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慍不火的連台本戲《李闖出世》
9月
01
2021
李闖出世(劉祐誠攝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04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2021年4月薪傳歌仔戲劇團推出《望鄉之夜》作品後,許多人對於這齣作品都抱持著讚賞的態度,筆者觀賞完作品後也對劇中角色韓麗美等人印象深刻。只是此作品受限於單日的演出型態,筆者很難從演出內容感受到「韓麗美」曾經於每日的廣播劇裡留下精彩伏筆,藉此吸引聽眾繼續收聽的效果。

曾經風靡全台的歌仔戲、布袋戲等大眾重要娛樂體裁,由於各自深受觀眾喜愛,於是都有多個至今仍讓觀眾回味不已的連台本戲劇目。現今的外台戲中,連台本戲的演出形式並未消失,只是大多數的連台本戲演出,是劇團人員播放昔時的精彩片段錄音,或是上演無法連貫劇情的劇目,很少出現劇情首尾完整的演出。活躍於台南、高雄等地的秀琴歌劇團,此次與板橋觀音廟廟方共同商定三日演出檔期,並於三天的日戲以連台本戲方式,完整呈現《李闖出世》。

首日的劇情從明代朝廷派遣相國蔡文忠公開招舉武科考試,最後由吳三桂(張心怡飾)奪得武狀元頭銜,接著相國領著武狀元覲見崇禎皇帝,雙方在一陣寒暄過後,皇帝提出擬至梅山遊玩,最後眾人商議由武狀元吳三桂護衛,與皇帝一同前往梅山,此日的演出至此結束。次日的演出,從吳三桂護衛皇帝前往梅山,皇帝見到梅山好風光,於是決定在梅山興建行宮登場。接著劇情轉換至戍守邊疆的李重江將軍與一眾家人身上,由於將軍的壽誕將至,家人們為將軍舉辦壽宴。家丁李仔哥在宴會上誤會將軍妹妹李玉蘭對他有愛意,於是他想在暗夜中對李氏非禮,此時將軍等眾人來到現場,把家丁李仔哥打跑,二日的演出內容在此結束。

最末日的演出,則由李將軍麾下的庫房官蔡文昌開始。蔡文昌是李將軍家丁李仔哥的妹婿,那日李阿哥被眾人打跑後,對於將軍心生歹意,於是命令妹婿暗夜潛入皇帝在梅山建造的行宮偷取皇帝印信,不料被吳三桂當場逮捕。皇帝得知此事後為了確保自己的玉璽沒有被人盜用,於是下詔派吳三桂去換取李重江所保管的印信。李仔哥為了報仇,先行偷取皇帝提前置換的印信,並把它放入李重江保管的寶盒中。前來置換印信的吳三桂打開寶盒後,發現寶盒內確實有皇帝提前置換過的印信,於是李重江立即成為朝廷緝拿重犯,雙方因此開始進行打鬥。懷孕在身的李重江夫人,為了躲避官兵追捕,在逃難路途中生下日後影響崇禎皇帝國祚的李闖,三日的連台本戲至此結束。

此劇雖以《李闖出世》為名,但內容卻幾乎與李闖這個角色無高度關聯。這種劇情編排方式並非是秀琴歌劇團獨有,另一個眾多歌仔戲劇團也會出演的《關公出世》劇目,其內容也是在整個演出內容最末段才讓關羽登場。這三日的日戲演出中,秀琴歌劇團並無安排團長張秀琴登台演出,另一個該團著名演員莊金梅也未擔任演出的重要角色。此時要吸引觀眾在三日內都前來觀賞演出,秀琴歌劇團的一眾青年演員,便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要件。

從書籍上見到對於連台本戲的介紹時,其中一項重點是每日的演出尾聲,劇團會推出精彩、熱鬧的演出段落,希望藉此吸引觀眾於隔日繼續前來。秀琴歌劇團的《李闖出世》前兩日最末段的演出安排,對於筆者來說,並無特別設計精彩舞台效果,達到足以讓人對接下來的劇情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一眾演員於每日演出都相當認真,尤其是最末日的張心怡武打動作段落,讓演出隨著劇情敘事的漸次倒數,把舞台氣氛逐漸推向高潮。扎實的武打做功,原本便是張心怡讓觀眾喜愛他的表演重要原因,在最末個的演出日同時要讓整齣連台本戲的演出得到有力收束,秀琴歌劇團選擇以張心怡的武打段落,讓三日的《李闖出世》演出,成為觀眾擊節讚賞的最末段落。

《李闖出世》前二日的敘事線中都曾有過類似的武打場面,只是秀琴歌劇團並無大量發揮。最末日的演出段落來到吳三桂與將軍李重江交手時,秀琴歌劇團讓飾演旗軍的演員先行至舞台兩側站定,接著旗軍們用應和的低沉喊聲方式,並且搭配後場快速節奏的鑼鼓聲營造雙方交戰的緊張氣氛。此時飾演吳三桂的張心怡快速步出,雖然是演繹吳三桂與李重江的打鬥,但是雙方鮮少有交手的段落,反而是張心怡獨自大段表演劈喉、提槍花等把子功,並由演員於舞台後方以旁白的方式,向觀眾積極介紹張心怡。觀眾在張心怡展示的俐落動作,並且配合旁白不斷的吆喝觀眾為演員鼓掌,台下原本安靜的觀眾們,也漸漸成為營造熱鬧氣氛的環節。最終觀眾們不在意《李闖出世》的結局,而是開心的欣賞張心怡的把子功呈現,秀琴歌劇團《李闖出世》則是再次得到觀眾的喜愛。

演出總時長約三小時的《李闖出世》,在沒有強烈的觀眾需求壓力下,以連台本戲的方式進行演出,或許劇團有其他對於演出的現實狀況考量,例如:《李闖出世》演出篇幅過長,無法於單日內完善的進行演出,於是拆成三日的連台本戲。無論劇團的演出動機為何,至少透過秀琴歌劇團的出演,得以見到昔時連台本戲時的類似樣貌,並見到不同於書籍介紹的連台本戲風格。

《李闖出世》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21/08/23-08/25 15:40
地點|新北市板橋觀音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
《戲神養成記》作為三十年大戲,除了是尚和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以戲神與劇團入題,也帶著對於這三十年來經營劇團的省思與心得,對自我的承擔給予期許及肯定。
6月
18
2025
作為新生代的跨界創作,筆者未見其具備青年跨界應有的「衝突感」與「破格感」。跨界是否僅止於形式的並置?是否還能更進一步——解構並重組彼此?本劇標榜舞蹈與戲曲融合,但實際觀看下來,兩者卻往往各說各話,難以達成真正的交融。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