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豬頭與驢頭:歌仔戲的混搭與愛情至上《熱天兮戀夢》
1月
21
2021
熱天兮戀夢(玖兜麻茶提供/攝影徐欽敏、鄭宇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4次瀏覽

楊禮榕(專案評論人)


歌仔戲版的《仲夏夜之夢》。此次在宣傳上雖然沒有特別說明是改編自莎劇,並將人物姓名在地化、念白口語化,不過透過劇情的發展,觀眾很快就發現《熱天兮戀夢》顯然是改編自莎翁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原作的主題就是愛情的盲目與美好,與著重戀愛氛圍的當代歌仔戲相當切合,加上十年養成的戲曲專科生所散發出來的青春、自信與團隊默契,在寒流的午後創造出了夏日慶典般的氣息。

李桃、豬頭與驢頭:語言的混搭與諧擬

翻譯文本的國、台語混搭與諧擬。莎劇是以古英語寫成,翻譯成中文本身已經有一層文化與時空的隔閡,要再翻成台語,顯然有一定的難度,所幸近二十年已有不少創作團隊以台語挑戰莎劇文本。2003年首演,由林顯源導演、張旭南編劇的《熱天兮戀夢》和此次2021年由林顯源編導的版本,改編的共同特色是:不侷限在情境、人物或情節在地化的困境上,以台語情境作為主體,將相近的文化情境在地化,同時以外來語的狀態保留具有文化差異感的部分。將拉山德(Lysander)、赫米婭 (Hermia)、狄米特律斯 (Demetrius)、海麗娜 (Helena)改為秦郎、千金、孔方君與明珠,將四位青年的姓名與情境在地化改編的同時,也直接保留了不易在地化的空間背景(如森林)、人物(精靈、仙皇、仙后、僕克),保留了原戲劇情節(逼婚、私奔、點花汁、亂點鴛鴦譜等)。既有莎劇的戲劇張力,同時保有當代歌仔戲最受觀眾歡迎的情愛場面。一會兒纏綿悱惻相約私奔,下一場這方深情款款,那方嚴詞具斥的你追我逃,盡情潑灑歌仔戲的情愛浪漫。相較於2003年的版本,進一步精簡念白與唱詞,讓場景的流轉更為順暢。

李桃、豬頭與驢頭的戲謔諧擬。仙后因為被滴花汁而愛上的驢頭──波頓,在地化改名為「李桃」。李桃以一種相當自戀又人緣差的戲班當家小生姿態出場,「李桃」先是被伙伴戲謔的稱為「豬頭」,一轉眼被僕克施了魔法戴上「驢頭」。李桃、豬頭與驢頭的台語發音都相當近似,因此這個戲謔的諧擬是先從國語「李桃」到台語「豬頭」,再從台語「豬頭」扣回莎劇「驢頭」,從翻譯文本的在地化再扣回原文本,著實相當精采。2003年版本中,波頓的名字為「鋤頭」。「李桃」相較於「鋤頭」,脫去了農民的樸拙感,也相對不容易察覺其中的貶抑,讓後來的「豬頭、驢頭」有更強烈的戲謔感。

熱天兮戀夢(玖兜麻茶提供/攝影徐欽敏、鄭宇劭)

精靈、生旦與戲班:人物、造型的混搭

人物與造型的混搭拼帖。莎劇的改編最大的困境,多半是來自文化和語言與當代台灣日常的強烈歧異感,各種植物、花朵精靈造型的角色,走著圓場、打著身段,搭上各種閃亮金蔥和緞面等等歌仔戲服飾,這些頻繁的群舞場面,穿插在正戲之中,消彌了不少莎劇與歌仔戲的文化差異感。這次的版本在服裝造型上面顯然更為用心,從莎劇感的森林精靈、金光布袋戲造型感的仙皇仙后、歌仔戲小生小旦到時裝作品展風格的戲班,人物與造型的混搭,造就一種超越筆者想像框架的拼帖混搭風格。

戲中戲的改編與在地化。2003年的版本將戲中戲《最可悲的喜劇,以及皮拉摩斯和提斯柏的最殘酷的死》改為《斐勒曼甲費斯愛著卡慘死》,情節依然搬演著歐洲風情的農村鬧劇,此版本的戲中戲卻是《白蛇傳》的〈盜草〉。《白蛇傳》是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觀眾相對很容易進入情境。戲班成員李桃、俊男、水蜜桃、罔腰、罔市、招弟,以宛如時裝設計科作品展的造型出場,白蛇還由兩人分飾一角,一人打武戲,一人主文戲唱曲,在推拉中相互爭舞台,營造出一種菜市場風格的吵鬧場景。戲中戲的最後,當戲班老闆以南極仙翁的角色出場,頭上的造型竟然是一盤壽桃的時候,筆者心中對於莎劇改編歌仔戲最後的邊界就在戲謔感中消失了。

青春戀亂愛:歌仔戲的混搭性與愛情至上

《熱天兮戀夢》以莎劇改編歌仔戲作為文本,極盡鋪陳潑灑歌仔戲的情愛場面,加上時裝造型、鬧劇風格的戲中戲《白蛇傳》,三種風格與場面混搭。窮書生與千金的私奔戀愛、普通女孩的勇敢追愛、仙后愛上驢子在花床上溫婉的一夜風流、仙皇與仙后妒忌交加的愛情,究竟哪些是真愛,哪些是一時眼盲。這些潑灑情愛的歌仔戲場面,讓《熱天兮戀夢》主題集中在愛情之上,與原劇本有緊密的關連性,在讚賞愛情的同時,也不斷提醒觀眾愛情盲目性。透過歌仔戲的唱念與身段,筆者似乎更能以在地化的情境感受情愛的各種面貌。《熱天兮戀夢》的改編緊扣原作《仲夏夜之夢》的主題「愛情的盲目與美好」,無論造型或人物有多拼帖或混搭,所有的念白、唱曲、身段、上下場方式都準確的建立在歌仔戲的戲路之上,角色設定也建立在行當概念上,因此在各種混搭與諧擬中,歌仔戲仍舊是清晰的主調,戲謔與拼帖的同時,凸顯了歌仔戲劇種的包容性。

《熱天兮戀夢》

演出|玖兜麻茶(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
時間|2021/01/10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
《劉姥姥和王熙鳳》為台北新劇團2023新編戲齣,編劇兼導演李寶春意圖打造非屬彩旦亦非純然老旦的「劉姥姥」,將目光放在劉姥姥與王熙鳳兩人互動產生的情誼上,跳脫以往戲曲紅樓夢的敘事架構,注重角色本身故事。以京劇演員四功五法的底子為基礎,延伸原著角色特性,結合螢幕投影科技,意圖發展出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2月
08
2024
試著把觀看的視線放寬,就會發現——在室內劇場之外,歌仔戲仍以酬神喜慶的祝儀形態散佈在各廟埕民家。這類演出就是外台民戲,沒有劇本當天才依講戲仙安排現場決定劇碼。陳美雲歌劇團便是大台北地區名氣響亮的老字號歌仔戲劇團之一。
2月
06
2024
《寶蓮燈》是一齣充滿象徵隱喻的神仙戲。神仙戲某種程度上承載著人類追尋永恆的內在意識,不停被重述而歷久不衰;也反映戲曲發展與宗教彼此的緊密關聯。
2月
0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