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伴奏與合作的音樂定位《琴逢笛手》
2月
24
2021
琴逢笛手(莎栗創意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2次瀏覽

葉柏增(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碩士/中央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碩士)


對於眾多演出者而言,除獨奏外,鋼琴是與獨奏家們最常遇見的合作樂器,但以往時常被說為「鋼琴伴奏」,而時至今日,演出者們多為以「合作鋼琴家」稱呼與其合作之鋼琴演奏者,對此並非只是在稱呼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對於鋼琴家地位的尊重。

在此場《琴逢笛手》的慈善公益音樂會中,長笛演奏家洪健鈞,攜手鋼琴家華琍威,在音樂中回歸作曲家對於音樂角色上的歸真,力求在音樂上重視音樂家們對於樂器角色的定位,在「長笛主奏與合作鋼琴」的樂曲中以及作曲家特別指出「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雙主奏」中,體現出作曲家們在樂曲編排上的細膩巧思,也能夠在音樂中,呈現出其固有角色的特別之處;在音樂會的曲目安排上,由兩首主題性明確,且極富民族音樂特色的舞曲作品,以及兩首由作曲家配器,點名為「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兩首重量級作品,以此體現出兩種樂器在不同角色變換中的箇中差異性。

在舞曲中分辨主奏與合作角色

音樂會的上下半場,皆富有民族特色的舞曲作品拉開序幕,並能夠使聽眾在樂曲中分辨出主奏與合作音樂家的角色定位。

上半場的開場曲目為猶太波蘭裔,身兼鋼琴家、作曲家與指揮家身份的莫茲可夫斯基(M. Moszkowski, 1854-1925),於1876年所創作的《西班牙舞曲》(Spanish Dances, Op.12),本首曲目原為鋼琴二重奏演出,而後改編成樂器重奏及獨奏等不同版本。而在此場長笛與鋼琴的合作中,對於長笛演奏而言,要能夠在音樂表現中,以不同的力度與音色,呈現出五首樂曲不同的特色,在優柔的悠長旋律線上,要能夠以婉轉的樂音呈現出嫵媚的嬌嫩,而在熱情的快節奏樂曲中,又需以輕快且清晰的乾淨音色,呈現出跳動的淬煉舞感,時而柔美、時而躍動,十足考驗演奏家的技巧;樂曲中的鋼琴部分,合作鋼琴家則以節奏上的引導與對於音樂的細膩觸鍵,協助長笛主奏者對於樂曲詮釋的情感推波,也能夠在音響及氛圍的營造上,給予觀眾不同的觀感饗宴。

下半場的開場曲目為音樂中極具民族代表性的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 Bartók, 1881-1945),於1915年原為鋼琴所創作的《羅馬尼亞民族舞曲》(Romanian Folk Dances, Sz. 56)。在一氣呵成的演奏中,長笛演奏家需於六首舞曲樂章中,將富有民族音樂風格的和聲與調式,融入於演出之中,在樂曲的變換中,以不同的節奏組合與旋律風格,創造出作曲家所期望呈現出的民族音樂特色,呈現妙趣橫生的音樂趣味;而鋼琴的演奏中,時而帶動節奏,時而演奏特殊和聲,創造出羅馬尼亞民族音樂中的文化特性,猶如襯托紅花的綠葉,乘積出音樂更多元的特別性。

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雙主奏

音樂會的上下半場,都各有一首「重量級」曲目,皆由作曲家指明「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作品,而此場音樂會中,演奏家以「雙主奏」作為演譯的詮釋方式,將兩種樂器在相輔相成的互動中,相互疊加的音樂美感。

在上半場,為觀眾所帶來的是有「藝術歌曲之王」美稱,奧地利浪漫主義代表作曲家之一的舒伯特(F. Schubert, 1797-1828)結合詩人米勒詩集所創作的《美麗的磨坊少女》(Die schöne Müllerin,D. 795)中的第十八首選曲《枯萎的花朵》長笛與鋼琴主題變奏曲(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for Flute and Piano on “Trockne Blumen”, D. 802),在這首極具文學性的作品中,音樂所帶來的,除了是音符上的聆聽感受外,更重要的是在旋律線上,對於音樂及文學的平衡感;在主題樂段時,柔美的樂曲由長笛奏出,欣慕與哀戚的情緒雜揉在音樂中,而後在不同的變奏樂段中,主題旋律線隱匿在不同的音響樂段中,對於長笛演奏家所要求的高超技巧,不僅僅是對於演奏技巧的要求,對於樂曲通篇的情感融入以及更為細膩的呼吸節奏,都恰如其分地掌握在樂曲中,足見演奏家的用心詮釋;相較於此,對於鋼琴演奏家的要求也不亞於對於長笛演奏家,在此首樂曲的鋼琴中,默契尤為重要,在變奏樂段中的不同速度掌握,需要兩位演奏家相互配合,特別是在快速十六分音符的樂段,越行漸快的樂曲,在將樂曲帶入高潮的同時,也在兩種樂器的音樂平行線上,交融出對於音樂旋律的糾結,而這恰好也是舒伯特音樂中極美之處。

下半場的重頭戲,則為比利時裔法國作曲家法朗克(C. Franck, 1822-1890)的《A大調長笛與鋼琴奏鳴曲》(Sonata in A Major for Flute and Piano),此首作品原為小提琴奏鳴曲,後因其膾炙人口的程度,改編給各種不同樂器演奏,而在此音樂會中,則演奏長笛的改編版本;在長笛演奏曲中,有許多樂曲是由小提琴曲目所改變而成,而其難度在於對於樂曲旋律線上的演奏技法,而此首樂曲的難度更是對於旋律延續性極為要求,在鋼琴的序奏中,帶出長笛的甜美音色,愈漸澎湃後,在鋼琴與長笛的對答中,作曲家用豐富的聲響與層次,堆砌出豐富情感,對於長笛而言,需要能夠貼合鋼琴,卻又要在和聲敲擊的空白中,適時填補音樂上的空白,時而抽離時而堆疊,在抽離與滿溢中,將樂曲演繹得恰如其分,足見二人在樂曲演繹上的默契。

琴逢笛手(莎栗創意提供)

結語

長笛演奏家洪健鈞所演繹的樂曲,能夠在演奏技巧上,於高中低三個音域中,呈現出平柔的轉換,以悠揚的氣場,撐出長笛唯美的音色;鋼琴家華琍威,在觸鍵上能夠配合長笛的音色,音樂顆粒飽和,清楚地彈奏出作曲家所賦予每顆音符的生命力,亦能在尤如脫韁野馬的快節奏上,在愈無法收拾的節奏中,重新快速調整,極其契合地掌控與長笛的速度,足見在此場音樂會中,長笛與鋼琴默契十足,沒有孰強孰弱的競爭感,更多是交織在一起的音樂糅合,無論是點點清晰的節奏,抑或條條柔美的弦律線,在快慢節奏的線條中,交織出一片音樂星海,亦呈現出音樂最富詩意的一抹彩雲。

《琴逢笛手》

演出|燈角樂團
時間|2021/02/04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