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潔何曾潔,云空並未空《妙玉》
12月
18
2020
妙玉(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攝影羅惠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1次瀏覽
楊閩威(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妙玉坐禪」在《紅樓夢》是極為特殊的情節。曹雪芹筆下的妙玉形象孤傲高潔、體弱多病,是一名非自願遁入空門的千金小姐,她所寄居的「櫳翠庵」讓其在反映俗世的「大觀園」中可以象徵性地護持自以為是的聖潔感。但作為區隔聖、俗兩界的「庵」,卻只是一條弔詭的虛線,隨著庵內人(妙玉、玉梅、玉花、玉紅)的情慾晃樣,無法落實。

妙玉「身在檻外」的宿命一直與「心在檻內」的情感激烈糾纏,難以騰清。她暗夜坐禪、獨自伏魔的功夫,終究仍無法逃避與「脂粉濃,粉正香」的現實世界對話。給予保護同時又羈押她的「櫳翠庵」便是俗世禮法的象徵,飾演妙玉的兆欣進一步表現了從走火入魔以致遭劫的僵局中,這個僵局是無法回歸的劫數呢?還是超凡入聖的必經之路呢?

回顧楊牧〈妙玉坐禪〉的寫作歷程:他首先設想妙玉詭誕的心思,揣摩她的語氣、個性,不迴避重複使用「我」字,再逐步揭發妙玉的心理層面,為她的動作尋找事件的根源,暗中串連前因後果,使這些複雜的元素交集在同一個舞臺上,楊牧將這種模式解釋為「戲劇獨白體」。【1】

本劇的演出方式便是沿襲了楊牧的「戲劇獨白體」,讓妙玉一人在舞臺上表述自身的內外情境,與三名小徒弟(玉紅、玉梅、玉花,一人分飾三角)相互流動、刺激,讓觀眾看見的是一個角色原有的身分認同逐漸消失於無形,其主體在慾望的作用下充滿了奇異的張力,透過獨特的小劇場創作成為一種強烈卻又溫柔的生命節奏。妙玉的主體在本劇中雖然瀕臨解構,卻反而展現出不同的能量與詮釋力。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那股清冽、冷艷的氛圍躍然紙上,正是妙玉與梅的詩意寫照。不過《妙玉》卻將《紅樓夢》中賈寶玉「訪妙玉乞紅梅」的情節與《牡丹亭》的「遊園」、「驚夢」、「尋夢」、「寫真」等片段化用在一起,為妙玉鋪上了杜麗娘的影子,進一步剖析她外表孤傲,內心裡仍保留少女懷春的矛盾心態、慾望流竄的本質。

繼「爵士京劇」《馬伯司氏》後,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在《妙玉》中大膽採用了電子音樂與崑曲搭配,捨去了曲笛、鼓、板等常用樂器。這種迷幻虛實的風格反倒更趨近曹雪芹的「太虛幻境」。劇中的主要場景「櫳翠庵」不單只存在於舞臺上的「一桌一椅」,而是在精心繪製的節目冊中,在演員帶領觀眾閱讀、欣賞冊子的過程中也同時進入了妙玉的心境,節目冊在此除了介紹創作旨趣外,更是作為表演媒介的一部分。在疫情肆虐的一年中,可以發現戲曲表演的形式逐漸突破場域的限制,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註釋

1、參閱楊牧〈從抽象到疏離:那裡時間將把我們遺忘〉一文。

《妙玉》

演出|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
時間|2020/12/12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
《神木之心》從劇團所在地嘉義發生的故事為發想,編劇沈婉婷不過度聚焦政治受難者的悽慘遭遇,筆者認為編劇反而藉由高一生述說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處境與編劇對於歷史的詮釋。
7月
14
2025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