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雅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走進281劇場,觀眾圍坐在舞臺邊,在這個氛圍裡,沒有太多熱絡的噓寒問暖聲,未開演之前,一位舞者拿著空白的A4紙,隨機性的發給觀眾,而觀眾群皆以第一反應詢問:這個要做什麼?顯然此舉似乎已經引起注意,也為此表演留下伏筆。此製作為移動式劇場,觀眾會經由舞者的帶領,轉換至下一個舞台,甚至轉換心境,然而,每一場次的轉換,都離不開演出主題《群》,甚至將此議題不斷烙印,甚至是深刻的提醒著觀眾,你在這社會上得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甚至,你付出了什麼?
演出一開始,由每位舞者扮演著不同身份角色之表演者相繼在不同位置出場,有正要搭車、趕著上班、低頭滑手機或是擦身而過的人⋯等,在這個科技冷漠的社會,人們都快步調的在城市當中穿梭與生活,開演前在舞臺上發著A4紙的舞者,扮演著傳遞訊息的角色,開始將空白的A4紙一張張的遞給舞臺上舞者,卻不停地被拒絕,猶如人們每天都會在街上遇到這樣的人,他發的可能是傳單或是名片,當下也許只是想傳遞某種訊息,但卻被微笑或是冷漠的表情帶過,在傳遞者與接受者的一來一往,從眼神擴散到肢體互動,發展出許多雙人及團體技巧,在動作表情裡,從冷漠到強烈拒絕,從禮貌到轉身之後的心情轉換,舞者們在臺上推擠碰撞,順暢及默契的表現出個體與群體關係及內心世界的孤立,渴望著參與卻不被認同,反映出我們的生活中每天不斷上演的社會現象。
接著由舞者帶領觀眾轉換到另一個場域,由製作團隊在中間設置一條走道,走道裡只有非常微弱的燈光,牆上滿是現今社會對於不同型態的人貼上的標籤,媽寶、低頭族、越配⋯等許多充滿諷刺的名詞,表演者大聲的向觀眾宣告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你以為躲在鍵盤後面就不用付出代價嗎,還有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宗教信仰的差異性,被政客操控的社會,甚至是否要讀公立大學才是優秀,難道私立大學的學生就不被重視的舊有觀念,編舞者將這些看似被認同卻永遠找不到答案的迷思,從舞者的動作以及直白的口白,道出人性醜陋,並赤裸裸地呈現且強迫觀眾接收、思考,打破了人們對理想的認知,作品裡不只是舞蹈,融合了肢體劇場,讓舞蹈的純粹性透過肢體劇場有更多的創意發想,塑造出不同類型的表演形式。
看似沈重的議題,從人們追求自我的定義到渴望被認同,在後段卻有不同意義上的詮釋,戴上白色面具的舞者以群體的方式試圖與他人共處並且融為一體,在相互接受、推擠與排斥後,依然在群體裡以弱者的方式存在,那麼這些真真假假就是我們要的嗎?又或是當全體演出人員皆戴上面具,呈現著自我特色,卻被現實摀住了嘴,欲掙脫卻逃不出緊緊綑綁的枷鎖,有如現今社會一般,是想刻意不被凸顯,還是現在群體社會或生活裡,本來就不允許彰顯自我,這就是群體的本質嗎?
較前段不同的是,大家專注於做自己,但依然存在著對社會的不安及絕望,卻仍然抱著一絲希望,編舞者們將作品緊繫在主題《群》之上,讓人反思我們是否曾經為了價值觀,傷害了對方,或是為了在群體裡立足,付出了哪些來交換,社會不斷地變遷,在這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及年代,自我的主張以及群體裡的鬥爭,一直都存在。
《群》
演出|嵬舞劇場舞蹈團
時間|2018/04/14 14:30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1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