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與論述的可能性封閉《聽聽彈談─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Ⅹ》
7月
08
2020
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 Ⅹ(廖皎含提供/攝影楊雨翎)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2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長年耕耘於台灣音樂演奏與教育界的鋼琴家廖皎含,近年以《聽聽彈談》為名,在北中南各個場館舉辦了十餘場類似講座型音樂會的演出,主題式地將經典的鋼琴獨奏作品推介給廣大的樂迷朋友以及習琴中的學生們。今年適逢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週年,她特地自被譽為鋼琴「新約聖經」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挑選作曲家早、中、晚期各一首為代表,作為貝多芬鋼琴音樂的縮影式介紹。

這次安排的曲目分別是貝多芬的第一號(Op. 2, no. 1)、有「華德斯坦」別稱的第二十一號(Op. 53, “Waldstein”),以及最後的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No. 32, Op. 111),在考試、比賽或是正式演出等場合都是頗具代表性的曲目。而當晚坐在台下的,似乎多為廖皎含在國小、國中乃至大學的各年齡層學生(與陪同的家長),頗具學生親自示範演奏的意味。

 

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 Ⅹ(廖皎含提供/現場觀眾攝影)

雖然此節目在介紹宣傳時給人解說與演奏並重的感覺,但實際觀賞節目時卻感到定位有些模糊:台上左右側各放著一個投影幕,顯示著當前的曲目與樂章名稱,不過實際上並未真的幫助聽眾理解、剖析曲目;而廖皎含初登台時是直接開始演奏第一首曲目,而未開口解說,於謝幕後,她才走到講台前講述方才的曲子。她的曲目解說大多簡短而淺白,以作曲家的生平、性格等切入介紹,並僅僅重點式地提點了貝多芬的作曲特色(如力度記號的使用比例)以及該作品的「亮點」(如〈華德斯坦〉的「曙光」段落、第32號繁複的拍號⋯⋯等),不難讓人理解她是顧及台下為數不少的幼齡聽眾而作出此內容安排。

整場的講解大致遵循了一般大眾最通俗淺白的見解——貝多芬脾氣暴躁、他的音樂給人逆境中的人性光輝云云,對於台下半數的、十餘歲以上年齡層的聽眾而言,這些講解大多沒有太多嶄新而有啟發性的觀點,而是加深了貝多芬的通俗濾鏡,不免削弱了作曲家其人本該具有的多元內涵。

回到音樂演奏上來談,廖皎含的確是擁有嫻熟技巧與穩健台風的演奏家。在她的演奏中不時能聽見極為圓潤純淨的音色處理,以及滑順的旋律線條;而如《華德斯坦》第二樂章銜接至第三樂章的段落(即是俗稱的「曙光」片段)在各層面上都極具考驗,但廖皎含在該處成功地兼具了音色由暗至明的轉換、極細微的韻律以及力度變化,並順利地開展了第三樂章明亮潔淨的氣氛,無疑證明了其鋼琴演奏的功力。另外,她在同一首第一樂章犀利的音群彈奏、以及Op. 111第一樂章時的手勁與氣勢之強,都能瞬間抓住聽者的專注力,相當地精彩。在台下幾個幼齡孩童吵鬧的騷動之下,廖皎含依然能聞風不動地持續彈奏,不禁讓人敬佩於她的定力與專注程度。

 

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 Ⅹ(廖皎含提供/攝影楊雨翎)

在亮眼的樂音表現之下,她對樂曲本身的思考與詮釋仍是有待討論的。首先,就如同她對貝多芬其人的解說一樣,她將對作曲家最淺白通俗的印象套入詮釋,並直言「貝多芬是第一位將情感寫入曲子的人」,這個觀點就此深深地植入在她的詮釋走向之中。在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中,她著重並強化了各處力度記號的呈現,並以一己之意添加許多戲劇化的速度變化,也因此於我而言,貝多芬早期作品古典化風格內部結構的自足性則被相對地忽視了。

我們不能說這種詮釋方式是錯誤的,但這種理解先於譜面、表現溢於結構的取向卻可能有些本末倒置——好似是將自身的一切演奏技藝、偕同樂譜一齊臣服在大眾化淺薄的同語反覆之中。而「音樂是情感的表現」這種觀點也早在百年前維也納樂評漢斯力克(E. Hanslick, 1825-1904)的筆下被全盤否決了【1】。

此外,單就對照樂譜的演奏完成度而言,此場演出亦有幾個可議之處:如《華德斯坦》第三樂章主要主題的圓滑線明顯地被破壞,且顯然不是為了導向其他的音樂呈現,而是是純然的疏忽;在第32號第二樂章的第三變奏以降,也有較為嚴重的節奏疏失⋯⋯相對於鋼琴家本身所擁有的絕佳琴藝,她對於樂譜照料似乎就沒有那麼地全面了。

所以,聽眾能夠在這場附帶講座的音樂會中得到什麼?我想,比起了解貝多芬作品的精彩與偉大,我更在意的是潛藏在其中的,探究樂曲深意能力的退化詛咒:如同前幾段所述,當音樂家選擇將作曲家被多重轉述簡化的形象與生平全盤兌現在音樂詮釋上,甚至是預先地設定樂曲的性格呈現時,封閉系統式的獨斷觀點仿若便對原先可能性無限的文本進行了殖民化與石化。音樂家此一身份在樂念創生與技藝磨礪原先相輔相成的共生性也將兩相疏遠,「音樂家」將亦可能降格為純然的「演奏家」,成為工廠工人般反覆產出固定觀點的重述者。

這次廖皎含的演奏,確實多多少少給人「精彩片段與樂曲整體疏離,變為純然隨機的,靈光乍現」的感覺,但並不會太過嚴重;只是在這場演出帶有的教育性質之下,不免讓我思索:同語反覆的積習是否也會世世代代地傳遞下去?在過於看重演奏技巧、忽視其他音樂面向的台灣古典音樂界,同時具有教育者身份的廖皎含在保持並繼續磨礪其精湛的演奏水平之外,或許也應當思考,如何突破這種屬於世代層次的危險傾向,並帶給莘莘學子彈奏技術以外的其他風景。


註釋

1、參照:漢斯力克,《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陳慧珊譯,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

《聽聽彈談─廖皎含鋼琴獨奏會系列Ⅹ》

演出|廖皎含
時間|2020/6/19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