力較大的段落才會看見她以整隻手臂提起身軀,彈奏較厚實的大音量。這種彈法雖無法製造出太大的音量跨度,卻能在中強奏(mf)到極弱奏(pp)之間,做出無窮無盡的色彩變化。同時,每個音符都有著清晰而精緻的顆粒感,與過往法國學派強調的「似珍珠」(Jeu perlé)、快速靈活、漂浮等特色彈奏法有幾分神似。

阿芙蒂耶娃在上半場的蕭邦曲目中最引人入勝的,就是那有限的表達框架裡,隱隱透露出的豐沛音色變換。如在升C小調前奏曲(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Op.45)中,她在幾乎貫穿全曲的上升音型,配合著大量臨時升降記號改變的和聲,每次都彈出完全不同的音色,右手在高音域仿若抽絲剝繭,將每一種弱聲高音的色彩可能性都挖掘透澈。這裡所謂的「框架」,並非過於學院化的理論分析,而是鋼琴家本人所堅持的蕭邦美學觀點、一種宛若語言口吻的腔調。阿芙蒂耶娃的蕭邦是不躁動的,不使用過度誇張的音樂表達、不將縮與放之間的距離拉至無限,她反而追求在有限的幅度中創造無限、節制地彈奏,忠於樂譜、忠於自我。她彈奏的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曲(Ballade No.3 in A flat major, Op.47)與升C小調第三號詼諧曲(Scherzo No.3 in C sharp minor, op.39)在戲劇性上略遜一籌,然而樂句設計的巧思卻無比豐富,時時使人眼睛一亮,猶如以智取勝而心思縝密的軍師。

然而她的精巧彈法也確實有缺陷。第一,是她顆粒感奏法的細微處。在音的收尾,她的手總是會有類似「抓」的動作,手指與手掌微捲。這似乎是她顆粒感音質的成因之一,但也間接造成音符的發音不完整,有非常美麗的頭與身,尾處卻沒有良好的共鳴。第二,是她的演奏續航力。將力度集中於下手臂的彈法容易積累疲勞,而上半場的六首曲目總長近乎一小時,阿芙蒂耶娃似乎為了表達完整的蕭邦樣貌而不離開舞台歇息,只在幾個樂曲間起身稍略致意。連續彈奏下來,她的疲態漸顯,在最後波蘭舞曲《英雄》(Polonaise No.6 in A flat major, Op.53 “Heroique”)時錯誤頻傳,最後幾乎以意志力勉強完成。但,前面五首積累下來的藝術成就,已使人感動萬分。

下半場的《展覽會之畫》中,阿芙蒂耶娃全然在樂曲中挹注靈魂,更加自由地表達了音樂。在節目冊裡,她親自寫道:「《展覽會之畫》的各個樂章中,涵括了人類的幾乎每一種情緒,……,這些表演都該忠於藝術家的內心深處。」我們確實能在音樂裡聽見這樣的真摯表達。相較她的蕭邦演繹,她的《展覽會之畫》觸鍵更加耿直,毫不保留地將心裡所思傳達給觀眾。每一次〈漫步〉(Promenade)的重現,都讓我們感受到經歷畫作場景後觸動的深沈心思,情緒完整地通透全曲,此般境界,只得用「真摯」形容。

返場後的第一首安可曲無疑是最大的驚喜:巴赫第二號英國組曲中的布雷舞曲(J. S. Bach: Bourrée from English Suite No. 2, BWV. 807)。她近年在巴洛克、古鋼琴演奏等領域頗有心得,並在2017年發行了巴赫作品專輯,當中即涵蓋了第二號英國組曲全曲。她的清晰彈奏讓多聲部的每個線條都清晰無比,分開聆聽都有各自的完整音樂性,合在一起卻又無一踰矩,令聽者傾倒於她強大的控制力。如此精湛的演繹,卻只得在安可時驚鴻一瞥,令人惋惜。礙於市場接受度、大獎光環等因素,許多大賽得主國際巡演時往往受限於比賽成名的作曲家樂曲,許多的曲目安排可能性被就此犧牲,這是相當可惜的。

阿芙蒂耶娃已來台累積近乎十次,台灣聽眾也對她漸漸熟悉。2017年她和NSO的協奏曲之夜已為我們帶來莫札特(W. A. Mozart, 1756 - 1791)與柴可夫斯基(P. I. Tchaikovsky, 1840 - 1893)的「非蕭邦作品」。在未來,或許也有機會在獨奏會的場合,擺脫「蕭邦金獎一定要彈蕭邦」的刻板印象,勇敢地為我們帶來如全套巴哈、或是20世紀作曲家等等的更多偉大作品,讓聽眾看見她蕭邦之外的多元面貌。

《阿芙蒂耶娃鋼琴演奏會》

演出|尤莉安娜・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
時間|2019/11/5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