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肢體音符舞團三位年輕舞者許瑋玲、林春輝、彭惠君共同創作的《七里香》,將「夜市人生」搬上舞台。「夜市」是台灣常民生活文化的重要象徵,也是最能展現在地生命力的場域,《七里香》以社會底層生活百態為題,再現人人熟知、印象鮮明的日常經驗,看似簡單,其實未必容易討好。
舞作以夜市重要一景「彈珠台」開場,藍白紅色條狀塑膠布、昏黃小燈泡懸掛四處,攤販推車羅列,台味十足的夜市畫面立現。滿台馬桶吸把,如彈珠台的針柱,舞者變身人珠滾動跳躍;旋即,攤販推車成為投影幕,夜市實地拍攝的影像投射,電音音樂和台/粵語歌曲搭配歡樂的台客群舞,以及手搖冰、套圈圈遊戲、擴音喇叭叫賣、發送傳單等,令人目不暇給的夜市動態交替呈現,炒熱氣氛。
夜市是各取所需、人際關係混雜的場域,創作者由此切入主題,拉出多條軸線,有回台尋找鄉愁的男子、叫賣者與顧客的互動、警察當街追逐攤販、情侶吵架分手等,完全寫實手法呈現。叫賣衣服的段落,只見舞者不停地從衣車吊桿上拿取衣物,在身上旋轉比畫後,又放回衣車上,眾人做著相同的動作,一再重覆。地攤女摺疊衣物,和消費者翻找挑選時,還當真在賣衣服,卻渾然遺忘肢體是展現動作和說故事的利器,而未能有所發揮。
再者,警察追攤販更是夜市和台北街頭常見景象,最容易對應觀眾的生活經驗。舞作中,警察追趕攤販的畫面,以及哨聲響起,地攤女捲縮地布,瞬間變成乞討人的設計,是有趣的創意,可是當觀賞者還在期待「然後呢?」,創意卻停留在此,又見同一動作的重覆再現,依然沒有新的發展。
「點」鋪展成「線」的同時,又拆解處理,各自編舞,一個小主題或焦點被放大成為不同段落的演出,轉接手法不夠流暢,反而凸顯了結構鬆散和內容單薄。其實舞者水平整齊,默契不錯,卻因舞蹈設計變不出新意,使有些段落成了無法快轉的跳接畫面,也稀釋了作品的力度和舞者的身體能量。
這個作品並沒有一個清楚的故事要呈現,劇場演員陳彥壯跨刀擔任腳本編撰和戲劇指導,試圖加入戲劇元素,強化敘事性,以一位海外遊子因擺攤賣小吃的母親生病而回到夜市尋找鄉愁,作為開始與結尾。這個角色混跡於似有若無的情節裡,不是說書人,也不是串場者,倒像是夜市裡這攤和那攤緊鄰卻無關,在夜市看也不怪,在這個作品中就少了一點說服力,亦曝露出舞蹈和戲劇的拉扯。
七里香,是席慕蓉詩作裡的鄉愁,是全年開花、香味濃郁的植物,也是台灣小吃雞屁股的別稱。這次演出主題清楚,可惜藉夜市呈現人生百態,對生命歷練不夠豐富的年輕創作者來說,掌握不易,而少了他們近看夜市人生的觀點。
近年國內愈來愈多舞團主動搭建平台,作為新秀創作和發表的舞台,傳承與扶植的精神和意義,值得嘉許;但也期望舞團在提供機會的同時,對於作品的藝術性和完整性,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提醒,讓這項美意能展現令人驚喜的成果。
《七里香》
演出|肢體音符舞團
時間|2011/10/6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