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劇場」美學的定錨《追月狂君-卡里古拉》
11月
20
2020
追月狂君-卡里古拉(EX-亞洲劇團提供/攝影陳少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4次瀏覽

張敦智(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2020年,EX-亞洲劇團在下半年接連推出三齣製作,分別是六月二十日首演於台灣油礦陳列館前廣場的《106號油井》,八月一日首演於桃園展演中心的《雨季的美麗與哀愁》,以及十一月十三日首演於劇團苗栗根據地EX Studio的《追月狂君-卡里古拉》。

《卡里古拉》是由法國哲學家、小說家、劇作家卡繆在1944年發表的劇本,內容改編自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的暴行,但並不忠於呈現史實,轉而討論了人與命運間的關係。劇中的卡里古拉在其亂倫關係下結為情人的妹妹杜麗西雅過世後,對世界感到不滿,起而反抗一切,其殺戮、暴斂的理由並不是因為想要享受自己的榮華富貴,而是想系統性地透過破壞所有價值,來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然而,這樣的理想所帶來的後果,是他被自己的部下密謀殺死,死前留下了最後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還活著!」似乎意味著自己以死亡實現了其自由的理想。儘管肉身死去,但其理想也因為這樣而實現了。因此劇中的卡里古拉行為在歷史上留下了「高級的自殺」這樣的定位與評價。

從EX-亞洲劇團本次製作的內容來說,並沒有辦法找到將劇本哲學內容與臺灣、東亞、或者印度社會現實或政治連結的關係。呈現在服裝上仿擬了古羅馬的衣著風格,並且在遣詞用字上力求忠於原著。為了這次製作,特地找來畢業於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戲劇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的羅仕龍擔任劇本翻譯。根據演後座談的內容,這也是華文界第一次將《卡里古拉》由法文直譯成中文,而非往例由英文翻譯的成果。然而,最後的呈現因應排練需求仍顯得十分複雜,因為導演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江譚佳彥,以下稱Jayanta)在排戲時仍依賴的是英文版,使得中法直譯的結果,最後是透過導演對英文的理解來進行排練跟詮釋。儘管有語言上複雜的交錯,但整體而言,如此試圖忠於原著的呈現方式,對於台灣觀眾心中的脈絡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則是一道值得深究的問題。誠如于善祿在《雨季的美麗與哀愁》觀後感中提到,「老實說,我對這個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並沒有太多的驚艷,反倒好奇為何該團會選擇製作演出此劇?」【1】同樣地,在2020年,透過羅馬帝國的故事來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議題,對台灣觀眾似乎也顯得有些遙遠,需要更多提示與線索才可能與自身生命產生對話與共鳴。

追月狂君-卡里古拉(EX-亞洲劇團提供/攝影陳少維)


儘管如此,本次製作對EX-亞洲劇團的發展卻別具意義。誠如筆者在〈身體之主體性與反國族──從《葉瑪》到本質劇場〉(2019)以及〈「本質劇場」的分裂子題:表演工具/美學體系〉(2020)兩篇文章所追蹤,導演Jayanta在消化了新加坡跨文化戲劇學校中的日本能劇、印尼wayang wong傳統表演方法、京劇,印度傳統表演、崑劇等非常複雜的內容後,決定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本質劇場」表演方法。在筆者第二篇文章裡提到,「『本質劇場』在現階段面臨的困境,其實是其方法在表演工具/美感體系兩種定位間的分裂」【2】。然而2020年的三檔制作,可說是共同回答了這個問題。從《106號油井》在戶外風格化、樣板化的演出,以及《雨季的美麗與哀愁》的寫實表演,到《卡里古拉》演員在110分鐘的演出裡展現出高昂且穩定的身體能量,使人不禁聯想到類似希臘導演特爾左布勒斯(Theodoros Terzopoulos)的身體訓練,致力於激發演員最原始且具爆發力的能量,渲染給觀眾。這相當程度應證了Jayanta在發展「本質劇場」表演方法時,反覆強調的日常情緒能量與表演情緒能量的差異。他主張,舞台上的情緒表現如果沒有高於日常的能量,則難以讓觀眾感受、接收。《追月狂君-卡里古拉》全程皆實踐了此一美學想法,將身體與情緒的能量維持在高點,除此之外,為了避免長時間的演出造成觀眾疲乏,中間不時穿插幽默的橋段來調節鬆緊與節奏。

因此,整體而言,與其說《追月狂君-卡里古拉》在台灣拋出了存在本質的哲學問題,其演出的價值,更接近為長年發展的「本質劇場」首次進行了階段性成果的定錨。這套表演方法被證實可以運用在不同表演風格,同時也展示出其自身形成的美學體系樣貌。《追月狂君-卡里古拉》展開了屬於「本質劇場」的世界觀,透過高於日常的身體與情緒能量,以及強調收放自如的變化與轉折,不斷給予觀眾新的刺激,藉此讓充滿哲學辯證的劇本,整體演出不致流於純粹語言的交鋒,反而出乎意料地讓人經歷了非常身體性的體驗。在經過多年的實驗與訓練,「本質劇場」的美學終於在《追月狂君-卡里古拉》正式給出定位。

接下來劇團會需要面對的挑戰是:這樣的美學形式還能有怎樣的延續與詮釋?承接上文所述,儘管《卡里古拉》舉辦了大量演前導聆、演後座談,但這些並不能解決其劇目選擇與台灣、東亞、印度社會與政治皆無直接連結的問題。它是一道憑空而降的哲學問題,觀眾當然可以自由選擇承接或放棄。但是如果這套體系可以有更多穩定、且風格一致的表現,或許可以開創出另一種輪廓清楚、且截然不同的形式,屆時,當形式本身足夠茁壯,便自然而然成為一種身體政治的表態,折射出屬於Jayanta眼底的世界觀。或許,當發展走至那一步,劇團在選本上也能更有餘裕與地緣和社會政治關係之間產生連結。當然,引入劇團以外的成員作為戲劇顧問,或許也是搭建起Jayanta美學與台灣、亞洲之間實質關係的一種選擇。

註釋

1、于善祿:〈EX-亞洲劇團《雨季的美麗與哀愁》〉,LULUSHARP,網址:https://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80402755

2、張敦智:〈「本質劇場」的分裂子題:表演工具/美學體系〉,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7764

《追月狂君-卡里古拉》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20/11/15 14:30
地點|苗栗EX Studio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卡繆說的:「悲劇語言在劇中形成的,比劇本本身向我們表述的東西還要多。」。EX-亞洲劇團與青年藝術家夥伴們,環繞著「本質劇場」的練習與不同類型的劇作琢磨,是一種去社會脈絡、非心理分析,重視「情感境遇」的表演方法,與卡繆追求的「悲劇語言」不謀而合。其最大的挑戰是,要能夠清楚判斷、精準傳達出不同向度的「人的質感」,沒有模糊或故作高深玄虛的空間。(羅志誠)
12月
28
2020
苗栗女兒與印度女婿結合的「EX-亞洲劇團」,2018年起主張從亞洲多源身體表演方法中,提煉出名為「本質劇場」的獨創演員訓練系統之後,就不免引人期待:從這種訓練方法如何體現成為劇場美學?⋯⋯在擬像紛呈的後現代社會,本質,彷彿是一種古典式的命題,然而,從擬像的角度,劇場又何嘗不古典?(林乃文)
12月
01
2020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