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真實」的身體思辯《依據真實》
3月
09
2016
依據真實(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5次瀏覽
葉根泉(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編舞家克里斯汀.赫佐 (Christian Rizzo)舞作《依據真實》(d'aprés une histoire vraie),光以此標題就引人許多的思索:所謂「真實」是什麼?依據真實所創作出來又會是什麼?這支65分鐘的舞作,結合現場搖滾鼓手與燈光的流變,卻打開許多身體的可能與思辯:回歸原初卻不是以固化的儀式身體來表現出神(trance),剝除身體符碼(code)所帶來的枷鎖,反而更自由展現身體舞蹈的共通性,觀後讓人沈思不已。

亞里斯多德《詩學》的第一章,開宗明義闡述藝術的創作,總體來說即是模擬。「正如有人(有的憑技藝,有的靠實踐)用色彩和形態摹仿,展現許多事物的形象」他提到舞蹈的摹仿只用節奏「舞蹈者通過糅合在舞姿中的節奏表現人的性格、情感和行動」【1】延伸亞里斯多德之說,模擬必然有其對象,藝術如鏡子反照,能夠反映出形體的外在,並從其外在亦能表達內在的層面。因此,身體有其具象與抽象的兩種層次:在舞台上的表現不僅被觀看到肢體動作,亦有其內在抽象思維所包含、隱身於內蘊的底層,如此內面性會涉及到生活的層面,亦是創作者將其生命中「關照自我」(the care of the self)的實踐,回溯「自我」成為其模擬初始的對象,而非外在的事物,與舞台表現的身體技術作為聯結。

克里斯汀.赫佐創作此舞作的動機,是他在2004年土耳其伊斯坦堡觀看當代舞蹈節的演出,當演出快結束時,一群男人闖入舞台,跳了一小段民族舞蹈,然後迅速消失。(節目單編舞家的話)這樣宣示主體的行動,反制外在模擬所框限住真實的身體,是被代言失語的從屬階級奪回自我的敘事許可。這樣主體性的衝擊亦反照一些編舞者或舞團試圖在舞台上,複製再現傳統舞蹈的祭典儀式,表面上名為保留舞蹈的傳承與技藝,卻將身體標示成為博物館內的活化石,然而真實身體的流動與自由,卻消失不見。這樣的快閃行動卻激盪克里斯汀.赫佐內心深藏的感動,久久不已,讓他思索「為何某些舞蹈時至今日依然深具影響力,持續映照當代社會。」

《依據真實》(d'aprés une histoire vraie)的原文histoire(歷史)是其關鍵字。赫佐受訪時,提及2007年在台北藝術村駐村時,與台灣舞者工作互動,他提到不要用複製的手法,要開發自我的想像力,來創新舞蹈形式,而想像力的建立:不但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也要知道歷史是不斷變化的。【2】以此置放於《依據真實》的創作動機,重探民俗舞蹈來作為感知共同根源的存在,將原本以為文化上、歷史上相距甚遠的東西融合在一起,讓民俗舞蹈脫離地域、文化的局限。在《依據真實》內,赫佐既使用民俗舞蹈的動作元素,又讓這些肢體逃逸脫離其文化疆域,自在地在舞台空間裡,來回聚散穿梭。「自在」是觀看此舞作的直覺感受,表面上看似不費吹灰之力,七位男舞者時而牽起對方的手、如波浪浮動,或彼此搭起肩,排成一列,最後圈起一個圓,從舞作一開始,單一個體脫掉鞋子,嘗試用身體各部位重心和地面關係的簡單動作,到最後群體的聚集組合成為螺旋迴轉的圓,動作、音樂、燈光停頓之際,闇黑處都聽得見他們重重呼吸的喘息聲。赫佐亦指出,每一種舞蹈都有共通點:從呼吸出發【3】,如此動作的開端接續延展到另一個動作,從而思考這樣開端的發動是什麼?開端和源起(origin)是合一的嗎?這樣的聯結是否與「歷史」有關──這裡所指並非「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歷史架構,而是更回溯自我記憶足跡開端的探問,如此,開端即是意義產生意圖(intention)跨出的第一步。

亦如赫佐在這支舞蹈的開始,左舞台的角落置放一張地中海式的涼椅、涼椅上披掛著一件上衣、一個盆栽、散落在地面上的書本和金屬球體。在偌大的空間的一隅不太起眼,跳舞的過程中,舞者並沒有與這些靜物有直接的互動。如此的擺放有何意圖的所在?顯然地,如果回溯赫佐創作歷程,經常在舞台上並置活動的身體與靜態的物件,以物件用來劃分界限的中介,身體動作進而跨越其界分的空間,並此同時,強調身體絕非一個物件;歷史隨著赫佐對於身體概念和舞蹈編寫的轉變,在舞台上愈來愈少置放物件,只剩下動作。【4】但為何不在一開始即以一個空的空間,讓舞者於開端即能自由自在的舞動揮灑身體?赫佐有意識即其必要讓觀眾看到轉換(transform)的過程,從一開始舞台上仍有一些物件,到後來被移開,重新讓舞蹈填補整個空間。這樣的過程才是他想在舞台上顯現的意圖,是其進入全新階段:必須清空舞台,讓身體、動作和舞台空間更自由的開展與創作。因此,物件成為內在心緒思維歷史進展的摹擬:物件的減少至完全消失,亦如創作者回歸到創作空無的開端,重新開啟一張嶄新的空白頁。

有了框限,才擁有真正的自由,這是赫佐所演繹給我們「真實」的依據與模擬,愈去明白自我的疆界在哪裡,才愈能跨越其限制,重重踏在地心引力的地面上,展現「真實」的自我。

註釋:

1.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2001)《詩學》。台北:商務,頁27。

2. 王世偉(2016)〈克里斯汀.赫佐清空舞台讓舞自由〉,《PAR表演藝術》 277期(2016.02),頁96。

3. 同註2,頁96。

4. 同註2,頁95。

《依據真實》

演出|克里斯汀.赫佐
時間|2016/03/0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認同流動、裹纏且交織的當代,《依據真實》依據的顯然不是某種可見、可論述的真實,畢竟赫佐都把台上本就稀少的日常物件直接移除了,可以見得,他依據的是生而為人的真實、身體脈動的真實、呼吸律動的真實、人總會來來去去的真實、當下交遇、離開又聚合的真實。(樊香君)
3月
14
2016
 
在這些動作的重新排列組合下,舞者之間卻並未因此湧現新的連結感與社群感。最大的關鍵在於,《依據真實》的身體,只具有地中海民族舞的外在形態,卻無其動作的內在精力流動。固定的動作模式、平穩的力量質地、冷靜的舞者狀態,都讓豐富鼓聲節奏所催發出的爆發力,被鎖在舞台後方的小小方塊高台,而無力在空白的舞台上盡情迸發。(吳孟軒)
3月
08
2016
依照舞者本身思維控制,是順著動力流向的方式接續動作,還是倒敘般回復而去開啟下一個不同動作,看似沒控制的旋轉、停止到有思維的動作接續,搭配得這麼流暢,真是不可思議且有趣。(蔡珮玲)
3月
07
2016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