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員展露頭角《大腳皇后》
10月
15
2014
大腳皇后(臺灣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5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大腳皇后》設定於明朝開國初期,某年花燈時節,書生王庸因一時興起,在花燈上提名藏頭燈謎,取笑當朝馬皇后擁有一雙大腳,明朝皇帝朱元璋怒不可遏,下令捉起所有書生並下令找出題詩者,馬皇后得知此事後,利用巧計化解帝王心結,並於朝堂上親自審案,以智慧化解一場危機,並為國家尋得護國良臣。

該劇僅有六幕,幕幕環環相扣,對白精練,人物個性分明,題材見微知著,由女子的三寸金蓮審美觀延伸到推舉賢臣的國家大事,進而看盡人性百態,引人感同身受。最後一幕馬皇后審案,馬皇后先是詢問眾人,她的腳是大還是小,在眾人你推我擋,支吾巧辯的交錯對話當中,天花亂墜者有之,顧左右而言者有之,睜眼說瞎話者有之,誠懇表達者有之,人性百態立現,配合針砭時事的嘲諷風格,畫龍點睛的帶入現下時況,著實幽了在場眾人一默,也達到以戲保人的效果。

本劇此次改由青年演員專場演出,飾演馬皇后的張瑄庭原先專攻京劇青衣,之後轉學豫劇,長期磨礪的多變唱腔,在專重唱工的這部戲碼裡,苦勸朱元璋自兩人相識至起義成功開創明朝的核心唱段,綿柔多變的聲韻技巧,已表露其精鍊唱腔多年的大將之風;其舉手投足及細微動作,在大腳話題發酵時,微掀裙擺自比大腳要求自己的丈夫及眾人驗證,最終不計舊惡,提拔良臣的大度容人,更讓馬皇后的自信風采,雍容風華多有展現。

飾演皇帝朱元璋的林文瑋,唱腔溫潤醇厚,但尾音易散亂薄弱,皇室夫妻對戲,雖重夫妻之間的小樂趣,卻不免多了些針鋒相對的政治意涵,其與張瑄庭所飾演的帝王夫妻,默契甚佳,夫妻間自意氣之爭到以馬戲定天下書生是否應釋放自由,其間的三幕戲,無論唱腔作工,眼神交流,至雙方個性轉折,交手衝擊火花立現,倒無冷場之感。

本劇原應呈現三強鼎立之勢,劇中巧提燈謎的書生王庸(劉建華飾),甫登場角色個性略顯鬆散,最後一幕在與馬皇后間的辯述,尚未到達擲地有聲的程度,致使本劇理應三強鼎立之勢功敗垂成;皇后姪兒馬高才(張育茂飾),扮相作工雖可愛有餘,但唱調聲域難以提高,偶有破音的狀況產生;劇中逢迎拍馬的潘俊臣(張宇鏵飾),作表皆足,但聲腔亦尾音薄弱,宜就唱腔多加精實。整體演出瑕不掩瑜,是一部仍算不差的優質演出。

《大腳皇后》雖然主題不脫君臣倫理,忠心愛國的路線,其中又能一窺馬皇后這名奇女子如何與自己的皇帝丈夫巧計鬥智,翻轉眾人眼中的缺點為優勢,看似作風大膽,實則展露自身優點,達到維護帝王尊嚴,為國家尋得賢臣,成就母儀天下,賢臣輔帝的兩全之美;就青年演員而言,則是一部能把焦點放在角色個性,在唱腔應工及角色本質上都宜再精進的功課,對喜歡看到經典老戲的觀眾而言,則再度重現了一部巧識人性,拍案叫絕的精采好戲。

《大腳皇后》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14/10/5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
10月
14
2025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
我們仍得提醒自己,別在歌仔戲身上投射自己尋找「他者」的浪漫化想像。就像「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宿命論的陳腔濫調,卻強化人們對於底層的刻板印象,讓「台語」、「歌仔戲」、「低俗」、「哭調」、「悲情」等詞的無意識連結被無限放大。
10月
02
2025
即使本劇並非完美無缺,但卻已提供良好的基礎文本,若能在劇情動機與人物性格上再做細緻調整,應可期待未來成為兼具教學與演出價值的「新經典」。
10月
02
2025
透過不正面處理「誰」的疑問(人物對彼此的疑問,以及觀眾對舞台上人物身份的困惑),這齣戲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黑暗中識別彼此,「是誰?」與其說是要求定義,不如視為一個招呼,向各種未知及想像開啟。
9月
30
2025
《英雄製造》透過齊義興的多重身分,揭示布袋戲在歷史、政治、觀眾需求下不斷被「製造」的過程,同時反思過去,樂觀的迎向未來。
9月
30
2025
綜上所述,《劉廷英賣身》在表演、舞台設計及主題重塑等方面均展現出實力,充分展現了年輕演員的潛力和創作團隊的雄心。然而,劇情結構和節奏的掌握仍有不足,未能充分體現歌仔冊的內在完整性。
9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